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上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教授何培斌以《数字空间与亚洲传统建筑环境》为题,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二楼报告厅开展了线下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208期,由我中心余来明教授主持,校内师生共50多人参与了讲座。
何培斌(Ho Puay Peng)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负责人,文化遗产保护顾问与建筑设计师,香港太平绅士,曾主持或参与香港及东南亚近百个建筑遗产保护项目。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以虚拟现实和视觉图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已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更好地增强文化认同,已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讲座伊始,何培斌教授以敦煌壁画和敦煌佛像为例,引用大量亚洲传统建筑环境的数字化景观实践,带领听众一起思考,如何在数字空间中增强本体存在感,如何令受众更好地产生共情,并参与到数字化的虚拟情境之中。讲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首先由何培斌教授进行主题演讲,然后由杨华教授和王晓光教授作为与谈人,与何教授进行学术对话。
何培斌教授指出,将文化遗产诠释成虚拟模式需要考虑三个重要方面(即三个“A”):氛围再现(Aura)、原真性(Authenticity)和原创作者(Authorship)。他认为,原作者、参观者、佛像本身等不同身份、不同视角所获得的感知(形象、色彩)是不同的,但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某些效果。通过罗寄梅等人从佛像背后拍摄的敦煌壁画的独特视角,何培斌教授特别指出,用虚拟的手段将文化遗产进行诠释,有助于将敦煌佛窟环境的原真性还原出来。正如斯坦因所说:“在完全黑暗之中,没有任何光线能影响深印在我脑海中白天所看到的强烈色彩与壮丽画面。”除了用科学技术手段(如仪器探测)还原传统建筑的色彩原真性外,还有感官的方法,即用眼、用心去看,这个过程是一个观见(Visualization)的过程。
在讲座中,何培斌教授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经变,所谓经变就是指用图画的形式把佛经内容表达出来。借助这些经变图,我们可以分析传统建筑的环境。今天,虚拟现实通过展现、存在、观见、演示、更新、参与等一系列步骤,一方面展示了这种环境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与那个虚拟的环境产生关系。
紧接着,何培斌教授通过三个数字化景观实践指出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一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够一比一还原真实文化遗产场景并着重突出其中各个要素;二是虚拟现实能更清晰便捷地将文化遗产呈现在人们眼前;三是虚拟现实可以作为一种存在载体,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空间与移动,实现由外向到内心的超越。最后,何培斌教授认为诠释性虚拟遗产不仅是要重建文化记忆,更是要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参与感,这是虚拟现实应该做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何教授引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认为虚拟现实对敦煌佛窟参观者的佛教观相、文化认同等方面大有帮助。
讲座最后,主持人余来明教授肯定了虚拟现实研究对重建文化记忆的价值。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晓光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分别就讲座内容与何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杨教授从考古技术和比较美术史的角度指出虚拟技术的意义,王教授介绍了武汉大学在该领域的优势和特点,特别介绍了我校的信息数字化实验室。我校城市与设计学院的郑静老师参与对话,并对建筑史的发展趋势和数字化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讯员:伦崇林 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