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郭齐勇教授谈家风家训

编者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民族的赓续传承中,“家风”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中国孔子网刊发系列文章,弘扬优良家风,坚定文化自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强调家庭对孩子培养的关键作用。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多年以来,一直注重家文化的研究。在他看来,家文化是中国千年的传承,不同于西方比较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的自立,中国人看重的是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中间环节——家庭。“家是我们生存的港湾,是温暖我们心灵的地方,是我们第一和终生的学校。”成为郭齐勇的重要理念。

郭齐勇说,礼、家礼,是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不同的特色。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都不一样。我们的文化发展,一以贯之,一直到今天。我们的人种、我们的文化吸收了外来的很多因素,最后融化成现在的种族与文化。

“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靠什么?”郭齐勇坦言,靠教育、教化。中国的道德是通过人文的教化。教育中,家教是大教育中的一环、一个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明是通过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传承下来的。我们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靠家风家教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慢慢传承下来的。

对于家庭,郭齐勇认为,中国人重视家文化、家教,它和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比学校的影响更为重要。家庭教育的方式丰富多样,其中家长的身教尤为重要,胜于言教。孩子们从大人的行为方式、语言方式中获得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

他举例说,家谱、家书、家信、家礼、家里的门联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宗族家族社会,是靠一家一家传承下来的,它不只是一个生物学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文的传承。通过一家一户传承,基本上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文明传承了下来。

郭齐勇表示,从历史上看,古人很重视蒙学读物,儒家经典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讲内圣外王,就是一个好的家风的熏陶,可以使下一代健康成长。宋代以后的蒙学,“端蒙养、养童蒙”,启发儿童开蒙、启蒙,要正蒙,端蒙养、重家教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历朝历代兴旺发达的家族,都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运用家训来教育子弟的。

历史上,周公《诫伯禽书》,告诚伯禽不要怠慢、轻视人才,要重视人才。司马谈临终前的《命子迁》,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周公给伯禽的信,司马谈给司马迁的信,这些都成为家训的源头。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告诫他的儿子、外甥,教育子弟,几百字的一封家书流传千古。北宋政治家、大文人欧阳修给二儿子欧阳奕的《诲学说》,用的也是《礼记》里面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告诉自己的儿子,要这样打磨自己、修养自己,培养自己成才,首先是要成人。朱伯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只有六百多字,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朱熹在家训、家教中告诫子孙,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要偏私,不要损人而利己,不要妒贤而嫉能,不要称忿而报横逆,不要非礼而害物命。朱熹家训里面的教育、家教里面的教育,都为子孙走上社会,提前进行养育、培养。

郭齐勇表示,中国人很重视家,家是我们的港湾,家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连接器,是个人走向社会的预备学校。家庭是我们终身的学校,母亲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所以家庭、家教不仅对个人道德的建树有最重要的关系,而且也是社会公德的基础。

郭齐勇强调,今天的教育除了教养教育,还强调公民教育。什么叫教养教育?儒家教育是广博的文化修养教育,诗书礼乐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是德性教育,追求人生的意义,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的教育。公民的教育,在于如何培养奉公守法的公民,我们要有公民道德、公民意识,维护公共财产,懂得尊重他人,不侵犯、侵害他人,这就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我们要把公民教育和教养教育结合起来,把家教转化为公德的品行教育。

郭齐勇说,当然家训、家教中不可避免的有时代沉淀,有局限性,这可以扬弃、淘汰。但是家训家教的主流还是要培养一个健康、健全的孩子。为了我们民族和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全世界人类的共业,我们要把家训、家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益于今天孩子们的教育。

(本文根据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郭齐勇提供的文字材料整理,内容有删节。)



文字 | 解放

编辑 | 高华

来源 | 中国孔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