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从"文学"概念演化中发掘潜藏其后的文化内涵——访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余来明

近日,记者获悉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余来明的专著《“文学”概念史》出版,该书运用概念史、历史文化语义学等方法,以汉字“文学”概念的古今演绎、中西对接为窗口,溯源讨流,在概念生成、演变的历史情境中重新审视概念演化的当代形态,发掘潜藏于文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余来明。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文学”概念史研究的缘起?

  余来明:语义的迁延不仅包括词汇在同一文化内部的历史变迁,还包括词汇在不同文化间所作的“跨文化旅行”。从全球化的视野着眼,近现代无疑是语义发展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阶段之一。不仅文学领域,近代历史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近代新语的创制演变过程;近代中国各种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层见叠出,是通过不断生长的新语汇、新名词予以表达的。

  随着近代新语的生成和发展,近代文化的进程也由此展开了新的篇章。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说,“新事物”与“新造语”之间的互动,不只是“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并不只是输入与接受的单向进程。概念转换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游移、歧出乃是多数时候面对新词语出现时的自然反应。历史并非只是单一的线条,术语、思想输入后的“本土建构”历程,充满了多彩斑斓的色调。在此意上,透过概念的窗口,开启的将是一段丰富的思想史、文化史之旅。

  今人习用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在中西文化历史进程中都不是古已有之,是历经古今演绎的结果,汉字“文学”概念更是包含了东亚知识环流、中西文化对接的历史诸面相。汉字“文学”概念由中国传统“文献经典”、“文章博学”之义,演变为指以想象为特征的语言艺术,随之改变的不仅是词义的变化,而是包含了整个知识系统、学科体系的近代转换,中国文学的历史建构及其现代走向,也因此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此意下,将“文学”概念置于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目的不是要对“文学”进行准确定义,或者为“文学”的疆界划定精确的范围,而是希望通过追寻汉语“文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重新审视概念生成、演化的当代形态,由此展开一段生动的思想史、文化史之旅。

  “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文学”?“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存在何种界线?自18世纪末近代意义的“文学”在西方兴起、20世纪初输入中国,中外学术界就不断有学者试图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依循“文学”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展现的是丰富的文学史、思想史图景,重建中国文学历史的帷幕,或许也可藉此开启。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简要梳理下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概念的变迁的关键节点?

  余来明:“文学”一词出自《论语·先进》,为孔门四科之一,有“博学古文”、“文章博学”等义。汉代以前,“文学”之义甚为宽泛,所谓“圣文殊致,表里异体”,即其反映。此后历代沿用,至章太炎仍取其义,将其视为“国学”各门类之一。然而至近代以后,缘于概念含义的古今转换,知识界对“文学”概念的内涵多有误解,尤其是在论述中国古典文学时,古今之义杂用,其中以“文学自觉”的说法最为显著。中国古代并无今人所谓的“文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因而也不可能存在今天意义上的“文学”的自觉,有的只是“文章”/“文”的自觉。唐宋以后多义的“文学”用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知识中“文学”,并未成为独立的门类。

  近代“文学”概念及其知识系统的输入,与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之间的碰撞,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构建包容中西学的知识体系的尝试,种种情形,也都反映在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学”概念及知识体系的接触过程当中。相比晚清代早期知识分子传统的“文学”观念,处于清末民初之际的学人关于“文学”概念的论争内涵更加丰富,有以“文学”为“国学”之一的章太炎,以“词章之学”为“文学”的刘师培,由“词章不能谓之学”到“文学宜有专史”的梁启超,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王国维,探讨“文章”与“美术”关系的鲁迅、周作人,等等,展现出新旧概念交汇背后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

  文体独立与学科分类观念兴起,是“文学”概念转变的重要环节。作为文学的两大重要文体,“小说”、“戏曲”在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处于边缘的文类,在近代以后逐渐成为知识的中心,从传统“说部”到近代“小说”,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戏剧”,小说、戏曲地位上升,由传统的“小道”变为近代的“最上乘文学”,概念内涵发生变化的同时,文体意识也开始逐渐觉醒。“小说”、“戏曲”文类意识的形成,对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近代大学教育的兴盛,西方(包括学习西方的日本)的学术分科观念成为国人学习的准则,“文学”作为独立学科成为一种普遍形态,出现于大学课堂的各种以文学、语言为中心的“文学”类课程,在知识更新、思想观念传播、传统历史认识与建构等方面都发挥影响,由此推动着“文学”概念的古今演绎与知识体系的近代转换。

  中国社会科学网:“文学”概念变迁与中国文学历史建构之间有何关系?

  余来明:“文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与文学历史建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学史”作为一种兴起于西方的著述形式,与近代“文学”概念及其知识系谱的演变互为表里。

  中国古代并无近代的“文学”概念,中国文学历史书写的主流趋势,是以近代以来兴盛的“纯文学”史观作为基本依据。在此背景下,林传甲那部包含文字、学术等内容在内的“国学讲义”《中国文学史》,受到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批评也在情理之中。而民国早期学人如谢无量、曾毅等人的文学史著作,也因为其内容之“大”之“杂”而遭后人鄙薄。由此造成的结果,是193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史书写,逐渐演变成了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体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史面貌。中国古代“大”(文体众多、内容丰富甚至有些庞杂)的“文学”,展现在后人眼中的却只是一部“小”(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四种文体为主)的“历史”。其中形成的“落差”,在“文学”概念历史变迁的考察之下,也有被重新思考的必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