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罗冬阳教授讲座:短缺经济的货币循环与大明宝钞的象征化

2024年5月20日下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之邀,东北师范大学罗冬阳教授以“短缺经济的货币循环与大明宝钞的象征化”为题,在历史学院106会议室进行了线下讲座。本次讲座为“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213期,历史学院王萌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彭凯翔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聂长顺教授、洪均副教授、历史学院赵士第助理研究员等参与会谈,历史学院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众多师生到场听讲。

罗冬阳老师是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明清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下)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中国经济史。曾主持国家清史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代表作有《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明前期盐粮开中与国债市场的运行》《清代盛世的银钱二元制与治理逻辑》等。

f00cf9e5ddc78c49e984b10544ca696

讲座伊始,罗老师结合自身学术背景,简要梳理了学界对明初治理模式的研究脉络。罗老师认为,无论是梁方仲提出的洪武型生产关系,还是黄仁宇提出的洪武型财政,都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试图建立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系统性掌控。从经济上看,明初与元代的断裂,表现为实物—劳役制度几乎全面推行、商品货币经济大规模衰退,仅剩狭义商税和少量杂税支撑货币流量。

之后,罗老师引入短缺经济理论,追问大明宝钞为何失败。罗老师认为,传统农业经济是典型的生产能力短缺型经济,“天地生财,其数有限”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农业生产能力很难响应货币发行膨胀所刺激的需求增长。元代至正交钞是帝制时期第二个货币周期的顶峰,表明中国传统货币经历金属商品货币、代表纸币后,到达了名目货币的威权货币阶段。由于威权货币的发行量不受认知的自觉约束,因此,钞货相权论者的理论中出现了反商品货币经济的节用务农论,预示了元明更替后的经济断裂。明初推行宝钞,既无维持币值稳定的实质性准备金,又与主要财源——田赋相脱离,并且不遵循钞货相权的自我约束,仅以实物—劳役制度大面积推行后必然日益萎缩的商税杂税作支撑,故宝钞贬值速度极快,最终象征化。此外,罗老师还从理论和方法角度,提出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说之外,需要将财政工具职能纳入货币概念和分析框架。

在报告的末尾,罗老师从短缺经济的货币循环角度对帝制中国的社会经济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他提出,帝制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模式有“因善模式:货币自由供给”和“争利模式:货币国家垄断或部分垄断”两大模式。其中,“争利模式”又存在农战模式和轻重模式两种类型。明代大明宝钞正是受短缺经济的货币循环机制影响,处于从“农战模型”下验丁授田的洪武型经济,向“轻重模式”下的垄断授权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

56167c58a86d35644c259c7f01ebe9f

在与谈环节,彭凯翔教授称赞罗老师从经济学视角对大明宝钞体现出的洪武型经济体制,以及传统中国经济理论模式的分析。针对讲座过程中提到的元明断裂一说,彭教授指出元代斡脱商人群体在当时的经济社会中呈现出很强的垄断性、剥削、特权性。元明易代之际,明太祖对这一商人群体势力进行了强力的清除。另外,明代继承了元代的钞法,但却没有准备金等财政基础做支撑,加上没有大宗田赋作为税收基础,导致在实物—劳役体制之下,宝钞最终成为象征。聂长顺教授从德政角度,对宝钞的制度设计与实际推行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货币的有效性与德政所反映出的政权信用是否有关,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此外,战争期间的做法与建政之后的做法,是否存在因势利导的关系。王萌教授和洪均副教授则从制度的延续性角度,指出明清两代制度的紧密关联,并讨论了明代宝钞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罗老师逐一回应了诸位与谈嘉宾提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