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赵世瑜教授论江南水上人的离散社会

2020年7月15日下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老师以“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江南史研究的新思路”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云讲座。讲座在腾讯视频会议、腾讯直播同步播放,由中心主任杨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为“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第10期,“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48期。

赵世瑜教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是我国明清史研究的著名专家,在明清社会、中国民俗、民间崇拜、城镇生活等领域都有专精研究。著有《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腐朽与神奇:城市生活长卷》等。

赵世瑜教授此次讲座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反思江南史研究,思考如何更上一层楼;二、江南水乡成陆史的一体两面。三、借用离散社群概念,将江南社会历史的结构过程视为一个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的过程。

讲座伊始,赵世瑜教授反思了已有的江南史研究。他指出,江南史研究是中国区域史研究成果最丰硕的,得到学界讨论最多的领域,也最受国际学术界重视。但目前的江南史研究仍有三点值得疑问和反思。其一,以往对江南社会的理解,尤其是对明清以来的江南社会是否存在某种同质化的想象?其二,沿着“资本主义萌牙”和“现代化”路径进行的市镇史研究,是否是理解江南社会的唯一路径?其三,农业开发史是不是一种“陆地中心观”?

赵教授随后指出,江南水乡成陆史具有一体两面。第一个面相是水利史或农业开发史,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商业史和市镇史;水利史多少与水有关,特别是塘蒲圩田之类,但商业史和市镇史涉及水的部分却越来越少。第二个面相是水上人上岸的历史,也就是江南社会的形成史,被水面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孤岛人群是如何形成一个相对整合的社会。他认为第二个面相特别值得注意,应当是江南史研究的新视角。

最后,赵世瑜教授借用“离散社群”的概念,将江南社会历史的结构过程解释为一个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的过程。他指出,因为国家户籍制度的严格和对岸居人口的控制,“耕类”和“渔类”两类人群日益分离,并形成某种固化的文化身份分类。关于水上人如何上岸的过程,赵教授从几个侧面进行了剖析。其一,他引用自己研究的个案,认为江南很多自称祖先是“扈跸南迁”的这种说法十分可疑,可能就是本地上岸陆居人口增加的结果。其二,他通过对家谱资料的梳理,认为水上人赘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策略,是一个互相利用的关系和一种合理的上岸方式。其三,在仪式表征方面,赵世瑜教授认为当水上人定居得足够长久,便会按照农耕社会的传统,塑造出许多别的神衹,或者让神衹的身份发生改变。

在讲座中,赵世瑜教授引用了他自己经手的大量田野资料,尤其是太湖中东山、西山二岛的详细材料,以全新的视角对江南史研究进行了全新解读。他认为水上人是一个离散的社群,上岸后与各地移民一起从事定居农耕,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最后通过斗争和调适,形成不同人群、不同社会的整合。因此既不能把从离散到整合看成是一个线性的过程,也不能把水上人陆居看成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这场云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赵教授的分享引发听众热情的提问,讲座气氛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赵世瑜教授的讲座主题,与7月2日刘志伟教授的讲座主题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二者研究的都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不多、当前学界关注不够的水上人群,只不过赵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于江南,而刘教授的研究重点则在华南。

本次讲座是我中心“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第一集的最后一期。时届暑假,该系列讲座将暂时休坛,下学期再择期开坛。“真知·中国”系列云讲座,是武汉大学“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分论坛,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发起。本系列讲座聚焦人类文明历史坐标中的中国思想和中国制度,以旧学术启迪新思想,以人文传统担当天下道义,向听众传播精英学者的真知灼见,向世界传达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见解。第一集十讲,各位文史名家贡献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食粮,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通讯员:孙莹莹、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