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访问中心并举行学术讲座

2017年6月20日下午,应“概念史视域中的中西日文化互动研究”青年团队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系主任、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访问我中心,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座谈、交流。参加座谈的教师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学院、外语学院的余来明、姜海龙、秦丹、李圣杰、张鸿彦等。

座谈中,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翻译研究中心近些年所从事的学术活动,并就他本人近十多年来所研究的问题、取得的成果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老师们也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感兴趣的话题,与王教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双方在座谈中表达了后续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晚上,王宏志教授在武汉大学人文馆五楼作了题为《“割让”“香港”:鸦片战争前期中英谈判的翻译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主持,中心及历史学院、外语学院老师余来明、王萌、姜海龙、秦丹、李圣杰、夏晶、张彦鸿等,以及部分来自中心、文学院、历史学院等相关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宏志教授提出翻译对人与人交流及国家间关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近代以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研究虽然成果丰盛,但鲜有研究者提到翻译问题在鸦片战争中的影响与作用。然而在战争中的谈判及文本往来中,翻译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是否有误,背后有着怎样的事实,就成为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王宏志教授指出,由于语言问题,过去史学家对鸦片战争的研究仅以我国现存的中文史料为研究对象。但仅以中方所保存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是不够的。西方人较完整的保存下了鸦片战争中中英谈判往来的第一手文本材料,且多有由英方翻译出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因此,研究这些原始材料可以更全面而客观的展现史实。关于鸦片战争中翻译问题的影响与作用,王宏志教授以首次提出割让香港的“广州谈判”作为个案研究,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个问题是:香港在哪里?王教授指出,在谈判中,以琦善为代表的中方所理解的Hong Kong仅为孤悬海外的全岛一隅,其名为香港,又名红香炉,周围不过三十余里,居民仅七十余家。而以义律为代表的英方所指则是整个香港岛。义律虽也意料到英方会以借求香港之名,实则欲占全岛,但并不清楚英方所要求的就是整个香港。因谈判往来信件中没有直观表现所指区域的地图,琦善理解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南京条约》割让区域远远超出中方所想的严重后果。讲座中,王教授用丰富多样的史料,为大家解析了“香港”在中、英对话双方语境中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在对“广州谈判”这一个案从以上两个问题入手作分析后,王宏志教授指出,缺乏翻译人才使得中方在鸦片战争的谈判中颇为被动,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对后世影响巨大。因此,传统翻译研究以文本对照为基础的研究思路,远不能表现体现翻译在近代以降中外政治、文化交流、对话中所发挥作用和应有的地位。翻译的真正功能应该是译文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而作为翻译研究,就应当挖掘这种行为背后所蕴藏的重大历史文化内涵。

讲座结束后,王宏志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而颇具启发性的互动。之后,涂险峰院长对此次讲座做了精彩总结,并提出几点颇值得思考的感想。涂院长指出,翻译研究并非仅限于文学文本的研究,亦可深入到历史深处,历史研究中对翻译的忽略正是一个可以拓展的领域。此外,对各种形式的原始材料如档案、回忆录等加以充分利用,也对未来的研究具有启示性意义。最后,较之多数外国学者对中国语言文化掌握的欠缺,中国学者应当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中英互译这种跨文化的解读行为中,不仅是翻译准确与否的问题,更是双方利益的博弈。因此,王教授今天的讲座向我们揭示一些历史事实的同时,更体现了翻译的深远意义与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