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进陆王心学的学术研究和普及转化,赓续陆象山先生的精神文脉,在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工作坊负责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的协调下,在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具体统筹下,5月17日-19日,深圳大学教授王兴国、武汉大学教授欧阳祯人以及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永涛和李潇等莅临荆门,参加由荆门职业学院、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委员会、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象山讲坛”活动,并参观考察荆门市博物馆、荆门市陆九渊纪念馆。这是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工作坊推进校地合作的又一次重要推进。

王兴国教授、欧阳祯人教授一行在陆九渊纪念馆合影
象山心学是中国心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荆门是陆九渊曾经为官讲学的故地,他的心学思想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坐标,而且也为荆门历史文化刻下了深深的象山印迹。近年来,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工作的号召,荆门市弘扬象山文化的相关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8日下午,王兴国、欧阳祯人一行来到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会馆参观考察,受到荆门市陆研会学者们的热情欢迎。坐落在象山脚下的“陆九渊纪念馆”改建于2018年。馆内分七个展厅——象山堂、八政堂、存斋堂、研究会馆、清风轩、乡贤楼以及象山文化走廊,分别展出陆九渊生平事迹、心学思想、教育思想、荆门政绩、文艺作品、著作、研究成果、廉政思想等,从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呈现象山先生的独特人文风采和儒家道德文章,以满足广大市民学习需要。王兴国、欧阳祯人一行从象山堂开始,听取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逐一考察,仔细观看,不时与大家交流;对纪念馆陈列内容给予肯定,认为大众化、通俗化是观众容易接受和了解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随后他们拜谒了陆夫子祠,向象山先生鞠躬、致敬;认真考究《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碑》;大家吟诵了《象山赋》。在文明湖畔蒙泉,教授们欣赏陆九渊所立蒙泉碑,并摄影留念。在陆研会馆,王兴国、欧阳祯人一行观看了专题片《荆门知军陆九渊》,与陆研会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对荆门市陆研会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兴国教授(左)和欧阳祯人教授参观陆九渊纪念馆八政堂

王兴国教授(左)和欧阳祯人教授在存斋堂赏析陆九渊诗词书法
欧阳祯人教授曾多次到荆门讲学,近年来,通过以武汉大学研究生导师育人项目“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工作坊”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术界对荆门市象山文化的普及、转化工作,给予了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深厚的学术关怀和倾心指导。他对荆门市陆研会的工作情况也较为熟悉,此次既当学者,又是向导,让人感动、敬佩。在荆门期间,欧阳祯人教授为王兴国教授的专题讲座《象山学的认识与意义》进行总结和互动,他认为,王兴国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充溢慧思。王兴国教授从牟宗三先生的视角切入象山心学的研究,实则是两位世界级哲学大家的精神共鸣和跨越时空的思想共振,象山心学应该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学术定位。

王兴国教授(左)和欧阳祯人教授在陆九渊所立蒙泉碑前留影
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工作坊于2023年立项,是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坊分别派出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武汉大学8位博士研究生分批次入驻荆门研学,增强了高校心学研究学术联动与校地合作活化运用的能力。此次荆门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也极大地提高荆门本地学者的学术素养和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的研究水平。
(通讯员:杨永涛、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