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纪念 | 冯天瑜教授:学思至生命之最后

全文共5281字,阅读约需要16分钟

来源 | 武大新视点

记者 | 崔诗扬 刘祎涵 喻锦妍 吴洋洋 黄正良

撰稿 | 黄正良

编辑 | 曾茜



2022年12月底,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冯天瑜急需输血的信息在武大师生中传播。彼时的冯天瑜教授,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及并发症已住院多日,情况并不乐观。许多武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闻讯前往医院献血,可惜冯老最终没能渡过难关。

2023年1月12日上午,冯老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3月28日,冯天瑜先生的安葬仪式在石门峰纪念公园举行,其亲属、好友和一众弟子前来送行,致以深切的缅怀。

冯天瑜教授是中华文化史领域的学术大家。他提出并论证了“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历史文化语义学”等,是对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中国文化生成史》被誉为“新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扛鼎之作”。2019年,冯老荣获“汤用彤学术奖”,颁奖词写道:“考析华夏文脉,究探先贤骊渊;述上哲之诰,益后辈之思;观澜索源,振叶寻根;钻仰中外交流之脉络,昭晰古今发展之源流;察人文以成化,固彝宪而生知。”

作为当代著名学者,曾有出版社于2020年4月向冯天瑜先生约稿,希望能出一本他本人的口述史。冯老最初出于谦逊,打算推辞,但考虑到个人的记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便找到自己的青年学生姚彬彬(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执笔,以专题访谈的形式进行创作。至冯老入院前,访谈仍有三次尚未完成,或许这部个人历史难再完工。不过,借助后辈们的种种见闻,我们多少能一探冯老的工作事迹,一窥冯老的心路历程。在这幽思纷纷的清明时节,追念先生的流风遗韵。


 纯粹的学者


姚彬彬说,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骨可以概括为“狂狷”二字。“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冯老的品格更偏向其中的“狷”,一生狷介正直。这与冯家一以贯之的未成文家训“远权贵,拒妄财”不无联系。

冯天瑜与其父冯永轩先生皆为杰出的历史学家,永轩公生前为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教授。1924年,他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与王力等为研究生同学,先后师从黄侃、梁启超、王国维。永轩公平生一心治学,从不追逐名利权位。冯天瑜先生在其随笔《未成文的家训》中这样写道:“父母都不具有进攻型的性格,讲究的是‘君子不为’,一生守住底线:抵御权贵和金钱的威压、诱惑,只求一个心安理得。”

一次朋友聚会上,有人提议分享自家的家训遗教,由此引发冯天瑜的思考。后来他将“远权贵,拒妄财”六字发给兄长冯天琪教授,兄长表示赞同并举出一例旧事说明:1935年冯永轩夫妇受当时军阀盛世才“开明”面目的蒙蔽,携二子赴疆,以期有所建树。但在与盛相处中,父亲逐渐觉察出其野心遂决意离开。由于盛的阻拦,父亲只得携长子与母亲分两路回汉,几经曲折。几年后,留在盛氏掌控下的进步人士纷纷遭受迫害,若当时父母选择了盛世才给出的高官厚禄待遇没有远离,也必将受到牵连。

在家风的熏陶之下,冯天瑜先生继承并坚守其父严谨治学而淡泊名利的作风。1976年,他由于某种原因不得已担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但只将之视为临时栖身之处,三年后更深感自己不适合从政,离任前往武汉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湖北大学)任教。这是其父永轩公曾经工作数十年的地方,冯天瑜先生同样在此潜心耕耘十余年,直至1994年调来武汉大学。1984年和1986年,湖北省委先后两次下文拟任冯天瑜先生为湖北大学校长,他坚决上书拒绝,称自己一心做学术,并无意仕途,“此皆冯氏家教的余韵流风”。不过他特别声明道,任职当官亦可大有贡献,只是自己并无兴趣,故辞谢之。

“有饭吃即可,何必追求多财”是冯家口头禅。永轩公在全国各地任教期间,曾坚持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大部分来选购书画、钱币等文物,收藏在家而从不对外出售。1978年,冯家将所藏古代钱币均捐赠给武汉师院刚复建的历史系,构成了湖北大学钱币馆的基础。近十年来,冯天瑜先生整理出版文物图册“冯氏三藏”(《冯氏藏墨》《冯氏藏札》《冯氏藏币》),许多人欲以高价收购藏品,皆被谢绝。2018年12月,冯天瑜先生和其兄冯天瑾教授将家藏文物捐赠给武汉大学图书馆,创立“冯氏捐藏馆”。“这是遵循‘收藏而不贩卖’‘取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冯家原则行事。”


武汉大学图书馆内的冯氏捐藏馆

黄正良/摄


远离权位,淡泊钱财,为的是潜心学术。2021年出版完毕的《冯天瑜文存》多达17卷20册,字数近千万,先生可谓著作等身。他在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史领域影响非凡,出版的《中华文化史》是新中国首部中华文化通史,参与推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热”。先生心中对于思想学术的热情,几十年来从未中断。

但冯老写作并不追求数量,他有自己的写作原则,即“一慢二快三慢”:构思期间要花数年慢慢酝酿;写作时要一鼓作气,尽快写完初稿;成稿以后要不断地修改、补充。冯老的“关门书”《周制与秦制》花了近20年构思,写作40万字的初稿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在他最后进入重症监护室前,仍笔耕不辍,对书稿进行修改完善。

周光明是冯老2006年招收的博士生(现为武汉大学新闻系教授)。他眼中的冯老,总是在不停地在思考,不停地写呀改呀,桌上总是堆满了稿子,即使在病房里也是如此。他的生活是可以用学术来定义的,学术写作成了他的第一需要。“他简直就是一位工作狂,是我们学生辈所望尘莫及的。”

2022年12月入院以后,冯老仍然在不停地工作,只要醒着,就是写作。“这连年轻人也做不到。”他手中紧握着的笔,书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春天里的一位老人


纯粹的学者,人人都这样谈对先生的印象。初次与冯老交流的后生辈,常常以为他是不苟言笑的;冯老却没有任何架子,总是毫不拘束地侃侃而谈。

2019年,硕士生金帅陪同冯老和一位冯老在日本访学时期的学生,参观汉阳铁厂和张之洞历史博物馆。冯老以脚步代电梯,与年轻人一起,缓缓走过布有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展示资料的廊道,感受着新技术带来的体验。之后两位学生坐在长江边上,听着冯老漫谈时事、社会和历史。当时山东舰刚刚下水试航,恰好博物馆里也有与舰艇相关的内容,冯老对此谈兴很浓。“他能够很清晰地看到我们的技术哪里还不成熟,在别人一片赞美声中也能够站出来说哪里还不够好,而这些常常是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不到的。而且他善于把我们的技术和西方的进行对比,会发现他这种讲解确实是很有道理,而且是比较独到的。”作为历史学家,冯老在讲述中还会提到军事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内容,实属难得。

被寄予厚望,是与冯老有过交谈的年轻人大都感受到的。“这代年轻人是能改变中国的希望。”韩晗说。即使是像姜念琪一样只有过一次接触的青年学生,冯老也不吝赠书,附以寄语。

武汉大学新闻院学生姜念琪在大二时,曾与现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的韩晗老师,一同走进冯老的书房为他拍摄谈读书的纪录短片。面对学术界的大师,她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说错话出问题。冯老或许看出了这重顾虑,在姜同学忘词或接不上话的时候,他一边笑着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话语里带着几分幽默与诙谐。

“冯老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他会用一些现代年轻人的梗,不是那么官方和客套。”她眼中的冯老,是“春天里的一位老人”,与他交谈如沐春风,非常惬意。

同行的韩晗也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向冯老提出拍摄想法时,他担心冯老受身体影响不便接受。但冯老立即答应了,在采访的过程中完全不拘束,饱含热情,侃侃而谈。原本为冯老身体考虑计划的10分钟拍摄,最终足足延长到了40多分钟。他甚至指导着学生拍摄,表现得十分专业。

简单而精致,这是姜念琪对书房最深的印象。书房里立着大小两个木制书架,书籍排放整齐,没有灰尘。书架对面是一张木桌子,摆放着简单的茶具,旁边是一个水壶。陈设不多但风格统一,家具都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沙发和竹椅,“冯老的沙发是非常硬挺的,并没有往下陷的海绵,包括两边的竹椅,都不是坐着非常舒服的那种椅子。你坐在上面的时候,整个人就会不自觉的挺拔起来。”

经常出入冯宅的姚彬彬说:“冯老生活简朴甚至单调,对物质非常不看重,暖瓶、洗脸盆等生活用品甚至可能用了四五十年。”不过,客厅里有趣的摆件陈设、夫人插花种草的雅好,无不显示着这个家庭的生活情调。金帅说:“几次去冯先生家,沙发后边的墙壁上挂的字画好像都是不一样的,每一次都有新奇的感觉。这也让我想起古代士人的雅趣。”

冯天瑜先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如书法、绘画、文艺等等,他结交了各领域的朋友,只可惜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全部顾及。周光明在博士入学后不久,随冯老参加了一次历史文化语义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冯老兴致大发,高歌一曲苏联民歌。这一改冯老在学生心中严肃安静的刻板印象,让人看到他富有朝气的一面。

他总是温和的、阳光的、亲近的,就像春日里的一束暖阳充满活力。“冯老站在我面前,就自带光芒。”韩晗这样说。

遗憾的是,这位老人却没能步入下一个春天。


安葬仪式上的亲友

(图片来自受访者韩晗)


 在寒冬辞别


2022年5月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金帅就感觉到冯老的身体情况有些不妙。彼时冯老上楼梯已经非常吃力。于是冯老发言一结束,金帅就和一位师兄将冯老送回家,路途中他还不忘关心后辈们的学业问题。

2019年,金帅第一次走进冯老的家时,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向访客宣示着房主是一对老人。此时的冯天瑜先生,距确诊结肠癌已经三年,距离第二次心脏大手术也达四年之久。

2016年的夏天,冯老确诊结肠癌四期,情况十分危险。姚彬彬回忆,当时医生说,四期是绝对的晚期,按过去的一般情况,即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靶向疗法,生存期也最多不会超过四年。但冯先生的生命,在此之后最终延续了六年多的时间。近两年的几次复查中,发现冯老体内的肿瘤已基本消失,闻者无不称奇。

“冯先生晚年多病。大约2015年起,他在医院的时间只怕比待在家里还多些。但他每每逢凶化吉,创造生命的奇迹。”周光明回忆道。一次他去医院探访冯老,单间里的写字台和茶几都堆满了稿件。那时候冯老刚刚经历过放化疗,手抖得厉害,身上还起了斑点。由于手抖,冯老原本美观的书法竟然变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写的字”(冯老自嘲语),前后判若两人。“当时我们几个学生站在旁边的看的时候挺伤感的,他想写东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一句话都写得都很吃力。”但他还是笑着跟大家说话。“冯先生的达观,让我们(包括医护人员)赞叹不已。放化疗期间,他曾为我们吹起了口哨,还都是外国名曲呢。”


病房中坚持工作的冯先生

(图片来自互联网)


周光明在攻读博士时曾跟随冯天瑜先生参加过多次讲座和学术会议。他印象中,年逾古稀的冯老每次讲话都长达一两个小时,即使学生提示也停不下来,难以看出他的疲倦。“他不怎么休息,而且是有条理的,基本上都是干货。能够不间断地讲这么久,设身处地地想啊,我们这些听众也会觉得很累,但他像是不知疲倦似的。”

冯老自己说,他是靠做学术的精神支撑下去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发表近十篇文章,出版了一部专著,另有两部专著已完成即将出版。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仍坚持每天长时工作,凌晨四点多就起床,践行“以学术为生命”的平生职志。

做学问或许真的使他的生命得到了延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是冯老数十年的挚友。他曾提出,冯老之所以能与癌症抗衡,主要是长期专注忘我的工作,有炼气化神、生发元气的作用。这种专注力激发身体自然而然的生命力,使冯老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对抵抗癌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韩晗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21年12月11日,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庄举办了“中国文化史研究再出发暨《冯天瑜文存》学术研讨会”。按照议程,要安排冯老在开幕式上致辞,大家都考虑到他刚出院的身体状况,只建议他说几句话即可。没想到冯老一口气讲了二十多分钟,当中还有一段时间是站着讲的。“冯先生旁征博引,关怀民生,可谓字字珠玑。讲到动情处,声如洪钟,连麦克风都有回音,在座嘉宾无不惊奇,认为这根本不像一位晚期癌症病人。”

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冯老在住院过程中也在持续关注。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准时收看,以预测比赛结果为乐,且准确率颇高,还会在微信群里和同好分享。

要不是这次染上新冠,冯先生一定不会这么早离开我们。他的弟子们都这样说。


 “向着公民的无悔抉择”


这是冯老给自己的口述史拟的题目,临终前不久通过微信发给弟子姚彬彬。冯老的安葬仪式中,这几个字写在了背景板上,也正是冯老一生的绝佳注脚。


3月28日,冯天瑜先生的安葬仪式

(图片来自受访者韩晗)


姚彬彬认为,“公民”首先主要包含着人类追求平等和自尊的精神,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宗法专制制度中“主奴意识”影响甚大,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和近代的严复、鲁迅等有识之士对此加以批判。平等思想并非是西方的专利,在中国古已有之。冯天瑜先生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挖掘这些“现代性”的思想线索,其中最推崇和重视的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自称为看家书之一。他曾说,《明夷待访录》的“新民本”观,成为他追考中国思想文化的指针。

取法传统,是为了更好地观照当下。“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在政治的分合治,而在文明的进步,包括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进步与否。”借古立言,经世致用,冯老在《中华元典精神》中,寄托对未来的变革动力,也期望能以中华传统中至今仍有价值的部分滋养当代。冯老的首批弟子之一周积明教授曾写道,“冯天瑜先生从来不是在书斋坐而论道,而是直面历史,关怀人类命运和中国的未来,在他身上,智者、学者与斗士完美结合。”

冯老的大半生,都在践行着“公民”精神。他接触过的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学生,可谓遍及三教九流,他都坚持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亲和而有耐心,但在涉及底线的问题时却坚守原则。周光明回忆说,自己与冯老交往的二十多年里,只有一次见到他真正的发脾气。那是一次讨论的时候,不知谁提到一些高校发生了几起学生告密的事件。或许是联想到自己和家人曾在特殊时期被无端诬告,最终遭受不公平对待的经历,冯老当时脸色突变,金刚怒目,斥责这种行为不负责任,是世风日下的表现。周围的人看到冯老一反往常都感到十分震惊。

采访过程中,周光明表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冯老的性格。勉强地说,大概是外圆内方,或刚柔相济。作为冯老的弟子,周光明还说,冯老的学问是可以学的,但他的人品、他那以学术为生命的精神,则只能敬仰了。韩晗的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樊星教授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与冯老相识。在冯老病后,樊星曾多次建议冯老以身体为重,无需带着病体坚持学术研究,冯天瑜先生只微笑着回复了一句话:“我视死如归。”

冯老逝世当日,姚彬彬一夜难眠,在次日清晨返汉的飞机上撰写如下挽联:

上下五千年,钩玄决疑,元典新论开圜道,考文化生成,辨历史语义,学兼中西今古;

人生八十载,探赜索隐,民本旧义肇启蒙,析周秦之变,寻东瀛秘籍,德备仁智俭慈。


(应受访者要求,金帅为化名。)

(全文经冯天瑜先生弟子周光明、姚彬彬审阅修订,文章标题由姚彬彬拟定。刁乐瑶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