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郭齐勇教授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


2020年5月28日下午,郭齐勇先生采用线上视频的形式,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心态”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云讲座,讲座由中心主任杨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为“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第3期,“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41期。

郭齐勇教授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现仍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为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等著作数十种,获多项国外内学术大奖。



郭齐勇教授此次讲座分三内容,一是何为文化心态,二是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三是中华人文精神的自觉与文明间的对话。

首先,郭齐勇教授谈论何为文化心态,指出文化心态是文化主体的精神状态,文化心态与文化生态有一定关联。郭教授认为,一定民族的文化势能,在一定历史时空,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决定了其文化心态,文化心态尤其表现在面对外来文化,特别是面对外来强势文化的时候。

随后,郭齐勇教授结合历史和现状讨论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指出历史上文明间交流、互鉴的经验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借鉴。郭教授认为,现如今中国文化以及儒学面临其他文明的挑战,此外还有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以及现代公民社会个体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可以充分利用儒学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特质,在现时代借鉴西方文明而调适上遂,返本开新。

最后,郭齐勇教授谈论了关于中华人文精神的自觉与文明对话的看法。郭齐勇教授认为我们正处于文化交流更深入广泛的时代,因此一定要有文化自觉,深入开展文明对话。没有文化自觉,不了解自家文化,何谈文明对话?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而尊重其他文明传统,这样才有益于自身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世界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对话、交流与互动,避免简单化地偏激地对待任何一种文化。

郭齐勇教授在讲座中多次谈到疫情之下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主张面对当前多重挑战,需要宽容大度、虚心学习的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郭教授的思想对同学们大有启发,听众热情提问,积极互动,效果良好。



“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分论坛,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本系列讲座聚焦人类文明历史坐标中的中国思想和中国制度,以旧学术启迪新思想,以人文传统担当天下道义,向听众传播精英学者的真知灼见,向世界传达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见解。


通讯员:孙莹莹、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