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6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教授,在历史学院101教室作了题为《文化现代化的世界经验和中国选择》的学术讲座。
何教授长期研究世界现代化的理论,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他带领的团队每年出版中国现代化报告,是该领域公认的前沿学者。何传启教授此次讲座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什么是文化现代化,二是文化现代化的世界经验,三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四是文化现代化的中国选择。
首先,何传启教授分别就“文化”“现代化”以及“文化现代化”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沿作了梳理和论证。何教授指出,文化现代化就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不仅是18世纪以来的一个世界现象,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发展目标。

其次,何传启教授讨论了文化现代化的世界经验。从八个方面展开讨论了世界各国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分别为:纯粹文化、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政治和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文化、生态和国际文化、文化政策、文化现代化。基于以上的详细分析,何教授总结出文化现代化的十条基本历史经验:一是文化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是一种文化选择;二是文化现代化既有国家利益,也有市场竞争;三是文化现代化既有多样性,也有趋同性;四是文化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五是文化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六是文化现代化没有最佳模式,但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七是文化现代化不能简单的进行水平比较;八是要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九是文化现代化有中心化、遗产化、商业化三大变化;十是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然后,何传启教授从内涵、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等五个方面,对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原理作了透彻的解析。
最后,何传启教授讨论了文化现代化的中国选择。他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事实,认为中国还没有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但已包含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许多要素,中国的文化生活现代化水平属于世界初等发达水平,文化竞争力属于世界中等强国。随后,何教授讨论了中国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选择,认为应当从战略目标、运河路径、监测指标、战略布局等四个方面着手展开。基于以上的分析,何教授提出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四大政策建议:实施全民素质文化议程、实施中华文化振兴工程、实施中华文明精粹工程、建设文化产业强国。

何传启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有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作为文献支撑,引人入胜。互动环节,师生们就经济指标和文化影响力的同步性关系、文化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讲座结束后,杨华教授为何传启教授颁发纪念证书,何传启教授向杨华教授赠书。此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37期。(通讯员:张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