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辛亥革命为何选择了民主共和制?除孙中山等革命领袖从欧美获得启示之外,留学生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9月24日,“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人文馆北厅举行。来自中国大陆、日本以及欧洲等地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近代中国留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2010年,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受日本法政大学之邀,前往日本整理该校的中国留学生档案。这批材料中,冯教授发现,当时法政大学的清国留学生,学习期间普遍倾向实行民主宪政,在回国之后,他们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他们这种民主宪政倾向与辛亥革命选择民主共和制度密不可分。

冯教授反思了以往在学术研究中的粗略做法——将辛亥革命选择民主共和制度简单归结为孙中山等革命领袖从欧美国家获得了启示。他指出,宋教仁等辛亥志士以日本为中介,吸收法国系民主共和精义,也是重要一途,而研讨清末留学法政大学的一批人物民主共和思想的来龙去脉,便有助于这一重要议题的深化。日本明治维新走的是君主立宪道路、坚持主权在君,而大批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却执著于民主共和,其故安在?通过对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学脉的考析、教学内容及师生构成的研讨,也有助于诠释此一疑问,从而深化对辛亥革命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的认识。

会议的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锋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副校长谢红星教授首先做了主题发言。谢校长回顾了辛亥革命百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评价了留学生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他指出,毛泽东主席就曾提到,推动辛亥革命的三股力量中,首推“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孙中山先生更是将其细化到留日学生,在《建国方略》中,追溯辛亥革命的历史,指出革命思想乃是由留日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说中也讲到,当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的时候,主要依靠的就是一万多留日学生,他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这万余人不久便回到国内,分散各省,宣传我们的主义”。谢红星指出,武昌作为辛亥首义之地,而湖北籍留学生又居当时各地之首,在武汉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后,日本法政大学的代表做了相关发言。法政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近代中国有大量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法政,法政大学是他们主要目的地之一。在当时,法政大学专门为中国留学生开办了法政速成科,它所宣传的自然法体系影响了大量中国留学生,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的立法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与日本法政大学联合举办,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本次会议分为时两天。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留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以及辛亥革命之后的一系列活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