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究中国学术文化生成发展演变的多面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3月25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术话语的生成、演变”工作坊暨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启动会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


建构回归中国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发展状况。2012年开始,中心联合《光明日报》发起了关于“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的理论讨论,邀请了多位学者,分别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组建研究团队,聚焦中国的制度文化、社会治理、思想智慧和学术话语等方面。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陶军围绕“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社科领军人才项目”“学术话语”三个关键词进行了分析探讨。本项目以学术话语为研究中心,既可以借助基地的研究基础,又能找到与国家战略部署对应的方向,希望团队拿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基地的建设,做到内外辐射,对内吸纳各个学科的力量,对外邀请学界的同行前辈共同商议,共同发展。


中国现代学术话语背后所反映的是学术思想、学术观念、学术制度、意识形态等多层面的内涵。课题主持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来明表示,学术话语的演变,并不仅仅是一个从概念/术语/范畴→概念/术语/范畴或者从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过程,而是有诸多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课题在对学术话语的思想内涵进行辨析的同时,探究中国学术文化生成、发展、演变的多面历史,以达成对中国现代学术、文化之“现代性”与“中国性”的深入理解,从而为构建基于中国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理论资源和历史借鉴。


本课题以学术话语为窗口,探讨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为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提供借鉴。谈及预期目标,余来明希望,其一,“鉴往”。对19世纪中叶以降中国学术话语的生成经历、兴替过程、建构逻辑等予以详细描述,尤其注重发掘各不同时期话语形成过程中“中国因素”的影响。其二,“知来”。反思现代学术话语在解释中国实践时存在的扞格与不谐,剖析话语生成定型、发挥影响的深层机制,为理解中国学术、文化走向提供合理的解释。其三,“新命”。以中国经验为探讨对象,建构回归中国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改变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经验的做法,在中国学术的学科界定、知识系统、观念表达等方面建立民族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


窥探词汇背后折射的社会文化变迁


来自武汉大学法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发表了他们对本课题的思考、观点和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付海晏建议应梳理学科史,抓住学科发展脉络,将学科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放在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进行重点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晓军从少数民族视角切入研究制度史。他认为,学术话语的生成与演进,要放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从古今绵延中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在空间上涉及国内与国际,可以从跨文化视野予以关注。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夏晶表示,学术史有些概念来自国外,在古今演变、中外对接中,概念的生产与演变非常复杂。新的学术概念生成后,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值得关注。她提出,要将学术话语放在历史文化语义学视野下,结合当下、结合实践来开展研究。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杰泓从方法论视角切入,建议微观、中观、宏观方法相结合,关注学术概念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影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聂长顺认为,追根溯源一个词的产生机制,详尽考证一个词的发展演变,不光可以认识词的本身含义,更可借此窥探词汇背后折射的社会文化变迁。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予以探究,是文化史尤其是文化交流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立敏表示,学术话语是学术反思的结果。他结合中国文学批评分享了他关于学术话语如何生成、生成后对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以及话语演变后的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思考。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敏从小说、诗歌等领域的词义演变为例,提出关注现代学术话语,要回到历史看其生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学科视野下的术语群落,是知识重新建构过程的重要切入点,他建议从文献考古视野开展术语群研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