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心举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术话语的生成、演变”工作坊暨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启动会

3月25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术话语的生成、演变”工作坊暨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陶军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杨华主任首先介绍了余来明教授及其团队确定研究题目的设计思路,即依托中心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制度史”“历史文化语义学”等方向的学术积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术话语展开研究,肯定了这一课题作为中心“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意义和价值。他同时强调,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研究作为当代学术重要命题,应当注意聚焦“小题目”,观照中国路径的独特性与互动性。

陶军副院长围绕“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项目”“学术话语”三个关键词,从基地发展的角度强调课题应当有更明确的使命感、责任感;从人才发展的角度勉励要凝聚多学科力量,发挥内外辐射的作用;从武汉大学从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和成绩出发,肯定这一课题研究对推进武汉大学三大体系研究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


专家研讨环节,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付海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的刘大先研究员、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桂莉副编审、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秦丹副教授和夏晶副教授、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的王杰泓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余露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聂长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晓军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立敏研究员、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廖奕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李敏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明海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李圣杰教授等先后发言,就中国现代学术话语研究涉及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上半场发言中,付海晏肯定了以“学术话语”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在此主题之下,研究者应当梳理基本的学科问题,并将其作为当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思想、学术资源。刘大先提出想要在古今演变这一语境中寻求突破、推陈出新,需要对“现代性”进行一定的反思。桂莉强调“学术话语”是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以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对此方面的研究长期予以关注,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秦丹提出了关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以及应用文学批评之间相互影响的新思路。夏晶结合目前学界较多关注的古今演绎、中外对接话题,提出在“生成”之外也不能忽视学术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发展、演变。王杰泓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跨学科、跨媒介,以务实的态度重视学术话语在实践方面的意义。


在下半场发言中,余露强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术话语的生成、演变展开研究,应当凸显有别于一般意义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性,从而在研究路径、成果等方面形成辨识度。聂长顺由治学三门径考据、义理、辞章为切入点,提出一门学科需要用话语、概念和历史去支撑,要在表达形式、内容、体系上全面提升竞争力。刘晓军结合文化自信的概念,论证了学术话语研究中对“中国”的关注,应当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联动。张立敏肯定了课题研究的当代意义,认为这一研究题下了当下学术体系与遵循传统学术方法的结合。廖奕从现代法学研究的几种路径着眼,论证了学科研究中概念的重要性,肯定了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进行学术话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李敏提出围绕同一个问题,跨学科的研究可以提供不同视角,从而使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完善。明海英强调在研究中要重点关注学术话语演变的过程、其中产生了哪些变化、对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李圣杰最后对项目的研讨进行总结,指出术语的生成可能受到了翻译、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这种知识的散播流变过程存在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可作进一步深入探索。

在讨论互动环节,余来明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一一做出回应。同时希望课题组同仁能够积极合作,以重要问题为导向,借助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形成固定的、周期性的专题报告会机制,围绕若干话题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在产出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按时保质完成课题任务同时,推动课题组同仁间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快团队成员的发展和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