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冯天瑜《“封建”考论》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新著《“封建”考论》,共39.2万字,2006年2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都在此义上使用“封建”一名,并展开“封建论”。中国秦汉至明清社会主流离封建渐远,而近代欧洲目击者和学者发现,日本得幕藩制与西欧中世纪制度feudalism(封土、采邑制)“酷似”,日本明治间遂以“封建”对译feudalism。清末民初中国采用这一在汉外对译间形成的新名。五四时期,初现“封建=前近代=落后”用例。20世纪20年代初,共产国际文件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随后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把以专制集权和地主-自耕农经济为特征的秦汉至明清的两千余年纳入“封建时代”,以与西欧中世纪对应,“封建”概念泛化,既与本义脱钩,也同对译之英文术语feudalism含义相左,且有悖于马克思原论。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泛化封建观普被国中。注目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曾质疑泛化封建观,提出“封建”概念误植问题,本书沿此轨迹考论“封建”,并试拟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建议秦至清主要时段社会形态的名目,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全书共18章:第一章,“封建”本义;第二章,秦汉至明清的“封建论”;第三章,《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第四章,日本的“封建论”;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及其术语feudalism的厘定;第六章,欧日封建制“酷似”:近代欧洲目击者、学者及日本访欧学人的共同发现;第七章,近代日本对“封建制”的定位及其分期;第八章,清末民初接纳新名“封建”;第九章,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与“反封建”命题;第十章,苏俄及共产国际以“封建”指称现实中国;第十一章,中国社会史论战:“封建”概念泛化正式展开;第十二章,社会史论战封建观平议;第十三章,从毛泽东著作看新名“封建”的定型过程;第十四章,泛化封建观与马克思封建社会原论相悖;第十五章,注目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质疑泛化封建观;第十六章,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尝试;第十七章,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第十八章,秦至清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关键词】 新名 概念泛化 社会形态 历史文化语义学 封建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