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工作简报2008年第1期(总第26期)

1月3日-8日,陈文新教授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重读经典: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明清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颇获好评。并两度担任论文评议人。

1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王同舟长篇书评《寻根之旅与突围之路:陈文新古典文学论著四种>》。

1月14日,郭齐勇教授在本校应邀为法学院组织的深圳宝安区检察院干部培训班30余人演讲《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1月21日-25日,李维武教授参加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儒学与海峡两岸文化根基”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与50年来现代新儒学的开展》。

1月28日,《光明日报》第2版、《人民日报》第2版同时发表新华社记者隋笑飞《在改革中焕发活力的中国出版业》。其中,任继愈主编《中华大典》、中宣部出版局策划“民族精神史诗”和陈文新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被列入“重大文化出版工程”。文章指出,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重大精品出版工程纷纷涌现,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得以集体呈现和保存。《中国文学编年史》上至周秦,下迄当代,共分十八卷,每卷约80万字,总计1400万字左右,将数千年中国文学史以编年形式加以立体呈现。文章指出,“聚薪传火,播种文明”,我国从来不缺少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而出版业正为读者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配图介绍陈文新教授及其学术成就。

《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发表余来明《从文献学角度看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

《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1期发表陈卫星《大家风范,实至名归——读陈文新先生古典文学论著四种>》。

2月28日,《中国文学编年史》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文学编年史》由陈文新教授任总主编,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

2月28日,由冯天瑜、何晓明合著《张之洞评传》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月28日,萧箑夫、许苏民合著《王夫之评传》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月28日,程水金著《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共2卷)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陈卫星《展示中国文学绚丽风景——读古典文学论著四种>》。

3月7日下午,我中心2007年度两个重大课题之一——任放教授主持的“清代以降长江中游农村社会及文化变迁”在历史学院会议室举行开题报告。会上,课题负责人任放教授报告了课题的研究思路、人员组织和进度安排,随后专家们对课题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期望课题组成员通过扎实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到会的校内外学者有吴剑杰、张建民、徐斌、杨国安等,学校社科部张发林主任作了总结发言。

3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余来明《重建古典文学理论历史状貌的努力:评陈文新古典文学论著四种>》。

3月13-14日,谢贵安教授在北京故宫参加由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首届明代宫廷史学术讨论会”。

3月16日,郭齐勇教授应邀为武钢江北钢铁有限公司230余名管理干部演讲《儒家的管理智慧》。

3月25日上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哲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开题报告会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参加报告会的有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副主任郭齐勇教授、哲学学院邓晓芒教授、李维武教授、武汉大学社科部基地办公室的王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的二位老师、该课题组主要成员及中国哲学专业的相关博士生。报告会由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郭齐勇教授主持。课题负责人徐水生教授首先向与会专家报告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本课题计划的研究进度和最终研究成果。接着,课题组主要成员吕有祥教授、覃启勋教授、聂长顺副教授、张谷副教授分别做了补充说明。随后,与会专家冯天瑜、郭齐勇等先生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认真评议。最后,社科部王副主任强调了教育部社科司对基地重大项目的要求,即课题组一定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注意吸收有关专家的意见,精心设计,立足创新,力争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

3月25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在本校人文馆出席自强网站组织的大学生必读的十种书评选活动并为200名学生演讲《论语>的意义与价值》。

3月29日下午,冯天瑜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行政大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参加报告会的有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俊培教授、教育部社科司成果处副处长魏贻恒博士、武汉大学社科部部长沈壮海教授、社科部副部长谭玉敏博士、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湖北大学副校长周积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朱京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汪国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伟教授等,以及武汉大学社科部的其他同志和课题组的其他成员,报告会由沈壮海教授主持,吴俊培校长代表学校致辞。报告会上,课题首席专家冯天瑜教授从课题意义和研究现状、队伍构成和单位依托、课题设计与研究基础以及预期成果和经费安排等四个方面对课题的相关情况作了汇报。随后,参加报告会的专家围绕开题报告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周积明、汪国胜、朱京伟、刘伟等先后发言,对课题的总体设计和规划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学术价值和研究规模完全符合教育部对于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要求,结构合理,论证充分,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定能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吴根友教授、徐水生教授等也纷纷发表意见,对课题预期取得的成果充满信心。教育部魏贻恒副处长在听了专家们的发言后,发表了讲话,充分肯定此次开题报告会的意义。最后,吴俊培副校长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

3月31日,杨华教授在新洲中学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的演讲。

《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发表夏薇《“文学史写作的理论与时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章指出:“文学编年研究、文学地理研究是新世纪的学术热点,也是这次会议讨论较热烈的问题。陈文新结合其主编十八卷《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经验,归纳出文学编年史建立叙事整体感的三种方式,即将纪传体文学史、纪事本末体的长处和‘长时段’概念引入编年体文学史中,是文学史写作理论的新建树。”

《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发表王乙、冯小禄《古代文学盟主意识确立时限的当代思考》,重点引述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在其著作《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之《引言》中明确提出了确定文学流派‘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流派统系、流派盟主(代表作家)和流派风格’,并各用一章(全书共三章)分别详细讨论。该书发凡起例,细剖源流,可说建树颇大,创获颇丰,其理论指导意义实堪发人深思。”

4月2日,《武汉大学报》学生记者代希奎在中心会议室采访了冯天瑜教授,谈论中国文化史研究问题。会谈以《道器结合穷本溯源》为题,发表在《武汉大学报》2008年4月11日头版。

4月5日,杨华教授在湖北省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国古代的丧葬和祭祀礼仪》的演讲。

4月6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在本校教五楼多功能报告厅出席哲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活动开幕式并与秦平、陈江进老师同台为100余位学生漫谈“30年来高考文化、国民精神的变化与国学热”。

4月10日,冯天瑜教授做客湖北大学思睿讲坛,解析了当下国学讲学的一些情况。在演讲中,冯天瑜多次呼吁:每人要是能认真阅读一本经书,国学普及很有希望。他说,国学“老板班”的老板学员也从国学中发现了价值,国学对他们自身活动乃至于商业活动都有很大的价值。

4月6-10日,陈伟、杨华、李天虹、丁四新等人参加了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举办的“出土数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4月12日,郭齐勇教授应邀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百余师生演讲《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4月12-13日,谢贵安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参加由该校国际多元文化研究所举办的“史学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4月18至21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出席华中师大与香港青松观联合主办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体大会上报告论文:《老庄道论发微》。

4月26日,郭齐勇教授应武汉市委组织部与武汉市委党校的邀请,在武汉市委党校为180余位市管干部演讲《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4月27日至29日,冯天瑜教授出席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主办、东莞市长安镇协办、并与澳门利氏学社与波兰波兹南大学合作的“西学东渐与文化自觉”国际学术研讨会。

4月30日,以李维武教授为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思潮》(03BZX030),通过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程芸《文苑学林缘识广 鸿濛微象问精深——邓绍基研究员访谈录》,文中,邓绍基研究员在谈到文学史编写的多样性时说:“曾有学者设想分三大块来编写文学史,有接近‘纪传’形式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论述,也有‘编年’形式的文学大事记述,更有便于阐述文学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史论’形式。编年体史书古已有之,这种形式也必然会在文学史著作中出现,但大多是断代文学编年史。最近武汉大学的陈文新教授领衔总纂了一部大型文学编年史,贯通古今、新旧一冶,很有‘个性’,也很有意义。”

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所收《2006中国温州国际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对陈文新教授的会议论文有重点评述:“陈文新先生则通过刘基大量的文学作品,分析了刘基对朱元璋‘真命天子’形象塑造及其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别开生面,对刘基的评价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成就卓著的学者对刘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无疑会为刘基研究开拓新的境界。”

5月8日,郭齐勇教授应汉阳区委党校的邀请,为200余位区管干部演讲《中国哲学的精义》。

5月10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节目播放郭齐勇教授的演讲《儒家伦理的现代诠释----以“亲亲互隐”为视角》,次日重播两遍。

5月11日,郭齐勇教授应邀为武汉市工贸家电公司240位管理人员讲《论语》与《孟子》。

5月15日,郭齐勇教授在本校应邀为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干部培训班30余人演讲《中国文化精神》。

5月18日,中心博士研究生复试在中心会议室举行,参加复试的有冯天瑜、郭齐勇、杨华、吴根友、谢贵安、胡治洪教授等。

5月23至25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到岳阳湖南理工学院出席《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哲学系等联合主办的“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大会报告论文:《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又主持了一场报告会。

5月28日,郭齐勇教授应邀为苏州大学哲学系30余位师生演讲《先秦儒学的公私观与正义论》。

5月31日-6月1日,李维武教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思潮研究百年反思: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哲学内核问题》。6月7至8日,郭齐勇教授与秦平讲师应邀到北京出席北京师大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与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理论研讨会”,并在大会上报告郭秦二人合作论文:《30年来中国哲学史界的成就——以研究范式转移为中心》。

6月10日,郭齐勇教授应珞源国学社的邀请在本校教五楼多功能报告厅为二百余名师生演讲《孔孟儒家的正义论》。

6月14至15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到上海出席华东师大主办的“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人文研究跨学科论坛”,并在大会发言:《多学科交叉研究与中国前现代制度文明的发掘、诠释与转化》。

《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发表李建武书评《评陈文新总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

6月14日,任放教授应邀出席在韩国成均馆大学召开的“韩中日东亚史教育的现状与课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报告《东亚史的认识及教育——一位在韩中国学者的见解》。

6月21日,任放教授应邀在韩国延世大学作学术报告《从东亚史角度看中韩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