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冯天瑜:守望中华文化灿烂星空


undefined


冯天瑜

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明清文化史札记》《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荣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荆楚社科名家”。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汤用彤学术奖、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数鄂籍风流人物,冯天瑜先生自是不可或缺。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钻研,以学术为生命的执着探求,成就了这位卓越的文化史学家。他提出“中华元典精神”,对中国历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他埋首书斋,潜心向学,用其一生在浩瀚的历史中撷取精粹,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治学。即使近年来疾病缠身,他依然笔耕不辍,只为守望中华文化的灿烂星空。


观澜以溯源 鉴往而知来



真学问“有益于天下”“服务于人类”,冯天瑜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冯天瑜出身书香之家,父亲冯永轩是史学教授,从学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一期,师从梁启超、王国维。冯天瑜有着深厚的家学功底,对文史情有独钟。虽然求学期间,他因时势所迫,改修生物学。在“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同时,冯天瑜依然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写作,钻研国学。

冯天瑜34岁时就担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然而,他志不在此,1979年,37岁的他选择辞职回母校当一名历史老师,专攻少人问津的文化史。他说:“我们有非常悠久的修史传统,而且很早就产生了鉴往知来的观念,把历史和未来沟通起来了,‘向后看’之中就包含着‘向前看’的因子,这不是保守消极,而是积极发扬历史的前瞻性作用。”

1996年,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出任中心主任。在冯天瑜的主持下,该中心将文史哲共冶一炉,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

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钻研,以学术为生命的执着探求。他提出的“中华元典精神”是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大贡献。他写作的《中华文化史》《中国文化生成史》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华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程,构建了中国文化史整体架构,被誉为“新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冯天瑜认为,中华文化是全球第一代原生文化里非常少见的没有中绝而且至今还充满活力的文化。“我觉得就它本身的精神而言,有两层精义最重要,一个是自强不息,永远奋力前行;一个是厚德载物,包容万象,异文化(如古之佛学,今之西学)来了之后,虽然也发生冲突,但中华文化能够接纳消化,以壮大自身,这是它能长期延续的原因。”


缜密考订 完善辛亥革命史



出生于湖北红安的冯天瑜,长期致力于湖北地方史的耕耘,挖掘其中的湖北精神。

冯天瑜的湖北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与贺觉非合著《辛亥武昌首义史》。当时,贺觉非交给冯天瑜大量手稿和资料卡片。在认真考订、消化和吸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冯天瑜着重对武昌首义前后一系列似乎已有定论的微观问题,逐一爬梳,重新考证。

冯天瑜认为张之洞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更广义一点讲,张之洞的洋务新政为中国以后的现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以往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和贵族夺权,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当然新文明的建设不是革命一下子就能够解决,但是以后整个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是沿着这个方向在前进的。”

冯天瑜治史,一贯奉行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力求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的交融互摄。

“学术研究是否步人前沿的两个关键题旨:新材料和新问题。掌握新材料,用以研讨新问题,方得以参与时代学术潮流。”冯天瑜说。他的著述习惯不同于他人,材料搜集、题旨锤炼、结构形成,大多历时较长,一般需数年以上,有的准备工作不下10年。在史料来源方面,冯天瑜尽可能追寻原始史料;在形式上,不仅包括文字史料,更包括各种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历史遗物,甚至扩展到亲自采访得到的口述史料;在时间跨度上,力求从源头追溯,不留遗漏;在地域范围上,不仅包括境内的史料,更包括境外各种有价值的史料,只要力所能及,总是不遗余力地追寻。


清贫自守 捐出家藏珍品



冯天瑜治学勤奋,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耳闻目睹。近年来,冯天瑜承受重疾之苦,依然勤耕而不辍,甚至多次刚下手术台不久,就埋头于书间笔头。他晚年的大著都是在病房里、病榻上完成的。

“父母一生清贫自守,淡看金钱,'有饭吃即可,何必追求多财'是冯家口头禅。”冯天瑜说,家中的衣食非常简朴,工资半数用在购置书籍、古董上。几十年下来,数量可观,且多佳品。2015年至2018年,他整理的冯家藏文物图册《冯氏藏墨》《冯氏藏札》《冯氏藏币》经长春出版社出版后,“冯氏三藏”遂渐为人知。内地及香港欲以高价收购者不时与他直接或间接联络,皆被谢绝。

1979年初,冯家将所藏古币全部捐赠武汉师院(现为湖北大学)刚复建的历史系。受父母影响,冯天瑜兄弟坚守“收藏而不贩卖”“取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冯家原则。2018年,冯氏两代学人将长达半个世纪间收藏的珍品悉数捐出。

冯家“以守护文化为职志,视家藏珍品为天下公器”的精神,堪称今世美谈。

由于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数量庞大,仅书画就有400多幅,武汉大学特设“冯氏捐藏馆”。“今日追忆、揣摩,参照藏品及相关文献提供的线索,每能打开新的认知门径。”冯天瑜说。40多年来,他不时于清夜翻检图籍、把玩藏品,沉醉于历史现场感,在与先贤对话、相与辩之际,思逸神超,偶尔迸发出意象奇瑰的火花,这无疑成为冯天瑜研习中华文化史的一种知识补充与灵感源泉。

(转自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