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我校召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

9月15-16日,我校2004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在人文馆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出席会议。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张武出席会议。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各文科院(系)党政领导、各系主任、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没有授课任务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及其它教师代表与会。

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精神,构建一批跨学科的创新基地,造就专兼结合的创新团队,加强基础研究,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切实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树立精品意识,促进学术繁荣。

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校长刘经南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颁发证书。资深教授代表彭斐章发言表示,将积极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文社科建设做出新贡献。

刘经南致开幕词。他指出,武汉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基地,有责任、有义务、有实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他表示,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在保持优势的同时,提高文科科研综合竞争力;要鼓励学科交叉,加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以及学科之间内部的交叉和融合;要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面出一批精品。他强调,要实施国际化战略,有意识地引进一批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文科人才,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要强化人文社科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为社会、政府、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文社科研究的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形成宽松、宽容、宽厚的学术环境与风尚,倡导良好的学术风尚和学术道德,促进我校人文社科的繁荣与发展。

副校长胡德坤作了《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全面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研究取得的经验和成就,深刻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报告指出,要经过三至五年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批一流的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完成一批重大的科研项目,造就一批一流的学术大师,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力争部分学科在国内领先,部分学科能够与世界对话,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报告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促进文科的科学发展;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全面推进人文社科的理论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组建一批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造就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一批极具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开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联合攻关,营造文科科研的有利环境,以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会上,校长助理陈广胜就《武汉大学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及提交会议讨论的系列文件作了说明。

商学院、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马克昌、宗福邦、邱均平、周长城教授等个人在会上介绍了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实力的经验与思路。

会议分组讨论了《武汉大学关于全面推进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大学关于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计划的若干意见》、《武汉大学关于实施文科科研编制的意见》等征求意见稿,与会人员结合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胡德坤主持闭幕式。

校党委书记顾海良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是合校后召开的首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会议,是一次求真、求实、求新的会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在新的高度上形成了新的共识,在更宽广的视野上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新思路,在更多方面形成了新的发展目标。他同时结合我国几所知名重点高校文科发展的现状,深刻分析了我校文科的优势和不足。他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在落实,要狠抓落实,坚持发展,切忌空谈;要分析学科现状,找出学科建设特别是科研上的差距,树立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艰苦奋斗;只有勇于竞争,才能取得学科建设成就。他指出,要转变观念,锐意创新,提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加强学术交流,坚定地走向国内学术主流,勇敢地走向相关的国际学科前沿和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