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康健老师讲座:徽州民间文献与明清史研究

2023年5月20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90期成功举行,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康健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徽州民间文献与明清史研究”的讲座分享,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历史学院赵士第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刁莉教授、历史学院徐斌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聂长顺教授、洪均副教授参与会谈,历史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约二十名硕博学生到场听讲。

图片

  康健,安徽祁门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华茶文化史、徽学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农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了《近代祁门茶业经济研究》《祁门红茶史料丛刊》《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等多部著作。

本次讲座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何为民间文献”。首先,康健老师介绍了民间文献的定义、类型和特点。民间文献是历史时期广大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逐渐形成并被民间社会广为认同的一种文献,是相对于官方文献而言的一类文献形式,包括族谱、契约、文书等,具有书写性、民间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是“徽州民间文献与明清制度史研究”。康健老师先介绍了徽州的区域环境和徽州民间文献的保存、整理和分类,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学界如何运用徽州民间文献这一“系统性、连贯性的史料群”,结合官方资料与民间文献,推动赋役制度、科举制度、漕运、军户制度等制度史研究的纵深发展。

三是“徽州民间文献与明清经济史研究”。在这个部分,康健老师的研究对象是商业活动。在对盐商的研究中,康健老师展示了利用行盐执照、行盐谕以及盐商书信等文书进行研究的具体范例;在对茶商的研究中,康健老师则分享了如何运用账簿、茶叶运输缴费单、官府告示等资料,对茶叶运输、茶叶销售规例等茶业细节进行考察考证。

四是“徽州民间文献与村落社会史研究”。近年来,村落社会史研究成为社会史研究一个新的增长点。康健老师提出,目前运用日记、族谱、墓碑等徽州民间文献进行的乡村社会史研究,大体包括了村落规划与生存空间研究、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日常生活史等方面。

图片

五是“徽州民间文献与其他专题研究”。在这个部分,康健老师简要提及了新安医学史研究和艺术史研究两个新方向。最后,康健老师表达了他对未来研究的思考,他认为,要突破研究瓶颈,研究要做到以小见大,就必须要进行脚踏实地的研究,努力创作出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成果。

康健老师的分享完毕后,诸位嘉宾和康健老师展开了精彩的会谈。刁莉老师从“如何有效运用研究资料”的角度发表了感想,她结合康健老师的分享,提出要学会从一般中发现特殊性,特殊性是研究的动力和研究的意义所在,康健老师研究的祁门商人正是徽商中的特殊存在。刁莉老师还提出,要有效运用文科的发散与创新思维,挖掘研究资料背后的意义。

图片

聂长顺老师则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分享体会,赞扬康健老师的分享呈现了历史真实感,为在座的同学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榜样:根本在于热忱的心和不畏艰难的意志。聂老师还升华性地提出史学研究要“降维操作,升维认知”

徐斌老师则感叹康健老师分享的民间文书的材料丰富,同时也体会到了徽州地区与两湖地区研究资料收集的不同。他认为康健老师的分享对他突破目前在漕运研究中遇到的瓶颈有所启发,民间文书展现了更多漕运的细节,使历史研究更为清晰,有利于整体的、成体系的研究脉络形成。他认为,充分利用民间文书有助于推进全球史的研究,如可将徽州商人的经商方式与伊斯兰商人经商方式进行比较。

图片

洪均老师对于康健老师的分享的体会有二,一是知行合一,康健老师研究茶商的历史,自己亲身参与茶叶种植,这使他的研究具有现场感与熟悉感。洪均老师认为,熟悉民间文献提及的历史场景,才能有效阅读和研究民间文献。二是康健老师对生活所在的社会的感情深厚感染力非常强。洪均老师认为,历史研究的热情从何而来,那便是在选择历史研究区域时,要对该区域有一定的熟悉、兴趣以及感情,如此才能进行沉浸式的研究。

图片

同学们也积极与康健老师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乡村地方治理研究中官方文献与民间文献比对使用的注意事项、对民间文书记载与官方文书记载冲突的看法、在存在南北差异的前提下如何理解徽州等南方宗族的特点等问题,康健老师一一给予了耐心详细到位的解答,令大家受益匪浅。(通讯员:薛敏 舒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