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题目:日本社会转型期近代文明建设和公民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下午3时至5时
本讲座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详细回顾日本明治时代社会风俗改造运动的过程,旨在剖析日本如何在其社会转型期建设近代文明,以及培育国民及公民等现代社会的身份意识。
日本是亚洲最先现代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今天亚洲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社会。然而,在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日本这个社会从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留下了“一步一脚印”的扎实历程。那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怎样的社会风貌?明治维新带来了哪些具体的社会风俗改造措施?取缔恶习陋规后,又是如何建立新的社会风尚(社会公德)?这些政策在当时是如何推行,又得到民间怎样的回馈?自明治以降,日本人如何一步步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建设?日本社会的公民意识如何在一桩桩日常小事中不断建构?而今天的日本社会,又怎样在生活里里延续这些教育和实践?……通过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将逐步进入日本的社会转型历程,去了解这个东亚现代社会的形塑过程。
当然,研究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凝聚过程不仅仅体现历史学的学术意义,同时也能为今日的中国社会带来多层面的借鉴。今天的中国,也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一边面对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另一边则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错位、矛盾,甚至悖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近代之初明治时代的日本社会风俗改造,不仅不是一个过时的议题,而且对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而言,也深具现实意义。
本讲座将由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的官文娜博士主讲。官博士于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同年到中南民族大学任教。1989年赴日本京都留学,1999年取得日本京都大学文学(日本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研究员,2005年在日本出版博士论文:《日中家族结构的比较研究》。2007年来香港大学,继续做日本研究。她是日本文化学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