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来国龙教授谈清华简《四告》中的祭祀仪节

2022年11月17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来国龙教授以《清华简<四告>中的祭祀仪节》为题,做了一场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71期,也是“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1期。讲座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本校20多位同学在历史学院208教研室聆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来国龙教授)

来国龙教授是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他早年曾在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与商周考古、早期中国艺术史、出土简帛与上古音、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文物收藏史等。著有Excavating the Afterlife: 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Chinese Religion(《幽冥之旅:楚地宗教的考古学研究》,获美国考古学会[SAA]2016年度最佳学术著作提名奖)等,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论文,是上古史领域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学者。

此次讲座主要从清华简《四告》的祭祀仪节展开讨论。清华简是最近公布的战国竹简,迄今已出版十册,其内容一直是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四告》是清华简第十册中的一篇,其内容是四个西周历史上四个著名人物(周公旦、鲁公伯禽、周穆王满、召伯虎)祝祷告事的记录。这些告辞晦涩难懂,学界争议颇多。来老师此次讲座,主要围绕着其中的五个关键词,讨论古代祭祀的几个重要仪节,进而探讨古文字研究和楚简释读上的一些方法论问题。

讲座伊始,来国龙教授指出,清华简《四告》这类出土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是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记录,这与《仪礼》等通行的规范性文本不同,并且未经后代汉唐经师的改窜,反映战国时期的观念与现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确释读像《四告》这类出土文献,要求我们对古礼有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关于古文字考释,来国龙教授以王国维的《毛公鼎考释序》为引,强调古文字考释要注意“时代之情状”,《四告》中的祭祀仪节可以说就是“时代之情状”的一部分。他认为,《四告》的文字之所以难于释读,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离当时的时代较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某些不正确的研究方法影响了我们的研究工作。

第一,关于祷辞语首的“者鲁”一词,他根据语源学的方法,认为不是叹词,而可以理解为“伟大的”、“光荣的”等赞美之语,与英文中的某些词可以对应。

第二,对于祷辞中的“香”一词,他认为“云”与“馨”在上古音中不能通假,理解为馨香不确,而应该将“CD6香”释读为“薰/焄香”,薰/焄/葷应属于同源词。

第三,关于“(醓)馨”,他根据“香”和“馨”的元音变音构词法,以及古文字中“口”部的语音区别、构词功能,认为“醓馨”是祭祀用的香酒之香。

第四,关于“逸扰”,他反驳了整理者和其他学者将“逸扰”理解为“肆扰”的看法。他指出,在古代语汇中,“肆”的宾语应是已经宰杀的牲体,而“扰”则指活的家禽,所以“肆”不能和“扰”搭配而构成祭祀用的牺牲供品。他根据《说文》中对“逸”的解释、以及与古希腊罗马祭牲(Willing victim))的比较,认为“逸扰”指安逸舒适、活蹦乱跳而待宰献祭的家禽家畜。

第五,关于“血明(衁)”一词,《四告》整理者认为“血明”即见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中的“血明”,并读“明”为“盟”。但来教授认为从上下文来看,它们虽然字形一致,但是代表不同的词,前面的一个“血”也可以作为形容词用,即血淋淋的,用来形容血祭。

在讲座中,来国龙教授特别指出古文字考释的方法论问题,即怎样处理语音变化的问题。他特别重视词汇音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差异,认为古文字考释要考虑语音是否随着时代流变而产生变化这个大前提,否则会产生错误的通假理解。来国龙教授总结道,古文字研究要走出“音近通假”的泥淖,要超越“书证”的局限,运用语源学的方法寻找“语源义”。并且,我们也要学习“三礼”,以之为基础的考释才能实现王国维所说的“考之史事与制度文物以知其时代之情状”。

在讲座后期,来国龙教授就“馨”的具体指征、不同等级的祭祀程序、如何理解通假等问题,与线上的同学们进行答疑互动。来国龙教授指出,《四告》是一篇鲜活且具有现场感的文本,对其释读应将语源、语义、古文字的学习结合起来。我中心杨华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做了总结,认为来老师从古文字学、语音学、语源学、西方人类学和考古学等视角,利用多种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值得学习。

(通讯员:欧阳阿兰、焦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