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聚焦海外汉学,新汉学博士生工作坊助力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优秀人才

2022年12月17—18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文青学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文化与汉学专题工作坊“翻译与研究:中国文化经典的世界之旅”在线上召开。经过前期的征文和评选,入选本次工作坊的共有18篇论文,分别为来自德国、土耳其、波兰、越南、韩国、中国等地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博士生。论坛同时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开放,吸引了不少国外内师生旁听。

为了切实发挥工作坊对青年学生培养的作用,论坛安排了主旨演讲、论文发表与评议、主题报告等环节,邀请国内外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资深专家进行指导。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余来明教授主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教授首先对参与本次工作坊的师生表示了欢迎,同时也向一同主办活动的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表达了感谢。

杨华教授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学研究工作处张科处长在致辞中对“新汉学计划”作了简要介绍,勉励师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持续关注青年汉学家的成长,为青年学者提供有针对的指导,提高学术发声能力。

张科处长

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志宇致辞指出,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下,武汉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招收新汉学博士生,目前已培养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的研究、传播。

陈志宇副院长

论坛邀请了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作主旨演讲,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教授主持。

李圣杰教授

张西平教授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外传研究方法论》为主题,从“历史”“文献”“语言”“知识”“方法”五个角度解析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外传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张西平教授表示,学问由目录入、读书自识字始,我们致力于西方汉学研究时,同样需要依托中国学术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在从事中国文化学术研究时,不能无视域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而是要与其对话。域外汉学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学术与文化重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

张西平教授

王宏志教授以《“一个不寻常的年青人一个不寻常的行动”:鸦片战争英方译员罗伯聃的翻译活动》为主题,由一个19世纪中期中国雕花檀香木盒引入,向大家介绍了汉学家罗伯聃“商人、学者、译员、外交人员”的多重身份,介绍了他的翻译作品,阐述了其翻译行为内在的动因。王志宏教授还重点强调了罗伯聃“逆向翻译”行为与一般翻译之间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别。

王宏志教授

论文发表和评议环节,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的18位中外博士研究生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探讨中国典籍的翻译及其在域外传播的研究,如卢梦莎(Rumeysa Sen)《翻译中的“他者”与王韬的“中国经典”外译》,施歌《<水浒传>的英语译介与研究》,高敏霞《中国经典翻译的跨文化张力及其消解——理雅各英译<孟子>“性”“善”“性善”探析》,李越颖《何以“硬译”,“硬译”何为?》,严欢《想象中国:马礼逊与唐诗的早期英译》,蒲杉杉(Aleksandra Półchłopek)的《浅浅从诗歌实例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成波兰语的问题——以屈原<离骚>之波兰语译文为例》,韩祎然《19世纪新教传教士<大学>英译本的跨文化分析——以马士曼英译本为例》;有的则是探讨汉文化圈、丝绸之路等中华文明向外输出过程中对世界其他文明所产生的影响,如张新雨《江户大学头林家与中国隐逸类杂传在日本的流变——以林读耕斋<本朝遁史>为中心》,阮文伦《从“传记辞章化”视角看越南传奇小说——以十八世纪越南传奇集<传奇新谱>为例》,金胜原《中国足球文化——足球起源的开始于中国》,孔维鑫《利玛窦<天主实义>中“意”论思想探究》,齐帅(Tim Dressler)《荀子对当代礼仪理论的影响》,董豪《丝绸之路上丝绸技术西传之推论——以萨弗拉西阿卜博物馆大使厅壁画为例》;有的则以海外汉学的具体研究和进展为考察对象,如汪培伟《勾勒“传统”:欧洲汉学学术传统一瞥》,冯伟《“中国叙事”,何以为“学”——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说开去》,于芮《俄罗斯汉学家科布杰夫阳明学译介与跨文化阐释研究》,吴言《中英<论语>中“异端”诠释比较分析》,刘婧玥《法国近代汉学家对中国阴阳概念的解读——以葛兰言、艾田蒲和朱利安为例》;等等。

部分论文发表人——南京大学张新雨

部分论文发表人——土耳其留学生复旦大学卢梦莎

部分论文发表人——越南留学生武汉大学阮文伦

部分论文发表人——德国特里尔大学Tim Dressler(齐帅)

各组专家学者在与会博士宣读论文后都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肯定青年学生在探讨海外汉学时所表现出的学术意识,同时也对他们在理论表达、论文写作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担任本次工作坊的评议专家有:周阅(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汉学研究》副主编)、林少阳(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永明(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副主任)、卞东波(南京大学文学院、域外汉籍研究所教授)、付海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李里峰(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副院长)、储昭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论丛》副主编)、郭康松(《湖北大学学报》主编、文学院教授)等,既有国内在本领域研究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学者,也有相关专业期刊、代表性学报、出版社的主编和社长。师生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充分的交流。

部分论坛主持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聂长顺教授

部分论坛评议人——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

部分论坛评议人——南京大学李里峰教授

部分论坛评议人——湖北大学郭康松教授

论坛闭幕式由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志宇主持。北马其顿翻译家、汉学家,新汉学优秀毕业生冯海城(Igor Radev)以《无用之木:读、翻译古代文学还有价值吗?》为题进行主题报告,从自我、社会、历史三个角度探讨了翻译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他指出,我们阅读、翻译古代文学的作用并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而是表现在自我修正、自我提升方面。

冯海城(Igor Radev)

澳门大学历史系林少阳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总结。他用“教学相长”四个字概括评价了本次“新汉学计划”主题工作坊的价值意义,强调了与会者多元文化背景的特点,指出它们都是将中国的文化、文明置于与其他文化、文明的对话关系中进行再观察。通过认真阅读此次参会的论文,他认为进一步彰显出在全球化语境中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同时又应当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到不同文明间差异、碰撞的同时,对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系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林少阳教授

根据安排,论坛设立了评奖委员会,由澳门大学历史系林少阳教授担任组长。经过评议,工作坊最后评选出获得一等奖论文2篇、二等奖论文5篇。

部分参会老师、学生合影

部分发表、评议场景

“新汉学计划”实施十年来,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该计划的博士培养项目,旨在通过支持外国学生来华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修,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通晓国际学术规则,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青年汉学家。先后吸引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优秀学子来中国留学,其中的许多毕业生在回到各自的国家之后成为中华文化在当地的重要传播者和推动者。为了进一步提升培养的质量,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又于今年推出了新汉学博士生学术培养项目,旨在通过举办工作坊等方式促进新汉学计划博士培养的更快、更好发展,加快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好实现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