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学术研究前沿的不断发展,民间文献、民间文书已经成为20世纪继甲骨文、战国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等史料四大发现之后的“第五大发现”,其史料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肯定和重视。
《湖北民间文书》系统地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湖北境内反映基层社会经济生活的民间契约文书,内容涉及土地买卖(多种田地种类、垸内与垸外、地价、找补)、房产买卖(包括基地、铺面、园林)、土地及房产质当(当价与买价、回赎与付息)、水利灌溉(堰塘、沟渠、分水)、土地租佃(租额与租率、分成制、定额制、实物租、货币租、押租)、家庭财产分割与继承、宗族公益活动(族田、族内外救济)、赋税与徭役征发、商贸往来、公私借贷等,计4000件以上。如此大数量、成系统、内容丰富的民间文书在长江中游地区尚属首见,弥足珍贵,其独特史料价值显而易见。
就湖北所辖空间而言,本书收录所及地域广泛,覆盖了江汉平原地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鄂东北山区、鄂西北山区等区域。就时间言之,跨清代康乾盛世、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近三百年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内容完整,连续性强。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契约文书无论是直接从田野工作中获得,还是在博物馆的藏品,无不来源明确,传承脉络清晰,其历史与地理背景比较清楚,文书中之人与事不仅能与时间,而且可以与空间(地方)最大限度地、具体地联系起来,便于更准确、更全面地挖掘、理解其价值与意义。
史料价值之外,不少文书书写得法,本身亦具有相应的艺术价值,其中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契约文书,已经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可多得。
湖北位居长江中游,处于东西南北交汇的过渡地带,该地区的民间历史文献在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变迁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徽州、江浙、华南地区相比,湖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的民间契约文书过去发现甚少,整理出版几近空白。因此,《湖北民间文书》的出版,标志着湖北地区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的重大突破。它将以其社会经济变迁史方面独特而深厚的价值,有力推进区域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将有利于推进与其他地区及海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出版工程本身,对于突出区域文化特征,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大繁荣、学术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