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王正:我们该学会“缄默”了——始乎渊默,终为雷声:读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

生而为人的一个确证乃是我们可以表达自我。无论是言语文字、还是动作表情,都无时无刻不在向他人或世界表达着我们的“活着”。然而人人虽然都在表达,却有黄钟大吕与蚊蝇螟虫之声的区别。这种差别当然有地位、阶层、财富等的原因在,但也在于所表达的内容之价值、意义,以及表达的具体方式方法。在现代的生活语境下,掌握传播的最高手段、习得最新的传播技能,是使自我表达之效果达到极致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在这个个体主义的世俗时代,人人都尝试着发出自己所能发出的最强音,即使是“躺平学”这种看似自暴自弃的生活样态,其实同样在通过一些自媒体的传播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主张。然而在现代传播意识与技术所夹持的有力表达下,却让人日益有一种“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感受:不仅以前古典时代的那些“坚固的”东西一去不复返了,而且属于现代本身的,甚至昨天乃至一个小时前的确定性也迅速消失了。一种比无可奈何、没有方向的虚无感更可怕的内在体验侵蚀着每个人:没有虚无感,却过着空洞而自我满足的生活;追求表达,却只能复述一张苍白得可怕的白纸。

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现代的传播意识和表达追求了。如果说现代人的表达是一种必须以不断传播的强烈动态来进行表达的形态的话,那么古代中国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反的表达形态:“渊默而雷声”,持久的缄默宁静却能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缄默乃是传统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的生存维度:缄默不仅意味着拒绝世俗无价值、罕意义的言语表达,而且意味着静坐、止观、内养、自省等一系列修行,更意味着儒释道最终对大道的深刻理解。其中,儒家因为其入世的性质,对缄默之表达有着相对佛老更加深刻的思考。不过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维度,因为传统中国思想、中国哲学的研究多将之纳入动静之辨、言意之辨的范畴,所以未能将之作为一个独立问题予以深入探讨。而笔者近来读到张昭炜的《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则在对这一维度的探讨上作出了大幅推进。

张昭炜长期深耕于明代理学,尤其对阳明后学及方以智家族之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有很大贡献。他经由对阳明后学和方以智思想的研究,发现了中国儒学对缄默维度的特殊思考与深度领悟,进而由此出发来审视儒学的发展,从而提出了一条他所理解的中国儒学在缄默维度上的发展脉络。在他看来,中国儒学的缄默维度奠基于孔子与颜回的“无言”“罕言”“如愚”,而其中兼具对天道的领悟和对修养功夫的提示。之后,孟子、《易传》、庄子、屈原在不同方向对孔颜的缄默维度予以了发展,从而将缄默的道德、艺术、超越等层面进行了具体呈现。然而儒家的缄默维度在汉唐比较不受重视,除了扬雄异军突起外,几乎没有回响。直到北宋五子复兴儒家的心性之学,儒学的缄默维度才被重新阐扬,并在朱熹、文天祥、王阳明、刘宗周等儒者那里得到了从本体与功夫、体用关系、天人关系等层面的兼备深度和广度的大力推演。方以智则在三教圆融的视野下,将儒家缄默维度的精微意蕴予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展示。最后,张昭炜总结了中国儒学缄默维度的诸多特点,并将之与西方哲学进行了一些比较,阐发了其现代意义。

应当说,张昭炜《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一书对缄默的研究,无论在文献掌握的丰富度,还是理论研究的深刻度,都走在了学界相关研究的前列。而且因为缄默维度内在并强烈关涉着儒家功夫论,所以该书对儒家功夫论的分析与把握十分精到,故而该书也可说是近年来一部重要的儒家功夫论研究著作。而且从书中也可以看到,张昭炜在进行哲学文本分析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理论努力:一方面试图构建出一个缄默维度视野下的中国儒学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尝试初步构建一个缄默维度的哲学框架。然而正如任何尝试都会引起争议一样,张昭炜的这两方面尝试同样有颇多可以商榷的内容。

中国儒学的发展总体呈现一条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的脉络,既有心性之学的彰著与晦暗蕴含其中,也有经学诠释的汉宋之争贯穿其间,更有民本儒学与政治化儒学之辨包含在内,因此呈现出非常丰富多彩的光谱系统。虽然宋代以后理学家建构起道统说,试图进行内在义理脉络的判教;清代一些学者又在批判宋学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经学传承的正统法脉;这一思路延续到现代,牟宗三等一些现代儒家学者也尝试进行他们的心性哲学的道统构建。但总体来说,任何试图从单一性来呈现儒学发展脉络的努力都会遗失儒学的太多重要思想资源。这当然不是说从某一方面呈现儒学发展的努力就没有价值,因为“片面的深刻”和理论的判教确实可以深层次地阐扬儒学某一方面的重要思想和这一思想的内在发展逻辑。但在这种深刻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儒学并不仅仅如此。当牟宗三等用心性哲学来把握儒学发展的时候,却将在儒学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经学轻轻放下,从而失去了儒学在礼乐教化等层面的诸多内容,更只能对汉唐与清代的儒学给予简单化处理;当清代儒者用经学来言说儒学发展的时候,他们不仅面对着经学内部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强烈紧张,更无法对宋代的儒学复兴给出恰当的解释,也无法对本体、功夫等儒学思想予以恰切的理解。可见,单一化的儒学理解是无法描绘儒学发展的整体历史的,它只能是从某一个维度尝试对儒学发展给出一条思想发展的逻辑脉络,它不仅是抽象的,也是建构性的。所以当张昭炜尝试从缄默维度角度进行这样一个工作的时候,也同样是抽象的和建构性的。当然这种抽象蕴含着研究的深刻,建构也包含着思想的努力,但其问题同样突出:它首先无法对汉唐儒学和清代儒学给予恰当的理解,从而只能是某一个层面的儒学发展脉络,而这个缺失性、断裂性的脉络本身是一种追溯性的,而不是比较历史性的。其次这种缄默维度脉络的建构努力因为相对于以往的诸种脉络来说更加独特,所以它呈现的脉络与任何一个以往脉络都不同,所以呈现出一种混杂感,如文天祥、林兆恩等的进入就比较突兀。最后,张昭炜将这一缄默维度的儒学发展脉络称为“道统”,难免有一种判教、争正脉的感觉,而这种努力在当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到底如何,实在是值得思考的。

而在缄默维度的哲学建构方面,张昭炜进行了架构性的尝试,他通过和西方哲学比较提出了缄默维度的四个典型特点,又在全书的基础上提炼出缄默维度的“三法印”和其他二十余个基本特征,从而初步显示出缄默维度之哲学建构的可能性。但是危险却也正埋在这种可能性之中:首先,张昭炜提供的缄默维度的特征过多,虽然这二十多个特征可以收摄于前三个根本特征,但是这种明显的发散性,还是会伤害缄默维度研究的体系性。其次,缄默维度的哲学研究与建构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缄默的对反,即将缄默维度予以显性呈现,这显然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作,所以《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不得不运用很多比喻性的说法来言说相关内容,如“蓝洞喻”“初春喻”等。但是在现代的哲学研究中,尽可能清晰的言说乃是一个基本要求;虽然我们可以适度接受思想表达中的“模糊性”,但过多的比喻还是会伤害哲学研究的清晰性与严谨性。最后,缄默维度的哲学研究不仅需要在和其他哲学派别的对话中呈现自己的独特性,也应当尽可能显现自身对现代社会的普遍意义,张昭炜虽然在这方面试图进行了努力,但尚不能突破传统内圣外王学的范围以及当代心理治疗的一些局限。当然,这应当是《中国儒学缄默维度》还处在缄默维度哲学的“初步探索”阶段之故,但本书对缄默维度之普遍性、公共性的探索还是留有极大余地与研究空间的。

尽管笔者在阅读后产生了如上一些遗憾之感,但这恰恰说明缄默维度的研究以及儒家功夫论的深层次研究乃是非常重要而目前学界之研究还颇为不足的。故而张昭炜的《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一本初创之作,其不足之处正说明了其价值之大。而缄默维度的揭示不仅提示着我们传统中国哲学中对人的存在之自我表达有独特的思想资源,值得现代人去深入领会,而且其普遍认可的“渊默而雷声”,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种当头棒喝:我们太沉迷于表达自我,从而让媒介性的传播取代了价值与意义自身。现代传播中常见的一个口号是“内容为王”,但在实际中却为了传播的效力而最终沦为了“流量为王”,于是我们都从活生生的个体堕落为了传播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而没有人能真正发出“狮子吼”“海潮音”。或许,我们真的该学会缄默了。

由此也可以说,张昭炜的《中国儒学缄默维度》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渊默后而发出的一声春雷之声。春雷之声指引着甘霖、蕴含着生机、渴望着繁茂。笔者盼望着张昭炜能在未来继续深入相关思考,使他的研究更加精微深邃;也期望更多学人能进入儒家功夫论乃至缄默维度的思考中,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这一研究论域更加深刻与完备。

(作者:王正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转载自《博览群书》2022年第3期,第89-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