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隆教授应邀来中心讲学

2019年5月17日晚,应由中心吴光正教授、余来明教授、申万里教授、鲁小俊教授策划执行的“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报告团活动之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执行委员苏瑞隆(Su, Jui Lung)老师在文学院215会议室作了题为《一个朗诵的文体:论赋的源流、理论与争议》的讲座。讲座由中心副主任余来明教授主持,文学院吴光正教授、葛刚岩教授出席了讲座。

苏瑞隆教授是辞赋与汉魏六朝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成果颇丰,近十几年来陆续出版多部专著,发表数十篇论文,在汉学界有重大影响。

此次讲座,苏瑞隆教授以“赋”的文体意义阐释为切入点,尝试厘清目前学界的各种有关辞赋源流的理论,并对“赋”的含义和源流呈现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苏教授首先指出“赋的来源”是过去二十年来辞赋研究领域一直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并由此引发大家对“赋”的文体意义该如何诠释的思考。接着,他梳理了目前学界关于此问题两大争议,即“铺陈说”和“朗诵说”。一派学者支持“铺陈说”,以郑玄注《周礼》“六诗”之“赋”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为主要证据,认为“赋”的本义是“铺陈”,且“铺陈”是赋在诗学上展现出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另一派学者挑战铺陈理论,提出“朗诵说”,他们认为“赋”的原义为“朗诵”,最初的赋是用来朗诵而非像《诗经》中的诗篇用以歌唱,铺陈风格只是赋本身的文体特点,并非赋的本义。苏教授指出,“朗诵说”最早可溯源到刘歆《七略》提出的“不歌而诵谓之赋”,远早于郑玄注五经,而班固引用此种说法编入《汉书》,证明其完全符合《艺文志》对诗和赋的界定。再结合《国语》《韩非子》《楚辞》《战国策》《左传》《毛诗》等多重史料来看,苏教授认为刘歆的“不歌而诵”说既符合先秦政治文学与文化的环境,也符合先秦外交政治上的赋诗传统。苏教授还通过文献资料辨析了“六诗或六义之名”可能起于汉朝而非先秦,反驳了“铺陈说”的主要证据;并介绍了章必功、腾福海先生认为赋、比、兴之原义并非指三种文学技巧的观点,指出《周礼》中的“六诗”顺序用赋之朗诵说来理解的合理性。苏老师还对汉学界的其他观点做了简要介绍,指出对赋之起源的思考看似简单,但由于材料的缺失,导致众说纷纭。最后,苏教授分析“铺陈说”有三弊,它无法解释何以汉人认为《楚辞》的作品是一种赋,何以汉人认为赋颂同体以及先秦赋诗活动的存在。因此,他总结指出:朗诵说优于铺陈说。

苏瑞隆教授的演讲别开生面,为大家带来了独特而新奇的辞赋研究视野和观点;苏教授幽默生动的演讲风格也使现场气氛欢乐融融,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演讲后期,苏教授还用他熟悉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学术范式,分析和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本次讲座系“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学术报告团活动系列讲座的第一场。该活动由武汉大学人事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大学“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跨学科团队承办,以“回归历史语境,探寻传统文学的文学传统;参与学术对话,探讨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因应新技术新媒体,探寻新文科发展路径”为宗旨,邀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来武汉大学举办专题讲座。本场讲座也是我中心“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第114期。

(文/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