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余来明:为进入明代文学研究提供初级文献指引

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应当读什么书,从何处获得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来明编写的《明代文学史料要略》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系统梳理了与明代文学研究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

可利用的明代文学文献有极大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结合您的研究简要介绍一下,与明代文学相关的文献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余来明:与明代文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当然是与明代的文学直接相关的、所谓的明代文学文献,如明人的诗文别集,有关明代诗文的选集、总集,明代的小说、戏曲、词、辞赋、民歌等文学作品,以及明清时期有关明代文学的批评文献,等等。另一方面,明代文学研究又不仅仅与文学有关,诸如作家生平、家世,作品本事、源流,文集编刻、出版等等,都是研究者需要掌握丰富的“相关”材料。

20多年前,我曾参与国家大型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的编纂工作,负责搜集明代诗文相关的材料。那个时候,扫描电子书和古籍数据库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搜索文献依靠的主要是传统的书目文献,著录的各种图书也主要以它们原始的“善本”形式而保存在全国各个图书馆,研究者更多时候明知其所在而不可得,只能望洋兴叹,难免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彼时系统收录明代文学的文献集成主要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续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四库未收书辑刊》《古本小说集成》《古本戏曲丛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故宫珍本丛刊》以及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汇编的《丛书集成续编、新编、三编》、新兴书局出版的《笔记小说大观》等古籍影印丛刊。

时至今日,对明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可供利用的明代文学文献已经有了极大提升,用“足不出户,坐拥书城”来形容也毫不夸张。《明别集丛刊(1—5辑)》《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日本所编中国诗文选集·明代卷》《日本内阁文库藏稀见明人别集汇刊(第一辑)》《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善本别集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清善本总集丛刊》《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日本所藏稀见明人别集汇刊》等大量收录明人别集的丛书影印出版,以及诸如“中国基本古籍库”等数据库的大量开发,“国学数典”“爱如生论坛”等数字古籍网站为研究者提供的大规模分享,都为开展明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往很难目睹的一些明代刻本,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而尽收“盘”中。

面对浩繁的明代文学史料,如何从中撷取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需要研究者在掌握文献存佚、分布的基本状况同时,从大量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文献中寻找各人研究所需的资料。

全面了解明代文学史料类型及基本状况

中国社会科学网:是什么促使您决定编写这样一本关于明代文学史料的书籍?

余来明:史料之学虽然历来属考据家事,却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而对古典文学研究来说则尤显重要。即使是文学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文献工作的基础性意义。面对一个论题,往往在我们认为已经掌握足够详尽的材料后,又会不期然地出现某种与我们的研究相关的文献。即使到了现在,仍有为数可观的明清文献依旧躺在各个图书馆少人问津。因此,对明代文学研究来说,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学术领域。与此同时,面对存储在各自电脑、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海量文献,如何从中准确获取自己研究所需的资料,仍是一项浩大艰苦的工程。使用者往往因为资料获取容易而不作深入的辨读,浮光掠影,一扫而过,反倒有了一种坐拥巨富却穷困无知的感叹。

本书编写的缘起,部分是因为最近几年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全面了解明代文学史料类型及其基本状况的必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对明代文学文献相对全面的考索,扩充自己的阅读视野,为下一阶段整体思考明代文学史书写相关的问题做好准备。

从2019年9月首次为研究生开设“明代文学文献”课程,到新近出版《明代文学史料要略》(中华书局,2024年12月),历经5年时间不断打磨与修订,当年所发下要写一本专论明代文学文献著作的学术宏愿终于得以完成。学知不足,教而知困,看似繁复的工作,却是激发我思考学术、推进研究活力的重要源泉。

给初入门的研究者以查找文献资料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网:编写《明代文学史料要略》遇到哪些困难或挑战?您希望该书为学者提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余来明:文学研究可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所谓内部研究,即是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包括节奏、格律、叙述模式、文学评价等多个层面;外部研究则属于一种相关性研究,包括文学与传记、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思想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等多个方面。从广义来说,明代文学研究所涉及的史料,与迄今所存的所有明代文献都有关系。面对数量庞大的明代文献,任何论题想要穷尽材料都会显得困难重重。

与元代以前文献之搜集、整理已然蔚为大观不同,明代文献的基础建设工作仍其路恐艰,诸多以“全”字命名的文献整理工程,至今仍为明代研究者的美好期待。面对明代浩如烟海的史料文献,相关搜集、整理工作虽早已开展,却进展缓慢,要想达到媲美此前各代全集编纂的广度和深度,则更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可见的文学文献学/史料学著作,大多会对各类主要文献逐篇进行介绍。这样的做法,对有的时段和主题来说是可行的;然而对于文献数量甚巨的明清文学来说,任何形式的介绍都难免挂一漏万,进入介绍的书籍名录也会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而被无限拉长,甚至在目前的情况下,想要提供一份完整的明代文学文献书目都变得难以实现。

在此背景下,本书的撰写力求做到:无论阅读者从事明代文学哪个领域的研究,都能够从中找到相关文献的线索,以此为基础,再做深入的挖掘,开辟属于研究者自己的文献空间,进而展开后续的研究工作。我希望通过本书给初入门的研究者以查找文献资料的指导,同时也希望能帮助那些因为资料准备不足而对明代文学研究却步的年轻学人更好地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明海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