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多卷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撰写工作会议召开

2021年7月21-22日,多卷本《中国礼仪文化通史》撰写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历史学院106教研室召开。该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 (批号18ZDA021)的终结成果,杨华教授作为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了会议。与会者就目前的写作进度和写作风格展开了充分讨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写作细目。

会议伊始,杨华教授简要介绍了项目设计和总体框架。该项目将“以问题为经,古今贯通;以时间为纬,分段叙述”,主要回答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文化环境、内在结构、演进历程、新变要素和现实价值等问题。其总体特点就是“通”,即在时段上,从先秦至民国,前后衔接,不留空白;在内容上,以儒家礼仪为主,对每一时期的礼学、礼制、礼论、礼俗、礼教、礼法等多内容展开叙述,并兼顾少数民族礼仪和佛道等宗教仪轨。针对目前已经出版的几套中国礼制史著作,如陈戍国教授主编《中国礼制史》、吴丽娱教授主编《礼与中国古代社会》、汤勤福教授主编《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与会学者就本项目的研究特色、关注对象、学术生长点、写作风格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讨。

undefined

为了形成共识,统一风格,便于撰写,本次会议首先讨论了《中国礼仪文化通史》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共通性问题,比如各分卷的章节安排、注释格式、概念术语、每卷规模等。

在概念界定方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杨英老师认为,多个礼学术语的内涵界定相当困难,例如“礼”与“俗”的某些内容存在相通和相似性,很难轻易分开;“礼”与“法”的边界亦不易界定。武汉大学的薛梦潇老师则认为,术语的范畴界定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即去掉“不是”的东西,保留“是”的内容。经过仔细讨论,与会学者认为,“礼俗”部分主要描写针对下层社会的风俗习惯,“礼法”部分则主要偏向于社会实践方面,以与国家礼制相区别。

在章节安排方面,辽宁大学的王美华老师提出,各分卷的章节排布应该大致保持一致,以便形成整体风格。泰山学院李志刚老师认为,各分卷撰写者要注意该时段内部的时间划分,写作宜有时间层次感。薛梦潇老师认为,各章的分节和字数也要大致均衡,文字要有可读性。

在具体写法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赵永磊老师提出,各卷写作要兼顾“通”与“专”两个方面。既要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又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西南财经大学的潘斌老师则提醒大家,要注意礼仪文化与经学的关系,主张写作中特别重视经学对礼学的影响。此外,潘老师还提出了全书的注释标准化问题。武汉大学的吴兆丰老师提出,写作时要注意叙述和论说的区别,并须兼顾材料和论述的安排。武汉大学的姜海龙老师从读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礼仪文化通史》的学术定位问题,即本书的阅读对象是专业研究者,还是社会大众。此外,姜老师还提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礼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性,该卷内容与其他各卷或有不同。

经过讨论,会议确定了每个时段的撰写内容和叙述顺序。认为撰写时应当包括国家礼制、礼法关系、 礼教、礼俗、礼学、佛道等外教对儒家礼仪的影响、少数民族礼仪对儒家礼仪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在讨论中,与会学者对各分卷现有目录和提交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逐章逐节的评析,对各卷的详略程度和相互衔接也进行了充分沟通。一致认为,应当写出一部既能全面反映最新学术前沿,又能充分表达各卷作者新见的礼仪文化通史。至于详略程度和写作风格,主编认为应当以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为范本,做到语言简洁雅致、深入浅出,力争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群。

按照原来的课题设计和实际写作分工,全书计划分为六卷。各分卷分别为:《先秦卷》(李志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杨英、薛梦潇)、《隋唐五代卷》(赵永磊)、《宋辽金夏卷》(王美华)、《元明清卷》(吴兆丰、马晓林)、《晚清民国卷》(潘斌、姜海龙)。每卷字数约为35—40万字,计划明年夏天完成初步撰写工作,力争按时结项。(彭壮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