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14年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由我中心杨华教授与《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共同编辑。文章内容主要来源于2011年9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学术研讨会,其中有些曾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据悉,由我中心与《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发起的“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讨论,已经历时4年,并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该论文集正是第一阶段的讨论成果。目前,这场讨论还在继续。编者希望,通过该论文集的出版推动这场讨论的深入开展。

目录

前言………………………………………………………………………………………………

1、“中国路径”开栏访谈…………………………………………艾兰、陈来、王博、邢文等

2、世界历史的网状发展脉络………………………………………………………………冯天瑜

3、“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国路径”……………………………………………………钱杭

4、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路径与三代社会形态…………………………………………沈长云

5、中国文明形成的路径与特点…………………………………………………王震中

6、拓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视野…………………………………………………………刘学堂

7、民族与民族国家发展的“中国路径”…………………………………………………王和

8、中国古代文明路径与中国文明的发展

——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文明发展的独特历程…………………………………陈谷嘉

9、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意义………………………………………………钱宗范

10、文明近代进路的共通性与特异性

——从《明夷待访录》“新民本”诉求说开去…………………………………冯天瑜

11、“中国路径”与“文化自觉”…………………………………………………………冯天瑜

12、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理论检视…………………………………………………………任放

13、“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国宗族制度研究…………………………………………………钱杭

14、礼乐之间:一个久违的思想空间…………………………………………彭林、项阳、梁枢

15、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几个特点…………………………………………………………杨华

16一个文明比较的视角

——中国与希腊的古代丧葬仪式………………………………………………吴晓群

17、中国的科举制度及其特点…………………………………………………李弘祺、刘海峰等

18、历代科举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陈文新

19、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方法论问题…………………………………………………… 郭齐勇

20、论中国哲学的特质………………………………………………………………赵馥洁

21、中西哲学比较三题…………………………………………………………………王锟

22、儒学的根本价值:从文化源头处回应“中国路径”问题……………………………崔大华

23、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及其真精神……………………………………………………胡治洪

24、中国诗文辨体的三个问题

——关于中西文体非对称性的思考…………………………………………陈文新

25、矛盾与困惑:近代国学家的时代语境 ……………………………………………魏义霞

26、六经责我开生面:熊十力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探索……………………丁为祥

27、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汤用彤对中国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索………………………………………赵建永

28、用历史研究回应时代拷问

——钱穆对“中国路径”的探索…………………………………………杨华、刘耀

29、打开中国历史的秘密

——侯外庐关于古代中国文明路径说及其价值………………………………陈谷嘉

30、侯外庐先生论中国历史的特殊道路……………………………………………………方光华

31、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

——唐君毅对中国路径的探索……………………………………………………张倩

32、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方东美论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蒋国保

33、周德伟的中国古代文化观…………………………………………………………薛子燕

前言

2010年,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光明日报》“国学版”联合发起了关于“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的讨论。

其实,关于这场讨论,我们酝酿了很久。早在200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小型讨论,以“中华文明的前轴心时代”为主题,开始了对中国文明的探源性思考,试图讨论中国文明在起源阶段与其他文明的异同。2006年《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这个栏目的成立,本身就是基于对中国文明主体性的认同和敬畏。此后,该专刊呼应全国的“国学热”,陆续刊登了一批探讨国学概念和相关理论思考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中国文明的特点都有或多或少的揭示。

在另一边,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特质。基于这种问题意识,该中心对于中国文明的一“源”一“流”格外关注:前者指以“轴心时代”为主的中国早期文明,后者指明清以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该中心整合武汉大学文、史、哲各学科的科研实力,围绕这两个切入点,凝练学科,协同攻关,所发表的科研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2010年,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杨华与《光明日报》“国学版”的梁枢在武汉相聚,很快就“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这一话题碰撞出火花。我们认为,在当今全球化浪潮愈加高涨的语境下,着力梳理世界各文明的独特性,不仅没有“逆潮流而动”,而且非常必要。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对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文明史的解释应当“各美其美”、“求同存异”,方能互相尊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具体到中国文明而言,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国家积贫积弱,经济凋敝,民气不振,使得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明丧失信心,陷入“线性进化论”的狭隘思维,由技艺不如人的现实进而相信祖宗文明亦不如人。在“迎头赶上”的爱国热情和思维定式之下,国人更加强调和认同人类文明的普遍性;换言之,主流话语一直在强化中国文明发展道路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而对中国文明独特性的言说则表述不够,甚至将其视为负面价值,欲抹之而后快。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思维正在发生改变。

首先,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改变了全世界对中国的眼光。东亚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独特过程,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存在多种方式,“欧洲中心论”的文化偏见不攻自破。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体系正在走向重新建构,中国将在未来的世界新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世界各地纷纷出现了“重新审视中国”的思潮。对前现代中国文明发展路径的研究,正是对此种当代思潮的回应。

其次,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和国力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话语。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祖先文明,从批判传统转向继承传统,并力图从传统文明中挖掘现代社会的有益资源。政府也已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复次,今天,全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家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最近一两百年来形成的有关人类文明的解释框架和学说模式,大都是以西方欧美经验为主体来建构的,因而忽视了或者未能充分关注到中国元素的存在。中国文明独特的演进历程和丰富内涵,正在增加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对世界文明的解释维度,正在成为新视角和新话语。反过来,这种现象又促使中国学者反观自己的学术谱系,所以,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等学术研究中,出现了关于中国哲学或中国古典文学“主体性构建”的讨论,试图摆脱一百年来从西方输入的“反向格义”式的解释模式。

众所周知,关于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异同问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20世纪的东西方文化论争、中国社会史论战、关于“五朵金花”的讨论,无一不是这个大问题的支脉。然而,诚如上文所言,21世纪的国内外语境为这个话题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大有重新提及的必要。今天我们所要揭示的是,中国文明的演进历程和独特样态,如何丰富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基于以上理论共识,我们决定发起这场讨论。我们认为,这场讨论至少应当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关于中国文明发生、发展过程的梳理,二是关于中国文明各个侧面的审视,三是20世纪思想家关于中国文明独特性的反思。前两个部分,都应当放在中外对比的视野中条分缕析,一一对比,方能客观地检视出中国文明与外国文明的相同性何在、差异性几多。至于第三部分内容,则是对20世纪思想家的礼敬,经过近百年的沉淀,今天回望和反观他们的心路历程,或许更容易看出其是否客观、有否局限,明确当今讨论的起点何在。

2010年12月16日晚,由梁枢主持,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一场小型对话,参加者有:美国达慕思大学的艾兰教授和邢文教授、 清华大学的陈来教授、北京大学的王博教授、武汉大学杨华教授。那晚的对话基本阐明了这场讨论的题旨,也算是拉开了这场讨论的序幕。2011年3月21日,这场对话的内容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以整版篇幅发表,标志着这项研究计划的正式启动。随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光明日报》“国学版”合作开办了“中国路径”栏目,就此问题陆续刊发了20多篇文章。作者们从视域、语境、文本、方法、思路等各个方面夯实了“中国路径”这一基本概念,实质性地推进了相关研究。

按照计划,2011年9月21-2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题为“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的学术研讨会。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参会者分别来自历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人类学、文献学等完全不同的学科,此前少有交集,不过在中国文明的独特性问题上都有共同的话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这次会议的论文结集,其中部分文章先前已在《光明日报》摘要发表,有些则是会议原文。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没有学科、领域、形式的限制,我们还将继续关注,分阶段推动。诚如我们2011年3月21日《光明日报》的开栏稿约中所说:“欢迎海内外同仁加入这场讨论,从文明对比的角度阐释中国文明的共性和个性。既可梳理中国文明的独特演进历程(如文明起源、中外互动、近代转型等),也可就中国文明的独特元素(如宗法社会、皇权专制、思想学说、价值理念、礼乐制度、律令体系、科举制度、书院教育等)发表高见。20世纪的先哲前贤对于中国文明的特点已多有论述,这份遗产亟待清理。”

最后,感谢参与和关注这场讨论的各位朋友。感谢《光明日报》,感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这也是该校“211工程”(三期)学术研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