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从传媒视角解读中美文化思维的碰撞

4月13日下午3点到5点,曾专访过温家宝、克林顿等中美政要,长期担任纽约《明报》执行总编辑、兼任纽约亚美时报总编辑的美国媒体业资深人士胡晓晖先生在教五楼多功能报告厅为武汉大学学生带来一场主题为“美国传媒业与中美文化比较”的精彩讲座。

一、从武汉到纽约

胡晓晖先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赴美深造,1988 年至1990年就读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又进入宾州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新泽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胡先生有深厚的文史知识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发表、出版了多部文史方面的论文、著作,如1984年撰写的《苏轼美学思想研究》,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苏轼研究论文集》;1986年的《苏轼诗歌欣赏》两篇,收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宋诗鉴赏辞典》;1999年的《西方现代史学与中国历史研究》,收入武汉大学《人文论丛》第2卷;2005年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其随笔月刊《书缘三章》。

同时,胡先生又是一位有着敏锐文化嗅觉和新闻意识的优秀媒体人。1999年,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胡先生出版了专书《NBA世纪风云》;2007至2009年在纽约《明报》发表约5万字的《非常人物专访——专访美国杰出华人系列》报道愈10篇;于纽约明报头版头条2007年4月9日发表专访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报道;2008年5月发表独家专访达赖喇嘛的报道,该文首次披露达赖喇嘛有退休意愿,引起全球关注,并为中外多家媒体转载;2008年9月24日于纽约《明报》头条发表专访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的报道。

二、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图像”:从“天安门+武警”到“天安门+人民币”

多年来,胡先生持续关注美国传媒业中所折射出的中美文化思维的碰撞。他由近来受到美国媒体和民众热捧的“虎妈”谈开去。多年以前,美国对于西方的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充满自信,从而排斥、贬低某些东方文化语境中习以为常的家长教育方式,如前著名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婷婷在某次赛后被其母亲训斥落泪的镜头被媒体捕捉到,并大肆渲染,批评这种严厉的“东方式教育”。而对“虎妈”教育方式的报道则明显渗透着对“东方教育”的反思,它不再是“专断”、“扼杀孩子创造力”等负面信息的代名词,也有受到美国家长肯定甚至追捧的价值内涵。

胡先生认为,这是美国社会对于东方传统文化反思中的一部分。二战结束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激起了美国对东方儒家文化的兴趣,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兴起,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如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70年代文化人类学兴起,更推动了这样一种观念:文化无先进落后之分,只是由于在不同自然环境、种族群体背景中孕育、演变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总之,美国思想界、新闻界对作为“他者”的非西方文化开始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

这种转变生动地体现在美国媒体中中国形象的变化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延续冷战思维,将中国树立为外部敌人,替代不复存在的老对手苏联。在政治上,美国挑起了一系列纷争,如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美撞机事件、搜查中国货轮事件等等。而在媒体中,中国当时的形象,代表图像就是天安门、武警、五星红旗,刻意渲染一种所谓的代表着东方政治传统的专制、刻板,在美国人心里,中国仍旧是那个古老东方专制帝国的形象,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甚至连相关的基本地理知识也不清楚。胡先生说,当时他在跟纽约一位中学校长聊天时提到家乡武汉,告诉他是在扬子江边,那位校长竟然问道,是中国与朝鲜边界的那条江吗?他对中国的印象仅来源于美国媒体对朝鲜战争的报道。事实上,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相当有限。

而近年来,尤其是金融风暴之后,再看美国媒体中象征中国的画面,就发生了耐人寻味的转变——天安门加一叠人民币。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富不断积累,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瞩目成绩等等,给美国留下深刻印象。美国有崇拜成功者的文化传统,中国取得的成就促使美国媒体逐渐放下意识形态方面的成见,一些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也能够站在对方立场,趋于公正、客观地分析中国的成功经验。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应对突发灾害等方面,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政行为,这虽然不一定符合美国传统价值观念,但美国媒体也能够客观地讨论其积极作用,承认由此带来较高的行政效能,从中探寻对美国的经验启示。

三、“铁肩担道义”与“戴着镣铐跳舞”

有人认为,美国媒体行业的开放程度、新闻自由度是促进其文化媒体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胡先生笑论在美国做新闻其实也是“带着镣铐跳舞”。中美两国媒体行业的体制环境确实有差异。在美国,一张报纸的售价远低于生产成本,如果没有广告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存,电视、网络等媒体情况也是这样。广告商是对媒体业的最大制约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自由必然是有限的,报纸在报道涉及某些公司或商业团体的负面新闻时首先要确认不是其广告客户,否则马上撤下该篇报道。美国新闻界人士也有对这种情况的反思,他们认为,美国自20年代后新闻道德已经沦丧,媒体成为军火商等的帮凶,他们疾呼,前辈们报道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的新闻道德不见了。但也有人反驳,当时与今天的媒体生态已全然不同,以前的媒体公司还有独立地位,而现在,它们已经大多被大型公司控股,成为其旗下的子公司,这些母公司有的是跨国企业,往往拥有雄厚实力和资源,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对新闻走向有深远影响。

如果说,中国传统观念中新闻人除了追求其个人新闻理念还承担着“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那么美国新闻界的首要原则是适应商业化市场、遵守业界的“游戏规则”。他举到反面和正面两个例子。一个是他所在媒体公司的华人女记者,当她接到当地一位华人的电话,诉说福利院虐待她年迈的父亲时,非常气愤,立刻采访了这位华人及福利院工作人员,然后刊登了新闻。后来公司被福利院以诽谤罪告上法庭,因为该记者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该事件的真实性,美国法律看重证据,此类案件取证较难、诉讼过程很长、费用高昂,最终公司的委托人认为旷日持久的诉讼将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直接向法院提出同意赔偿福利院300万美元。

另一个例子是谴责美国哥伦比亚公司(CBS)电台节目侮辱华人。2007年4月5日,CBS电台在某节目里播出了主持人对中餐馆华裔服务员长达6分多钟的涉及人格侮辱的语言,胡先生所在的纽约《明报》得知后,保存录音证据,并刊发独家消息,又就此事采访华裔及非华裔的政界人士、商业团体领袖等,进行后续报道,联合各华人媒体和团体进行抗议。众所周知,美国政治、社会文化语境中,对少数族裔和群体的歧视是一项禁忌,经过华人媒体对此事的宣传报道,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最终CBS道歉并宣布开除这两名侮辱华人的主持人。胡先生说,这是华人首次以自己的声音对美国主流媒体的完胜,具有里程碑意义,只要我们掌握了对方文化环境的游戏规则,也可以充分利用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胡晓晖先生与师生们分享了他在美国长期从事媒体行业的经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思考,以生动的事例解读了美国传媒业中所折射出的中美文化思维的差异和沟通,此次讲座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文化和思考、比较中美文化异同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