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刘志伟教授论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

2020年7月2日下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教授以《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云讲座。讲座在腾讯视频会议、腾讯直播同步播放,由我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为“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第8期,“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46期。

刘志伟教授就任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刘志伟教授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国乡村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贡赋体制与市场经济》等,是华南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

刘志伟教授此次讲座内容有以下四部分。一、地域社会研究的“海洋视角”应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二、海洋地域社会研究需要关注流浪的“离散社群”。三、论证海洋社会地域研究需要超越国家和乡土视野。四、超越跨国互动,从真正的人的活动去理解海洋社会文明。

讲座伊始,刘志伟教授指明“海洋视角”的地域社会研究必须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当今的历史学比以往更加关注人自身,从历史现象出发研究特定的人群、人类生活、生态环境、与其它群体的互动等等,这样的历史观念下的海洋研究不再是外在的,而是作为海洋人群生活和历史的一部分,是内在的整体。

随后,刘志伟教授提出海洋地域社会研究需要关注“离散社群”(Diaspora)。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农业事实上是一种流浪生活的终止,海洋则是流浪的。古代之所以把海上的人群视为“盗贼”,是因为这些人不受户籍和土地的约束,他们是流浪的“离散社群”。虽然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海洋视角没得到重视。他以明代嘉靖年间郑若曾的《筹海图编》为例,指出古代并非没有海洋活动,而是因为从王朝国家和农业生活的视角,对于海洋文化缺乏关注,海洋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叙述也就影响不大。

刘志伟教授认为,海洋社会的地域研究需要超越国家和乡土视野。把人固定在土地上是王朝国家的秩序的基础,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户籍制度。吴平、袁崇焕、郑芝龙、郑成功、潘启官这些在海洋“流浪”的人,他们的籍贯问题颇有争议。但这种户籍争议反映出的是陆地人的逻辑,忽视了水上人的视角。刘教授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广东地区一些岸边村落的祭拜社坛数量很多,几乎一户一坛,这反映出水上人初上岸时,借鉴了陆地人家的社稷祭祀习俗。

最后,刘志伟教授认为需要超越跨国互动,从真正的人的活动去理解海洋文明。例如“郑和下西洋”的话语本身就是陆地视角,这种说法否认了郑和下西洋以前和以后其他海洋人的生活,这些群体没有参与大历史的书写。大部分华侨史的叙述模式是,沿海人群在陆地生存艰难,于是出洋谋求生活。但事实上,也有可能这些人早在陆地生活艰难之前,就已经习惯于海上生活。从陆地视角看来,他们是陆地人群的下海出洋;从海洋视角看来,则是海洋世界的人群流动。从海洋人的视角重新审视相关历史,可能会对跨国移民史有新的理解,也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

刘志伟教授强调,传统的王朝国家和农业视角,主要基于户籍统计,对海上人群的身份和生活状态往往有所忽略。他认为,若从海洋视角出发,打破农业文化和陆地视角的局限,对历史上的跨国移民、海盗倭寇、河海贸易、口岸城镇等问题,都会有全新的理解。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刘志伟教授的分享图文并茂,给人启迪。

“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分论坛,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本系列讲座聚焦人类文明历史坐标中的中国思想和中国制度,以旧学术启迪新思想,以人文传统担当天下道义,向听众传播精英学者的真知灼见,向世界传达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见解。(通讯员:孙莹莹 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