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第七届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多维视域中的明代文学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8月16-18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青学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明代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多维视域中的明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香港树仁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与会。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余来明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分七场发言、评议,采取了书面评议和双评议人制度。陈文新教授(武汉大学)、左东岭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廖可斌教授(北京大学)、陈广宏教授(复旦大学)分别致辞,鼓励青年学者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砥砺学术,创造争鸣的新风气。此次论坛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讨论:

图片

一、文献的生成与考辨。杜欢(安徽大学)对明代集部辨伪学的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师海军(陕西师范大学)将明代石刻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探讨石刻文献给明代文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拓展。徐隆垚(浙江大学)对《列朝诗集》的早期编纂及文本生成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郑雄(浙江师范大学)考察了《皇明文衡》传世文本面貌的生成过程。

二、明代制度、学术与文学关系。刘洋(中国传媒大学)从思想史的角度探究了明儒讲学活动所反映的治学心态。许建业(香港树仁大学)从吕祖谦、王应麟、胡应麟三人的治学思路切入,梳理宋明以来潜在的“博文”学术脉络和“博约”学术实践。

三、文学史的书写与建构。高虹飞(浙江大学)对王慎中文学史地位的失落展开论述。李程(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展示清代明诗总集的编撰特征,认为编纂活动本身与清代诗学思潮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与互动。余来明(武汉大学)以明代江西诗学为研究个案,对明代地方性诗学知识建构的多元面向及其与明代诗学一般进程叙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四、文学副文本与文学场景复原。同样从《钤山堂诗集序》入手,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探讨书序的解读与使用问题。叶晔(北京大学)通过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重建了副文本的“批评秩序”,创造性地提出“第四方心理”的理论方法。

五、文本细读与文学思想、文体特征的认识。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揭示了袁宏道苏州游记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化心态的蜕变。苗民(华侨大学)论述了明代四六启这一文体的书写策略和文本效应。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以苏轼《清虚堂诗》的唱和为例,对宋诗在明清时期的“经典化”议题进行研究。朱雯(首都师范大学)对丁耀亢出海避难经历在其不同文体创作的书写及其对易代记忆塑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魏宏远(兰州大学)从“传”“傅”讹用切入,论述“赋”“传”文体本身的特点以及“传”的文体渗透问题。

六、文学与宗教关系。王启元(复旦大学)考察了王世贞与紫柏大师的交游活动及王世贞晚年的信仰生活。杨遇青(西北大学)认为实现出世与入世、佛法与政治的统一是钱谦益晚年不懈的精神追求。

图片

会议闭幕式由刘尊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主持,与会特邀评议人分别作了学术评议与总结。张德建(北京师范大学)认为明代文学研究需要更高的学术视野,借助多学科视野提升研究的深度。周明初(浙江大学)指出,青年学者论坛促进了学者们求新求变的研究意识。郑利华(复旦大学)认为学界研究仍然要保持对重大学术现象和重要文本的关注。廖可斌(北京大学)指出青年学者的研究要注意问题的集中以及逻辑框架的合理。陈广宏(复旦大学)认为明代文学的精细化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更多有机的研究空间。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对此次论坛的“多维”主题进行了阐释,认为明代文学研究应当是立体的、多元的。会议最后,陈文新(武汉大学)肯定了会议现场热烈积极的学术讨论的氛围,鼓励青年学者在前辈的带领下不断开创明代文学研究新的繁荣。

本次论坛论题多元深入,学术氛围浓厚,实现了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参会人员的拓展,展现了明代文学研究青年生态的优化,对推进明代文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讯员:赵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