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预告|“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1-10)




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39-148期


“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1-10)


                                               

 传播真知灼见  了解真正中国  

知名学者倾力奉献  庚子夏日在线开讲


详情关注  武大中国传统文化公众号


                     



/////////////////////


大疫席卷全球,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文明亟需各抒其诚,贡献真知,共克时艰,抛弃冲突,加强对话,推进合作。

中华文明有开放包容的天下胸怀,仁民爱物的治国理念,尚贤任能的选任机制,雍容有度的外交智慧,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居易乐群的君子风度。矫枉救弊,再造“美美与共”和谐世界,中华民族与有责焉。

本系列讲座聚焦人类文明历史坐标中的中国思想和中国制度,以旧学术启迪新思想,以人文传统担当天下道义,向听众传播精英学者的真知灼见,向世界传达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见解。

发起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



第一讲



冯天瑜:《爱国主义的文野之辨:读魏源<海国图志>》


     



     


冯天瑜,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湖北《荆楚文库》总编。著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封建”考论》《张之洞评传》《辛亥首义史》等数十种,曾获中国图书奖、汤用彤学术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爱国主义分文明、野蛮两种类型。清末野蛮爱国观混淆忠君与爱国,在“爱国”旗号下拒绝近代文明,或部分采纳物质文明却坚拒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文明的爱国主义才是救亡强国正路,其中魏源所代表的爱国主义意义尤其重大,《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对近代东亚文明影响深远。甲午战争日胜中败,正是两国研习、践行《海国图志》的程度差异所致。


     



第二讲



葛剑雄:《文化何以自信》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中国人口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未来生存空间 自然空间》等专著。


内容简介:华夏(汉族)是中华民族主体,但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华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但不断学习非华夏文化的长处。中华文明最适合中国国情民情,能够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精华,不断更新,值得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文化自闭或文化的自娱自乐,而是尊重其他文化的自信,文明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三讲



郭齐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



     



     


郭齐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史》等著作数十种。


内容简介: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心态与文化主体的生存处境、地位、方式等要素密切相关。国势、国力如何,直接影响国民的文化心态。文化自觉是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前提。认识与尊重传统文化,进而尊重其他文明传统,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才有益于自身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各文明的相互理解、对话、交流与互动。文化间冲突永在,需要有宽容大度、虚心学习的健康的文化心态,摒弃战狼式思维。


     



第四讲



李宗桂:《守成创新看传统》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探》《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等。曾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优秀社科奖和教材奖。


内容简介:在全球化时代追求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理性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从现代审视传统,从传统观照现代,以温情和敬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人类文明精华,建设当代新型文化。在守成中创新,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守护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转化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人间正道。


     



第五讲



张国刚:《历史上的胡化与汉化——从唐太宗尊“天可汗”谈起》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隋唐史、中西文化关系。著有《唐代藩镇研究》、《唐代家庭与社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胡天汉月映西洋:思路沧桑三千年》、《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下册)等专著。


内容简介:1、从唐太宗被尊称天可汗谈唐代胡汉一家的意义;2、纵论唐代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线索:汉化与胡化;3、从胡汉问题评论征服王朝论与新清史;4、从“改革开放”谈19世纪以来的洋化问题。


     



第六讲



常建华:《明太祖与清朝大历史》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著有《明代宗族研究》《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清朝大历史》等十余种专著。


内容简介:明太祖的政治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清朝打着为明复仇旗号,从政治合法性上承接明朝治统,尊崇明太祖。清帝通过文化认同消解满汉民族矛盾,以换取汉族人民对清朝统治的认同。清帝向明太祖吸取统治经验,总结开国谋略,并继承明太祖的教化体系。从明太祖与清朝大历史的关联,可重新诠释清承明制。


     



第七讲



陈文新:《科举与儒学》


     



     


陈文新,武汉大学珞珈杰出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等专著十余部。主编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被誉为“文学史的万里长城”。


内容简介:科举是中国古代以国民教育为基础、以考试选拔为特征、从总体上影响中国历史长达一千余年的重要文官制度。就制度设计而言,科举充分体现了儒家举贤授能的理念;与“五经”相较,“四书”进一步扩大了儒学在国民教育中的影响;而儒学的非专业化取向,则延缓了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型。


     



第八讲



刘志伟:《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著有《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贡赋体制与市场经济》等专著。


内容简介:中国几千年来的王朝国家,治国理念都以陆地农耕生活为基础。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非常热闹的海洋舞台,千千万万依赖海洋为生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形态和海洋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需要从海洋社会流动性的特性着眼,认识这些地域社会的特质,建立一种充分采用海洋视角的地域社会历史解释。


     



第九讲



陈锋:《康雍乾时期的君臣互动与帝王决策》


     



     


陈锋,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著有《清代军费研究》《清代财政史》等专著。


内容简介:一般认为,在传统社会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帝王乾纲独断,有关决策以帝王独断为主导,从而显现出决策的随意性和独断性。对此需要加以分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朝政有一套严密的奏事、议事程序,当中既有帝王的谕令指示,也有臣僚的上奏议事,更有君臣的互动。由此形成比较切合实际的政策,对国家财政裕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第十讲



赵世瑜:《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江南史研究的新思路》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全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北京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有《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腐朽与神奇:城市生活长卷》等专著。


内容简介:所谓江南史研究的新思路,就是试图讲述伴随江南水乡的成陆,船上人如何上岸的历史,或者江南社会的形成史。江南社会历史的结构过程,是一个从离散社会(diaspora society)到整合社会(integrated society)的过程。该过程不仅清晰地表现在江南的地理景观上,更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能动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