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上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历史学院之邀,孔旭荣教授以《“礼崩乐坏”: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物质前提》为题,在历史学院106教室举行线下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216期,由我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共二十多人参与了讲座。
孔旭荣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硕士和博士,美国肯恩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辞赋文学中的丝绸之路》《资治通鉴选译》《后汉书选译》等。孔教授此次讲座从孔子的“礼崩乐坏”论出发,解析雅乐在物质上受到的冲击,以及这些冲击对乐器、乐人、音乐实践和理论产生的影响,由之进一步揭示对中古时期文化交流的影响。
讲座伊始,孔教授报告了她的学术道路和研究中古音乐文化交流的切入点。她说,自己学生时代先从中古时代的咏物赋入手,慢慢发现其中包括大量的乐器描述,由此而展开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研究。她指出,两汉时期有200篇辞赋,其中69篇是咏物赋;而魏晋时期辞赋激增,达800篇,其中328篇是咏物赋。为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并出版了《丝绸之路上的赋:中国三世纪的域外书写》(Fu Poetry Along the Silk Roads: Third Century Chinese Writings on Exotica)。该书主要研究玛瑙、莲花、弥猴、孔雀、石榴、迷迭香等6种外来物品。她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关于琵琶、筝、笳、箜篌等乐器的传入历程,以及它们被本土文化吸收的过程。
孔教授以《风俗通义》《琵琶赋》《晋书·乐志》《洛阳桥》等文本为例,指出音乐史研究存在诸多困难。比如,音乐无声,难以复原;相关文献模糊、繁杂;对底层乐人和女性记载尤少;音乐词汇多义,难以溯源;音乐研究涉及学科门类太多,等等。
她追溯了“礼崩乐坏”的词义起源,认为《风俗通义·声音》篇为该词义的集中表述。她分析了《论语》中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以及《礼记·乐记》中的声、音、乐三个阶段,即三个层次。孔教授认为,“礼崩乐坏”是指钟磬为代表的敲击雅乐受到冲击的过程,而小调流行就是其表现之一。
她从乐器演奏的物质性角度分析说,中国传统的雅乐缺失,为中古时期的外来乐器和外来音乐的流行留下了空间。因为钟磬等雅乐需要的空间大,金石乐器重量大、移动难,金属原材料获取难,人事演奏的乐人多而导致培训和管理难,乐器定调难……,这些都带来了实质性的“礼崩乐坏”,传统雅乐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新的乐器、新的音乐诞生。
她谈及辞赋的特点,认为辞赋文本中保留了大量的音乐史信息。汉赋一般是三段论的形式:首先叙述某物的起源,包括它的物理生长环境和文化环境;其次仔细描述某物的尺寸和功能;然后赞扬某物的人文价值,借以抒发情理。她认为辞赋文字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信息。一是让我们可以梳理整个乐器的传播过程;二是用文学的方式固定了该乐器的名称,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令读者不致有文化困惑;三是这些作者也通过其文字和声名,对该乐器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这种音乐文化的传播交流过程,与迭香、安石榴、玛瑙等物质文化的交流传播过程是相同的。物质和音乐在各民族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不存在阻隔。
讲座最后,主持人杨华教授高度赞扬孔教授研究的前沿性,认为这不仅是文学领域的工作,也是历史学领域的研究。他鼓励同学们虚心学习相关方法,不要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要勇于创新。在提问环节,孔教授还就迷迭香的古今之义、怎样看待前代文化遗存、乐器演奏方式以及相关乐器的工业链等问题,与在座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通讯员:伦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