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者文章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肖波:科学与传说的争辩及孟姜女故事演进

《人文论丛》2021年第一辑(总第35卷)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经典传说之文学阐释与多元整合”(16FZW001)阶段性成果。


【摘要】传说杞梁妻(后演变为孟姜女)的哭声使城墙崩坍,崩坍的地方由杞城而莒城而梁山而长城。哭倒城墙的事是不科学的,汉朝时就有学者明确质疑和反驳。但是传说继续朝崩城的方向发展,进而探究崩城的具体位置,经过多元指向而最终归结到长城。孟姜女哭崩了天下最宏伟的城墙,不仅成全了贞妇的美名,还惩罚了作恶的最高统治者。传说不排斥科学,又不受科学所限;传说利用科学,又突破科学的范围;传说最终服从于民众的心理。

【关键词】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科学;争辩


孟姜女传说的高潮是哭长城。为了渲染杞梁妻(后演变为孟姜女)的悲伤,人们不断扩张想象力,将精神的力量与物质的力量相联系,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思维传统与崩城崩山的历史事件相联系,在典籍记载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产生了孟姜女之哭导致崩城的说法,继而有崩山之说,最后定格为哭崩长城。这是对孟姜女故事的升华,也是故事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孟姜女哭长城


从科学的角度看,哭倒城墙事件本身是不可能的,汉朝时就有学者明确提出质疑和反驳。为什么传说不理会科学,反而继续朝崩城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元指向而最终归结到哭倒长城?科学在传说的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本文探讨的焦点。


一、崩城:传闻及对其科学性的质疑

最早讲述崩城情节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不同的著述中一共提到四次。其中两处见于《说苑》,一是:“杞梁华舟进斗,杀二十七人而死。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阤,而隅为之崩。”(《说苑·立节》)二是:“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也。”(《说苑·善说》)两处记载虽然不在同一章节,但内容基本一致,都说杞梁战死后,其妻对着城墙悲哭,结果城墙为之崩塌;情节比较简单,没有细说杞梁妻如何哭,如何感人,只强调了哭的效果导致城崩,有“精诚所致”的类似评论。另两处见于《列女传》,进一步描述故事的细节:“杞梁之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在结尾处有一个总结性的颂,再一次突出杞梁妻“哭夫于城,城为之崩”(《列女传》卷四《贞顺传》)。这里交代了杞梁妻悲哭的原因:无夫无子、无所归依;哭的方式:枕着丈夫的尸体而痛哭;哭的时间:哭了整整十天;哭的效果:她的歌哭感动了路人,让无数旁观者流下同情之泪,最终,感动了面前的城墙,城为之崩。这个故事比较完整,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

比刘向略晚的王充也听到了崩城传说,但他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不相信悲哭能让城墙崩塌,并拿雍门子的故事作对比,证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不合理性:


夫人哭悲莫过雍门子。雍门子哭对孟尝君,孟尝君为之于邑。盖哭之精诚,故对向之者凄怆感恸也。夫雍门子能动孟尝之心,不能感孟尝衣者,衣不知恻怛,不以人心相关通也。今城,土也。土犹衣也,无心腹之藏,安能为悲哭感恸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或时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 [1]


王充认为:哭可以感动人,但不能感动物。草木水火土等皆为物质,与精神无涉,更不通人心;所以,垒土而成的城墙不可能有喜怒哀乐,也就不可能被哭声所动,哭倒城墙之说没有科学依据。没有依据的事情,为什么人们会到处传说呢?很可能当时发生了城墙崩塌的事情,人们就把杞梁妻的哀哭与之联系起来;或许城墙因为别的原因崩坍,碰巧那几天杞梁妻在城边歌哭,总之,这应该是巧合,而没有因果关系。

王充的辨解富有科学精神,其质疑击中要害。曹植部分接受了王充的观点:“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崩城陨霜,臣初信之,以臣心况,徒虚语耳!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2]对于崩城之说,曹植既信又疑:信,是由于他看到葵藿等植物始终向着太阳而动,是“诚”的结果;疑,是因为他知道犬马之诚不能动人,人之诚不能动天。曹植的矛盾心态是出于自身的经历和处境,他在内心里希望诚意能够打动天子,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幸的是,他的想法没有实现,落得郁郁而终、英年早逝。

王充


后世之人并没有彻底信服王充的结论,他的理性质疑没有妨碍崩城传说的蔓延。《后汉书》载:“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况乃群辈咨怨,能无感乎!”[3]刘瑜在上书中举杞梁妻的例子,说明民心、民意的重要性,希望引起执政者的重视。

人们不仅传播崩城传说,还开始争论崩的是哪座城。即如王充这般,虽然不相信崩城传说的真实性,并不断质疑,但在他多次提及此事的叙述中,可以窥见崩城传说流传之广,并旁证传说的诸多细节:


或时杞国且圮,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犹燕国适寒而邹衍偶呼也。事以类而时相因,闻见之者或而然之。又城老墙朽,犹有崩坏。一妇之哭,崩五丈之城,是城则一指摧三仞之楹也。春秋之时山多变。山、城,一类也。哭能崩城,复能坏山乎?女然素缟而哭河,河流通。信哭城崩,固其宜也。案杞梁从军,死不归。其妇迎之,鲁君吊于途,妻不受吊,棺归于家,鲁君就吊,不言哭于城下。本从军死,从军死不在城中,妻向城哭,非其处也。然则杞梁之妻哭而崩城,复虚言也。[4]


王充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崩城传说,进一步证实其不科学性。但他同时透露了当时流传的故事的几个重要细节:一是杞梁妻哭崩的城是杞城,乃杞国都城;二是崩城的长度是五丈;三是杞梁是鲁国人,到家中吊唁的是鲁君。对这些细节的探究,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刨根问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为什么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呢?杞国是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是禹的后裔。其国势弱小,在雍丘(今河南杞县)一带,远离齐鲁之地。后来,杞国在周围强国的挤压下,被迫屡次迁徙,从河南迁到山东,先后在新泰、昌乐、安丘一带。据顾颉刚先生考证:


杞国在春秋前迁到山东,到桓五年(前707年) 灭了州国而迁入安邱,到僖十四年(前646年)迁到昌乐,到襄二十七年(前545年)又迁到安邱。杞梁战死的一年(前549年),他们还在昌乐。昌乐到临淄非常近,不过一百里左右。从莒县到临淄,是可以经过的。

假使这件故事是说,杞梁死了,载尸回国,其妻迎上前去,在杞城碰见了;她就枕尸而哭,把杞城哭坍了(不管齐侯吊诸其室),那末,这件事是很讲得通的。[5]


考虑到杞国的迁徙情况与杞梁战死的时间,杞梁妻哭崩杞城的说法是可以解释的。诸多学人认可这种可能性。东汉的邯郸淳写道:“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邯郸淳《曹娥碑》)西晋的崔豹亦云:“(杞梁妻)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而死。”[6]杞国在列强夹击中东奔西走,其都城在战火、离乱中崩坍之事或有发生;杞梁或许就是杞国人,以国为姓,其家室或许就在杞城。这也许是杞城说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么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杞梁战死后回归故乡是很自然的;其妻也未必从齐都来迎,只是出城而已;齐侯吊唁也未必是在齐都,在杞城更合理;或者说,来吊唁的是杞君。结合《左传》的记载,再来看崩城传说,则杞城说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崩城之地,杞城说之外,另有莒城说,以郦道元为代表。《水经注》“沭水”条记载:


《列女传》曰: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将赴之,道逢齐庄公,公将吊之。杞梁妻曰:如殖死有罪,君何辱命焉?如殖无罪,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敢与郊吊。公旋车吊诸室。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堕,即是城也。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7]


莒城是杞梁战死之地。杞梁死后,其妻伏尸而哭数日,城为之崩。莒城地势险要,三面环山,只朝南有一座城门;莒城是一处福佑之地,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回齐,是为齐桓公;莒城是一座坚固的城,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齐都临淄,连克70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齐襄王守莒而终于复国。莒城这么险要,城墙这么坚固,都能被哭倒,该是非常不易、非常轰动的事件。

杞城是杞梁的生地,莒城是杞梁的死地,哭崩这两座城,都是合乎社会风俗的。在这两说之外,还有第三种说法:崩山说。此说最早见于曹植的作品:


信心足以贯于神明也。昔熊渠、李广,武发石开;邹子囚燕,中夏霜下;杞妻哭梁,山为之崩:固精神可以动天地金石,何况于人乎。[8]


精诚感动天地,信心贯于神明,杞梁妻哭夫,哀伤至诚,山为之崩。崩山比崩城更难,更显示其精诚。曹植将杞梁妻的故事当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典型例证之一。曹丕死后,曹植为之作诔,开篇即引用杞梁妻哭崩山的典故:“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崩山殒霜,阳精薄景,五纬错行。百姓吁嗟,万国悲悼。”[9]崩山故事体现着至情至性的亲情表达,代表着感天动地的极度悲伤,用来形容帝王去世后家人和国人的悲伤,恰到好处。

曹植在诗中也提到崩山故事:“精微烂金石,至心动神明。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10]这里进一步写明杞梁妻哭倒的山是梁山。梁山崩实有其事,是一件大异事,《春秋》记载了“梁山崩”。对这件事,《公羊传》和《左传》分别作了解释:


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大也。何大尔?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11]

梁山崩。晋侯以传如伯宗。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之。 [12]


公元前586年夏天,梁山崩塌,堵住黄河河道,导致河水三日不流。晋景公为此专门召见宗伯,路上有重人讲了一番道理,强调山崩川竭,国君应为之采取类似祭祀的措施,他的建议被景公采纳。

据考证,梁山在黄河龙门两岸,今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交界处。远在山东的杞梁妻为何哭崩了山西陕西交界处的梁山?“很明显,是由杞梁的名字上化出来的。因为杞梁的‘氏’是‘杞’,所以他的妻哭崩了‘杞城’。因为杞梁的‘字’是‘梁’,所以他的妻哭崩了‘梁山’。”[13]梁山崩比杞梁战死要早三十七年,不仅空间上不可能,时间上也无法实现。不可能的事成了可能,这是民间传说的典型构造方式,有一点相关的影子就将之联系在一起,传得有鼻子有眼。哭崩梁山的故事,后来还被李白引用:“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李白《东海有勇妇》)这和曹植的《精微篇》非常相似,李白把这几句放在诗的开头,用的是比兴手法,以引出东海勇妇,强调其贞烈。

崩城也好,崩山也罢,都意在突出杞梁妻的极度悲伤。晚唐以后,杞梁妻与孟姜女合一,其所哭崩的就不仅是城,不仅是山,而是变成了更为坚固、体量更为庞大的长城。


二、崩长城:筑怨兴徭与细节探究

在文人记载中,成书于盛唐时期的日本写本《琱玉集》所引的《同贤记》是一大转折点,它成为后世孟姜女传说的框架,不仅给了杞良妻一个私名“孟仲姿”,还有了逃役、窥浴、成亲、寻夫、哭倒长城、滴血认亲等经典情节,更将崩城、崩山发展为崩长城,使孟姜女传说形成悲剧的高潮。


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役逃走,因入孟起后园树上,起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问曰:“君是何人,因何在此?”对曰:“吾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从役而筑长城,不堪辛苦,遂逃于此。”仲姿曰:“请为君妻。”良曰:“娘子生于长者,处在深宫,容貌艳丽,焉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得再见丈夫,君勿辞!”遂以状陈父,而父许之。夫妇礼毕,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杀之,并筑城内。起不知死,遣仆欲往代之;闻良已死,并筑城中。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号哭。其城当面一时崩倒;死人白骨交横,莫知孰是。仲姿乃刺指血以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即沥血,果至良骸,血径流入。使得归葬之也。[14]


杞梁的名字可以根据字形或读音异化为杞良、犯梁、范杞良、范喜良、万喜良,杞梁妻的名字可以明确为私名孟仲姿或通名孟姜女。这样一来,他们夫妻俩就不必被局限在齐鲁之地,而可以成为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故事发生的空间就可以无限扩大;时间也有了弹性,不必局限在春秋时期,而可以在历史背景更清晰的时代。

孟姜女传说从杞梁妻的故事而来,杞梁妻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其悲伤的歌哭,最震撼的效果是哭崩城墙。如果打破时空的限制,歌哭可以具体为各地的民歌;城墙可以不必是杞城或莒城,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城墙是长城,哭倒长城,更能体现孟姜女的极度痛苦与悲伤,更能引起各地民众的认同与共鸣,更易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故事情节。

长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互相征战,于是筑长城以防御。特别是秦、赵、燕三国,不仅要面对中原各国的挑战,还经常受到漠北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的侵扰。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来去飘忽,不易防范。为了有效防御,秦昭王在陇西、北地、上郡等北部边境修筑长城,赵武灵王在代郡、阴山、大河一线筑长城,燕昭王在造阳至襄平一线筑长城。为防备邻国,楚、齐、魏、韩、中山等国也筑有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的侵扰,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动用全国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利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在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北方边境建起一道绵延万里的宏伟城墙。

战国长城遗址


万里长城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隔线,它较为有效地阻挡了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袭扰,保护了长城以南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长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人工工程之一,直到今天,它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一项奇迹。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长城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客观上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无数人服徭役或兵役,为修建长城和戍守长城付出了生命,可以说,长城的光荣是百姓的血泪铸就的。三国时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道出了其间的辛酸和凄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15]


修筑长城的,不仅有服徭役的壮丁,还有服刑者、商人等,更有士兵戍卒。北方边境气候苦寒,地形险峻,修长城的工程量非常浩大、难度极高、环境极恶劣,无数人为这一工程而献身,所以长城之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这对当时的家庭而言是一幕幕人间惨剧,一旦男子被征往长城,就意味着生还的几率极低,要与家人生离死别了,甚至普通百姓都不愿意生男孩,因为男孩们几乎逃脱不掉筑长城的祸难。这种祸难不仅仅发生在秦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外敌侵扰不断,边境战事连连,就算国力强盛的汉唐时期,对北方也频频用兵,征夫戍卒丧身长城者不计其数。唐代王翰《饮马长城窟行》云: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16]


阅历较多的老人说,长城边的累累白骨,都是秦朝修筑长城的戍卒。富国强兵的过程,也是“筑怨兴徭”的过程,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帝国的强盛是民众用苦难和生命铸就的,这一矛盾的典型案例就是秦长城的修筑。

《饮马长城窟行》成为一种经典,诸多诗人不断重复这一诗题,反复描述长城边的白骨,控诉暴政、悲悯生命;诗人们不仅是怀古,更多的是讽今。王建诗云:“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王建《饮马长城窟行》)僧子兰诗云:“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僧子兰《饮马长城窟行》)长城窟成为一种意象,是修筑秦长城的戍卒血泪与苦难的汇集,是内地守空闺、望夫归的少妇们诅咒与控诉的对象。

唐人的多种文献将筑长城与杞梁妻故事结合起来,明确了杞良筑长城、孟姜女寻夫哭诉的情节。“古诗的乐府,原即现在的歌剧,流传既广,自然容易变迁。《饮马长城窟行》本无指实的人,恰好杞梁之妻有崩城的传说,所以就使她做了‘贱妾何能久自全’的寡妇,来一吐‘鬼哭啾啾声沸天’的怨气。于是这两种歌曲中的故事就合流而成一系了。”[17]哭长城的核心情节就这样在民间形成了,尽管修筑长城是在《左传》记载的杞梁战死时间之后很久,但传说往往忽略具体的历史细节,而仅仅取其意,并借以表达叙述者的心情与期待,倾泻民间大众的情感。

围绕着哭长城这个中心,孟姜女传说形成了新的故事情节,更为集中地突出她的苦痛与哀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杞良逃役被抓。筑长城异常劳苦且凶多吉少,若有可能,逃役成为部分人冒险的选项。杞良(在民间传说中,孟姜女的丈夫又名犯梁、范杞良、万喜良等,此处且称为杞良)因逃役而躲入孟家后园,有机会偶遇孟姜女,进而与之结为夫妻,孟姜女寻夫有了前提和基础。然而,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素以法制森严而著称,杞良不可能逃避太久,所以他在新婚之后立即被发现并被带走。婚姻是人生大事,新婚之夜被抓走,民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这种行为会引起宗族乡邻的强烈痛恨。

二是杞良葬身长城。杞良被押解到长城修筑工地后,被活埋进长城之下,据说当时主事者听信人言,认为埋杞良一人抵一万人,可保长城坚固如钢。这是一种古老的厌胜信仰,古人相信以人为牺牲可以带来神秘的超人力量。比如: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时期,建房奠基的仪式是用人头举行的;河南登封的龙山文化王城岗遗址、郑州商城宫殿遗址、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的房基下,都发现了完整的人骨架或人头骨。[18]1910年,上海推广马路,开至老北门城脚,得一石棺,中卧三尺余石像,当胸镌篆书“万杞梁”三字。上海的城是1553年筑的,这像当是筑城时所凿。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杞良不幸成为厌胜物,葬身长城之下。这件事非常值得同情,也让其家人万分悲痛。

三是孟姜女千里寻夫。杞良一去不返,音讯杳无,其妻孟姜女自然很是惦念、着急,四处托人打听仍然没有消息,于是远行千里去寻找。孟姜女越过千山万水,前往长城的路途充满艰辛,她一路走一路问,一路哭一路唱,把身世经历、把满腔悲痛向人倾诉,形成了《孟姜女四季歌》《孟姜女十二月调》等民歌。人们还为孟姜女寻夫找了个更温暖的理由:送寒衣。“北方民间曾把农历十月初一称为‘寒衣节’。每年这一天,妇女们都要亲手缝制新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孟姜女送寒衣的情节,很可能就是从民间寒衣节习俗生发而来的。”[19]千里送寒衣体现亲情之深厚,展示凡夫俗子对亲人的关怀,其行程之艰辛更能渲染悲情。

四是孟姜女哭崩长城。孟姜女风餐露宿辗转到了长城,却遍寻不到夫君。听说杞良已被埋在长城之下。她千辛万苦地寻来这么一个结果,当然会哀天恸地、伤心欲绝。经过极为短暂的婚姻生活、漫长的思念、辛酸的寻找,其悲痛已经累积到临界点,杞良的死讯引爆了孟姜女的悲伤。从这个贞烈的女子心中喷涌而出的,是郁积已久、无以复加的痛感,是排山倒海、感动上苍的力量,结果,长城崩塌了。长城之下,出现累累白骨,哪一具才是杞良的?滴血认亲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又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情节,坚强的孟姜女一边流泪、一边流血,一具又一具的尸骨滴过,终于,血渗进了骨骸,她找到了杞良。

“筑怨兴徭”的宏伟长城崩塌在孟姜女的哭声和泪水中。孟姜女是古代征夫旷妇类型人物的典型代表,集中感受了长城带给百姓的苦难,她代表了普通民众,对长城提出控诉,其哭诉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共鸣,也可以说,长城是崩塌于沸腾的民怨。


三、秦始皇:暴政民怨与故事演进

杞良的尸骨找到了,下一步恐怕会有人追问:是谁造成了这出悲剧?谁该为杞良之死负责?最直接的联想是长城的主事者。各国各朝修长城的君主甚多,但修筑规模最大、征用民力最多、管理手段最严、民间怨气最重的,当属秦始皇。“杞梁妻哭崩的城或枕其夫尸于城下的城,原是不知其名的城,后来根据‘赴淄水而死’被说成是齐郊之城(淄水在齐地)。又由‘杞崩城隅’之说,被认为是齐鲁的边城。而齐城又叫长城,所以又和万里长城挂上了钩。一到‘万里长城’便和秦始皇发生了关系。不仅秦始皇筑万里长城,而且孟姜女哭倒的长城,也就成了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了。”[20]这是从城的名称考证角度来讲的,由城而长城而万里长城,最终追究到秦始皇。

为什么会指向秦始皇呢?最初说杞梁夫妇是齐国人,杞城、莒城都在齐国,齐鲁边境也修有长城,为什么不去怪罪齐国统治者?这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民间情绪。“哭崩秦长城之说是怎样来的?是唐朝的征夫旷妇的一段怨别之情所结集。他们因自己的夫妻离散而想到秦筑长城时的夫妻离散,因自己的崩城的怨愤而想到杞梁妻崩城的怨愤,二者联结而成了这段故事。”[21]孟姜女传说的定型是在唐朝,而唐朝边功极盛、战事不断,征夫戍卒不绝于缕,边塞诗、闺怨诗便因此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常容易将当时的生活情状与秦始皇修长城之事联系起来。


将孟姜女哭长城与秦始皇联系起来,还有一些扑朔迷离的线索。

第一,古籍中确有秦时筑城而崩的记载。《搜神记》中就有两则,其一在北方边境马邑:“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而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22]马邑是北方边境重镇,其筑城时居然多次崩塌,依马迹而筑才成,也算是奇事。其二在西南重镇成都:“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23]成都城也多次颓倒,后来依龟迹才建成。马迹、龟迹,都是借助神力或自然力,才避免了崩城的命运,最终筑成坚固的城池。既然马邑、成都等名城可能崩塌,那么长城发生崩塌事件也就不太离奇了。

第二,厌胜与筑人筑土。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颇有一些人相信,秦始皇就是其中之一。兵马俑中就有镇墓厌胜的神物,虽然当时没有发掘,但秦始皇相信神仙方士是出了名的,相关的事迹恐怕还是会流传出来。古人筑城有严苛残酷者,以筑人筑土为最。“赫连勃勃筑统万城,铁锥刺入一寸,即杀作人而并筑之,此大概是贯休所谓‘筑人筑土’,与孟姜女故事不无关系。”[24]秦始皇是出了名的残暴,民间很可能会把筑人筑土这种事情算到他的头上。

第三,捕捉赘婿以服徭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守护北方边境,又征发五十万人开发岭南,还征调大量民夫修建阿房宫。由于对劳力的需求量太大,抽调不出足够的壮丁,其派往南北边境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逃犯、赘婿和商人。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25]


这当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赘婿。尝逋亡人、治狱吏不直者皆是有过错的人,派往边疆是一种惩罚;贾人地位最低,受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影响,征发商人不影响农业生产这一立国根本。可是赘婿何罪?这是难以为人理解的一点。而杞良就是赘婿。联系到齐国长女不出嫁的习俗,“孟姜”多是巫儿,其诅咒当更有能量。

第四,秦始皇多次东巡,到过海边和长城。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屡次出巡,到过山东泰山、琅邪、之罘和河北碣石等地。山东是杞良夫妇的故乡,碣石在长城东端附近,秦始皇踪迹至此,很容易让人与孟姜女传说联系起来。孟姜女与秦始皇的会面于是有了可能。

孟姜女的悲剧若是秦始皇一手造成的,会有哪些原因呢?一是秦始皇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让百姓承受沉重的徭役负担,杞良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二是强征逃夫、赘婿经营边境,把新婚燕尔的小夫妻无情分开;三是残暴地把杞良作为“厌胜”活埋在长城下。

这些似乎还不够,这些暴行都是秦始皇统治下的官吏兵士做的,并非他本人直接所为。为了渲染孟姜女的悲情,人们还增加了一些想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迷恋孟姜女的美色而逼婚,孟姜女提出几个条件,对丈夫尽节后自尽。比如1917年上海文艺书局编印的孟姜女弹词底本,其最后一回如是描绘:


赵高押着孟姜女回到咸阳,向秦始皇奏报,说被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秦始皇怒不可遏,当天就要审理。

但是,秦始皇一见孟姜女花容月貌,马上就眼勾勾掉了魂儿似的。心想,孟姜女才貌双全,死了老公,正好可以把她纳为自己的后宫。于是,把孟姜女的节义夸了一遍,叫王贯前去说媒,要把她收为己有。

那孟姜女听了王贯的说辞,气得柳眉倒竖,恨不得把王贯一口咬死。不过,她想将计就计,骗一骗秦始皇,于是,佯装应承下来,但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一是在鸭绿江上造一座十里长桥,二是为万喜良造一座方圆十里的坟墓,三是要秦始皇亲自祭坟。

秦始皇非常高兴,满口就答应了。很快,工程就完成了。

于是,秦始皇带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来到万喜良的墓地上,全都换上白衣素服,行礼哭拜。那孟姜女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礼毕之后,王贯来劝孟姜女脱孝服成亲。孟姜女不仅不换衣服,反而把秦始皇和赵高等人痛骂一番,飞跑到长桥上。秦始皇见了,不知她想干什么,急急追到桥上,离着七八步远的时候,孟姜女突然大叫三声“丈夫”,举身一跃,跳进江中。

几天之后,有人见孟姜女的尸体浮上岸来,就报与那守城官。大家念她苦节,就暗暗地把她埋入万喜良的墓中。[26]


很显然,这是出自民间的想象,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比如:孟姜女若真的美若天仙,怎么会跋涉千里而平安无事,怎么会直到面见秦始皇才被发现;秦始皇如何会为一个哭得死去活来的民女而动心,如何会通过说媒将之纳入后宫;秦始皇怎么会同意为一个逃夫赘婿造墓,怎么会因一个凡夫俗子而否定自己制定的政策;皇帝如何会为一个平民戴孝,如何会在祭礼之后马上举办婚礼?

明显不可能的事,但仍这样传说,只能说这体现了民众的想法与愿望。或许他们希望给孟姜女一个安慰,千里寻夫不能只对着尸骨痛哭,至少应该让他入土为安,体面地安葬;或许他们希望对暴君有所惩罚,哪怕不能为其恶行全部负责,至少也要受到嘲弄和戏耍;或许他们希望孟姜女有一个完美的名声,不仅才貌双全、忠贞刚烈,还有智慧和勇气、坚韧与决绝,成为“节妇”“义妇”的典范。

人或神的力量导致城墙崩塌的事,西方也有。《圣经》中记载,在攻打耶利哥城时,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们的一切兵丁要围绕这城,一日围绕一次,六日都要这样行。七个祭司要拿七个羊角走在约柜前。到第七日,你们要绕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他们吹的角声拖长,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27]终于,耶利哥城在祭司的号角和百姓的呼喊声中塌陷。相比之下,西方强调的是神的力量,中国突出的是人的力量。以一个弱女子而哭倒世界上最宏伟的防御工程,其力量大到让人惊叹、让人敬重。

哭声崩坍城墙,即使是最整齐、最高音的共鸣,恐怕也没有这种力量。从科学的角度讲,哭倒长城的事是不成立的。这个道理并非没人懂得,汉朝时就有著名学者明确质疑和反驳。但是,传说没有理会科学,继续朝崩城的方向发展,并将之推到极致:不但哭崩一座城池的城墙,而且哭崩了天下最长的城墙;不仅成全了贞妇的美名,还惩罚了作恶的最高统治者。

传说有虚构的成分,有民众的想象因素,但它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吸纳了部分科学要素,不全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由杞城而莒城而长城,有一些历史的线索在其中,传说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未必靠得住的推断和联想。由长城而秦始皇而祭夫,是基于历史碎片的大胆想象,是民众心理的集中释放。

传说不排斥科学,又不受科学所限;传说利用科学,又突破科学的范围。传说中时常可见科学的影子,但细看时又似是而非。最终,传说服从于民众的心理,由此而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之迭宕多姿,扣人心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1] (东汉)王充:《论衡·感虚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7页。

[2]  (三国)曹植:《求通亲亲表》,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1页。

[3]  《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56页。

[4]  (东汉)王充:《论衡·变动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2~233页。

[5]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页。

[6]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第三”,《传世藏书·子部·文史笔记1》,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4页。

[7]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六,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中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3~2194页。

[8]  (三国)曹植:《黄初六年令》,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8页。

[9]  (三国)曹植:《文帝诔·序》,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41页。

[10] (三国)曹植:《精微篇》,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2页。

[11]  《春秋公羊传·成公五年》,王维堤、唐书文:《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12] 《左传·成公五年》,(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李梦生整理:《春秋左传集解》上册,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45页。

[13]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14]  《琱玉集》卷十二“杞良妻泣崩城”条引唐人《同贤记》, 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52~53页。

[15]  (三国)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陈)徐陵编:《玉台新咏笺注》(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36页。

[16] (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5页。

[17]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18] 陶思炎:《孟姜女研究三题》,《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4期。

[19] 贺学君:《〈孟姜女〉和寒衣节》,《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294页。

[20] 张紫晨:《孟姜女与秦始皇》,《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21]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22]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马邑》,马银琴、周广荣译注:《搜神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2页。

[23]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龟化城》,马银琴、周广荣译注:《搜神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1页。

[24]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90页。

[25]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页。

[26] 上海文益书局编印:《绘图孟姜女万里寻夫全传》,路工:《孟姜女万里寻夫全集》,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第35页。

[27] 《旧约全书·约书亚记》,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第336~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