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冯天瑜先生主编《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出版

冯天瑜先生主编《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出版

裴明霞

我中心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主编《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于2017年12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50册。

东亚同文书院是近代日本为培养“中国通”而开办的高等学校。该校从清末至1945年,每年派学生到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以调查报告书作为毕业论文,分别向日本外务省和军方呈送。前后持续40余年,总计派出4000余名日本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进行了卷地毯式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千余份,主要包括旅行日志和调查报告两部分。这些调查使用了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方法,持续时间、调查地域都超过“满铁”,其研究之深、之细令研究者叹为观止。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冯天瑜先生辗转于中日两国之间,多次浏览这些文献,并于1996开始著文论此。此后,在整个日本讲学期间做推介,期间几经波折,近年终于由国家图书馆启动此项浩大工程。2016年,已有《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两辑200册印行,并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

本书为《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1927—1943)的续编,内容包括东亚同文书院第10—20期调查报告,时间跨度为1916—1926,《续编》与《丛刊》在时间上相接、内容上互补,可成完璧。值得一提的是,《续编》所反映的调查时段,在爱知大学藤田佳久教授看来,正处于“扩大期”(1906-1919)和“圆熟期”(1920-1930)。这一时期的调查日趋专业化、细密化,且受到政治风潮以及战争的影响较少,调查的地域也较为广泛(1931年之后的调查,主要集中在日军占领区),其规范性、系统性要超过之后的调查,因此其调查报告的质量也更高。对中日近现代关系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冯天瑜先生认为,东亚同文书院的中国调查虽然是以侵霸中国为目标,但当年对中国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白山黑水、西域大漠所进行的周密社会调查,如今也可以视为研究清末、民国社会的史料文献。特别是对我国目前所存北洋时期史料较少,缺漏严重的现状而言,正好是某种程度上的补充。其所展示的实证主义调查研究方法,亦可供今天的学者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