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陈伟武教授纵谈战国秦汉简帛的文化学研究

   

 


2020年11月20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中山大学陈伟武教授以“战国秦汉简帛文化学研究举隅”为题,在振华楼历史学院103室为我中心及历史学院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50期。


undefined


陈伟武先生现为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诂林及数据库建设”的首席专家,著有《简帛兵学文献探论》《愈愚斋磨牙集:古文字与汉语史研究丛稿》《愈愚斋磨牙二集: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丛稿》等。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undefined


本次讲座中,陈教授列举了十余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出土简帛文字考释心得。例如,他从楚简字形分析入手,并结合学者意见,将清华简《系年》简1整理者所谓“不恭上帝”之“上帝”(合文)改释为“央帝”(合文),认为“央帝”即中央之帝,也就是黄帝。他将清华简《子仪》简2整理者原读作“秋令”的“秋[宀臸]”二字,改读作“秋至”,并指出战国时代具有与“春至”“夏至”“冬至”并存的“秋至”,后来演变成节气中“二分二至”结构。又如,他将岳麓简《占梦书》简20壹“梦燔洛遂(坠)隋(堕)至手,系囚吉”之“燔洛”读作“藩落”,即篱笆,认为古人居所筑篱如墙,有屏藩防卫作用,亦如牢狱,故梦见藩篱坠落到手上便意味着可能被“系囚”,“或因无性命之虞而以为吉”。他还将清华简《祝辞》简1中大多数学者读为“恐溺”的二字,改读为“攻溺”,并与楚地卜筮祭祷简中的攻解巫术(“攻”即攻说)和“水上溺人”之鬼相联系起来。这些思考,大都非常细致缜密,解释允当合理,显示了古文字释读的科学性。最后,陈教授专门辟出一个单元,与同学们分享战国秦汉简帛资料中的文化史资料,比如梦占、兵术、美容术、相宅术、胎产术、性情论等等。

陈教授的研究往往小处着眼,考证精审严密,论述平直犀利,发前人未发之覆,展示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历史、思想、历法、数术等领域研究魅力。加之其语言和内容富于趣味,娓娓道来,故而讲座持续的一个半小时里反响热烈。


undefined


最后,鲁家亮副教授对讲座做了总结发言,他称赞陈伟武老师的演讲不仅宣读了自己很多精彩新见,而且还为大家展现了“有章可循”的治学方法。呼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对简帛材料的审视应该更加细致,精益求精,对古文字的考证应当视野宽阔,多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

本次讲座由中心主任杨华教授主持,历史学院鲁家亮副教授、黄浩波老师以及我中心青年学者高一致等出席讲座。慕名而来的听众,包括我校师生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等附近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同学们,共70余人。(通讯员 高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