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学者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杨华

一、基本信息

杨华教授,湖北钟祥人,1967年4月出生。

Email:horace48@163.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430072。

二、学术头衔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国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论丛》、《文化软实力研究》杂志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三、社会头衔

武汉市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2012年至今),武汉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学习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四、教育背景

1983年9月—1994年7月,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五、工作经历

1、1994年8月—现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原历史系)工作,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2、1999年7月—2000年6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3、2009年7月、2016年9—10月,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4、2007年9月—2016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

5、2006年11月—2017年5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6、2017年5月—现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六、研究领域

1、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史)。

2、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

3、中国文化史。

4、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

特别注重经学与史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互证的研究方法。

七、科研活动

    1、代表著作

(1)《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7年。

(3)《古礼新研》,商务印书馆,2012年。

(4)《古礼再研》,商务印书馆,2021年。

(5)《中国文化史》(合著,2/3),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2019年, “十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楚国礼仪制度研究》(主撰),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7)《中国礼学研究概览》(主撰),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

    2、其他著作

(1)《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合著,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先秦财政史》(《中国财政通史》第一卷,合著,1/2),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4)《中国文化史经典精读》(合著,1/2),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5)《20世纪思想家论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6)《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1/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7)《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合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8)《中华传统美德读本》(合编,1/2),武汉出版社,2014年。

(9)《湖北通史·秦汉卷》(合著,1/2),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10)《仪礼集释》(合作整理,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11)《长江文明研究》(主编),长江出版社,2020年。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集》(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

(13)《经国序民: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合编,1/2),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3、代表论文(共120篇)

(1)《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

(2)《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第4期。

(3)《先秦血祭礼仪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

(4)《孟子与齐燕战争:兼论〈孟子〉相关篇章的文本编年》,《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5)《襚·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仪研究》,《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4年第1期。

(6)《“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5年第1期。

(7)《The Chen Zhang Fanghu》(与Mattos, Gilbert L合作),Orientations32卷第2期,2001年2月。

(8)《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6年第4期。

(9)《出土简牍所见“祭祀”与“祷祠”》,《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18年第4期。

(10)《中国古代的家礼撰作及其当代价值》,《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4期。

(11)《楚地丧祭礼制研究:以出土简帛为中心的讨论》,《文史哲》2010年第6期。

(12)《中国何以成为“礼仪之邦”》,《江汉论坛》2020年第1期。

(13)《“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1期。

(14)《<酬世锦囊>》与民间日用礼书》,《中国出版史研究》2016年第4期。

(15)《理雅各<礼记>翻译的局限:兼论经典外译问题》,《国际汉学》2020年第2期。

(16)《礼仪制度与亚洲文明对话》,《光明日报》2020年3月21日。

(17)《中国古代都邑建造之巫祝仪式》(韩文),韩国木简学会编《木简与文字》第20号,2018年。

(18)《中国古墓为何随葬书籍》,《岭南学报》(Lingn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复刊第十辑《出土文献:语言、古史与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19)《〈尚书·牧誓〉篇新考》,《史学月刊》1996年第5期。

(20)《踊辟礼综考》,《人文论丛》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先秦衅礼研究》,《江汉论坛》2003年第1期。

(22)《出土日书与楚地的疾病占卜》,《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3)《楚礼庙制研究》,《楚文化论集》第六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4)《新蔡简所见祭祷礼仪二则》,《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二辑,湖北育出版社,2005年。

(25)《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春之卷)。

(26)《“谅阴不言”与君权更替》,《中国社会史评论》第六卷(2005年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27)《新蔡楚简祭祷礼仪杂疏(四则)》,《简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8)《楚地水神研究》,《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29)《新蔡祭祷简中的两个问题》,《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0)《<序宁祷券>集释》,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第三辑,湖北育出版社,2007年。

(31)《经学史研究的复兴》,载冯天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楚简中的“上下”与“内外”——兼论楚人祭礼中的神灵分类问题》,《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4)《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儒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5)《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第25-28号简补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36)《楚地山神研究》,《史林》2010年第5期。

(37)《<天子建州>礼疏》,《学鉴》第三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编《2007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论文集》,2011年。

(38)《中国文化史分期问题再思考》,载《中国文化史探究集——冯天瑜先生七十寿辰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9)《楚礼研究刍议》,《学鉴》第五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40)《叶家山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江汉考古》2013年第4期。

(41)《楚简札记三则》,载罗运环主编《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42)《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几个特点》,《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43)《楚人“夜祷”补说》,《简帛》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4)《包山简155号所见楚国丧葬制度》,《简帛研究》2015年秋冬卷。

(45)《汉唐如何惩处“不孝”》,《光明日报》2016年3月7日。

(46)《庆氏礼学述论》,《人文论丛》2017年第1期。

(47)《“大行”与“行器”:关于上古丧葬礼制的一个新考察》,《湖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48)《僎的“复古”与乡饮酒礼流变》,《中国经学》2018年第1期(总第22期)。

(49)《礼、法合一与中国的法律传统:以秦汉法律简牍文书为切入点的讨论》,沈岿、彭林、丁鼎主编《传统礼治与当代软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50)《朱熹与宋代的乡饮酒礼变革:兼论礼典设计对地方官僚政治的回应》,《武汉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全部论文共计120篇,详细目录见其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hua2006)。

    4、主持课题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8-2022年,在研。

(2)“近50年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批号:101151932,2001-2003年。

(3)“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批号:05JJD770015,2006-2015年。

(4)《仪礼集释》校点(“儒藏”礼部子课题),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委托项目,批号:10JFRZY034,2010-2013年。

(5)“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项目,批号:NCET-07-0642,2007- 2012年。

(6) “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批号:09BZS006,2009-2014年。

(7)“楚国礼仪制度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批号:2011LW001,2011-2012年。

(8)“关于新形势下大中小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委托项目,批号:13JF010,2013-2013年。

(9)“民间日用类书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批号:15JJDZONGHE018,2015-2018年。

(10)“长江文明研究”,武汉市政协委托项目,2016-2018年。

(11)“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基本情况梳理”,中宣部法规研究室委托项目,2021年。

(12)“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先秦至隋唐五代卷)”,中国历史研究院委托项目,2021年,在研。

    5、科研获奖

(1)《秦汉帝国的神权统一:出土简帛与<封禅书><郊祀志>的对比考察》(论文),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

(2)《楚国礼仪制度研究》(著作),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集体,作为“世纪楚学”丛书之一),2015年。

(3)《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第三讲《文化之源》,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集体,沈壮海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014年。

(4)《先秦财政史》,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集体,《中国财政通史》从书之一),2017年。

(5)武汉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一等奖,1999年。

八、教学活动

1、硕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史精典导读、“三礼”文献会读、中国史研究前沿(主持)。

2、本科生课程:中国文化史、中国通史(先秦秦汉部分)、《史记》导读。

3、硕博士招生:招收中国专门史(中国文化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先秦秦汉文化史、经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4、博士后:开展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礼学方面的博士后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