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
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布洛赫在他的名著《封建社会》一书中指出,“封建”一词“在世界上一直歧义纷呈,经历了许多曲解”,恐怕中国尤其是如此,用前辈史家侯外庐的话说,就是“语乱天下”。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我国教育界与学术界,随着斯大林所谓“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传入和普及,成千上万的读书人恐怕从中小学开始,就已异口同声地把鸦片战争之前的两千余年古代中国叫做“封建社会”,又把此后的近代中国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于何谓“封建社会”,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却是无须敲问的,那是标准的“集体无意识”。民国时期的反对之声固然早已过去,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又将旧话重提,也都无法撼动这个“集体无意识”,能不被斥为异端邪说就算不错了,匪夷所思。至今为止,“封建主义”一词还像一只硕大无比的垃圾桶,凡是所谓落后的或不合时宜的东西,包括论者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都可统统往里面扔,都叫“封建主义”。50多年前史坛讨论“中国历史分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都是在没把“封建”的概念作出严格界定的前提下沸沸扬扬的,不啻雾里看花,至于常见的“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所以……”,“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之类推论,自然可以旁若无人,见怪不怪。显然,概念的模糊与歧义,实已成为影响我国学术进步的瓶颈之一。
有鉴于此,冯天瑜先生集二十余年之功,静心地神游在“历史文化语义学”之中,写出一部39万言的著作,近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辑成书,重在系统地清理一桩已难以搁置的学案,值得关注。
在中国典籍里,“封建”一词即“封土建国”、“封爵建藩”之谓。据此,近人梁启超就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封建制始于周,灭于秦朝的郡县制。严复将英语feudalism一词(意指欧洲中世纪的封土封臣、采邑领主制等)译作“封建”,就是取自中国典籍中“封建”一词的本义,与此前日本学者对feudalism的翻译不谋而合。及至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却抛开“封建”之本义,移植近代日本的“反封建”思潮,把前近代社会统称为“封建社会”,以“反封建”的旗手载入史册,“封建主义”的概念从此变得模糊和复杂起来。
《“封建”考论》一书在确认“封建”本义与西义的基础上,从中、英、日文三个维度,认真梳理我国“封建”概念泛化的复杂轨迹,悉心搜集和研读文本资料,把清末民初、五四时期、大革命失败之后等关键时段的概念衍变之脉络简明扼要地勾勒出来,还将衍变的主要原因追根究底,尤见功力。全书既有对社会史论战中所谓“封建观”的系统审视,也有对毛泽东提供“定论”的专题考察;既有对周谷城、王亚南等8位民国名家质疑泛化“封建”概念的逐条梳理,也不乏对欧、美、日三地名流与当代中国学者李慎之、王元化等人相关见解的辑要。其知识考古工程之庞大,征引之浩繁,梳理之明晰,分析之透彻,足可称道。作者不仅细心归纳各家论点,而且重在纠出各家论据,指陈得失,披沙拣金,常于细微之处见真知,其心境之平和,取舍之严谨,多溢于字里行间。作者不仅重破,而且有立,在甄别与吸纳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审慎地提出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来概述自秦至清的历史实质,取代“封建社会”之名。读者固然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这一新论,却无法绕过他的学术思路,无法漠视他的辛勤劳动,因为他已把关于“封建社会”这个学术真题的来龙去脉与争论得失梳理得十分清楚了。
作者在题记中谦和地说:“本书只是试图从学理层面,通过对‘封建’从旧名向新名的转变过程的辨识,为中国古史述事提供一个厘清概念(正名)的参考思路”,在我看来,岂止古史述事,即便是近史述事,恐怕也该参考一下冯天瑜先生的成果。
(原文载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