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厚植文化元气 谱写学术新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展”在重庆举行,我中心多位学者著作入选推荐书单。
主题:各领域特别是文史哲基础学科大型丛书及系列成果
书名: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从刊(14册)
作者:陈文新、余来明
出版社:崇文书局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是陈文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精选民国学人撰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进行整理,包括高丕基《中国文学史》(苏静整理)、胡小石《中国文学史讲稿》(方宪整理)、刘麟生《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ABC》《中国文学概论》(周勇、段伟整理)、刘大白《中国文学史》(骆耀军整理)、龚启昌《中国文学史读本》(顾瑞雪整理)等二十余种,多为首次整理出版,其中不乏流布不广的文学史讲稿。
主题:各领域特别是文史哲基础学科大型丛书及系列成果
书名:清代书院课艺选刊(12册)
作者:鲁小俊
出版社:崇文书局

简介:书院课艺,指书院生徒考课的试卷,也叫课作、课卷。现今存世的书院课艺,皆为清代作品,估算起来,其数量相当可观。但因课艺皆为生徒所作,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历来很少受到重视,往往任其散佚。而正是这种“非名家名著”(即便其中有名家,也多为成名之前)的性质,对于了解古代普通士子的知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存世的书院课艺集,总量在200种以上。本套书选择其中17种予以点校,编为12册。选目注重内容、地域等因素,力求具有代表性。
主题:冷门绝学
书名:睡虎地西汉简牍·质日
作者:陈伟
出版社:中西书局

简介:《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合作编著,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陈伟教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熊北生研究员共同主编,蔡丹、雷海龙、黄浩波、李静合撰,中西书局2023年10月出版。该卷著录从文帝前元十年(前170)至后元七年越人记写的14个年份的《质日》。质日是秦汉时期流行、但后世失传的一种文献形式。通常以年历为基础,简要记录公私事务,类似后世的日志、日记。通过这批《质日》的解读,可以复原当时的历法、时令,了解越人及其同事、家人的事迹,研究乡亭、户算等重要制度。
主题:冷门绝学
书名:湖北出土楚简五种
作者:李天虹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简介:《湖北出土楚简五种》是“湖北出土未刊布楚简(五种)集成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得到“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支持。分壹、贰两卷,第壹卷公布五种楚简中简数最多的严仓简,第贰卷集中公布其余四种楚简,每种楚简均包含图版、释文和注释。五种楚简的主要内容是丧葬和卜筮祭祷文书,它们为墓主身份和墓葬年代的研判提供了关键依据,为楚文字与楚简形制、丧葬礼制与习俗、名物制度与计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主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书名:北齐书(修订本)
作者:魏斌
出版社:中华书局

简介:《北齐书》五十卷,包括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是唐朝李百药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到577年北周灭齐为止四十四年间的东魏、北齐王朝兴亡史。本书是中华书局1972年版点校本《北齐书》的修订升级。修订工作在原点校本基础上进行,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为底本进行校勘,通校残宋本、三朝本、南监本、武英殿本,参校北监本、汲古阁本、金陵书局本,并参考《御览》《册府》《北史》《通鉴》《通志》等书,重新复核原点校本校勘成果,吸纳原点校本成绩,按照体例要求增订改补校勘记,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
主题: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书名:中国文化生成史(英文、俄文和法文版)
作者:冯天瑜
出版社: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等

简介:《中国文化生成史》系统梳理中国文化从孕育到成型的完整谱系,揭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内在动力,是冯天瑜先生晚年关于中国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曾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湖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中国文化生成史》英文、俄文和法文版分别由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俄罗斯列宁格勒出版集团、法国阿尔玛丹出版社出版发行,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助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