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教授任总主编,由全国10多所高等院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六年共同完成。该书是武汉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及国家“985工程”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创新基地重大项目建设成果,2006年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其历史跨度上起周秦,下迄当代,跨越数千年,全书以编年的形式对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进行了立体呈现,规模宏大,字数总计达到1400万字,2006年10月底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自出版问世以来,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少有的盛事。
cd11月11日,《中国文学编年史》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中国社科院名誉学部委员邓绍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李建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周慧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中央委员、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建刚等先后致词或讲话,高度评价该书的出版。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教育部原副部长、政协委员朱新均,德国爱兰根大学教授方维规、北京大学教授刘勇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君远等领导和北京地区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与湖南人民出版社其他负责人以及与武汉大学社科部、文学院负责人。会上,《中国文学编年史》总主编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介绍了该书的整理编纂情况以及体会。冯其庸称赞《中国文学编年史》“无论从时间跨度上,还是从其历史意义来看,都可谓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
cd11月11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题为《系统完整涵盖古今——中国文学编年史问世》的署名文章,文章援引著名红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先生的话,对《中国文学编年史》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cd11月11日及随后几天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文学报、济南日报、天津日报、新浪网、搜狐网、TOM网、网易、人民网、光明网、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教育信息网等数十家媒体均在显要位置刊发了报导或消息,对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的出版给予高度关注。
cd11月28日-30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文学遗产》编辑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编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编年史》出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黄冈师院隆重举行,著名学者卞孝萱、邓绍基、黄霖、陈平原、刘跃进等与会,《中国文学编年史》总主编、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应邀介绍了该书编纂情况。
cd11月30日,《长江日报》第一版以显著位置刊发消息《6年修成“万里长城”首部< 中国文学编年史>问世》。
cd12月1日,《湖北日报》以显著位置发表《填补文学史重要空白——< 中国文学编年史>问世》《一部文学通史的震撼》,篇幅达4000字。文章指出,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它与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教材面貌迥异,与已出的几部断代编年史相比亦更为周密,在体例的设计、史料的确认和选择方面大胆创新。
cd12月6日,《新京报》以长达2000字的篇幅发布消息,报道《中国文学编年史》的问世。
cd12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名誉学部委员邓绍基先生的长篇书评《我观十八卷本< 中国文学编年史>》。
cd12月13日,《中华读书报》发表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卞孝萱的长篇书评《文学史上的丰碑——< 中国文学编年史>》和美国学者韩瑞亚教授的长篇书评《从两个角度看< 中国文学编年史>的价值和意义》。
cd12月,《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刊发《中国文学编年史》书影和《中国文学编年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