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者文章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哈佛说儒

郭齐勇

%=rs("hits")%>

应哈佛大学邀请,我于1998年1-7月在该校燕京学社作高访与研究。其间,完成了预定项目--当代新儒家问题史研究,并参加了哈佛儒学研讨会(Harvard Seminar in Confucian Studies)、波士顿儒家(Boston Confucianism)关于文明对话的学术讨论会、康桥新语社、哈佛新儒学研究小组的活动。

哈佛儒学研讨会已经有了17年的历史,是一松散的学术组织,以结合日本汉学的“会读”和德国科研传统的Seminar为方法取径。主持人是杜维明教授。近年来连续4学期,每个学期都举行了10次左右的活动。参加者有来自东亚和西欧的访问学人及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的教授、博士候选人、研究生与民间学者等,每次20或30人不等。讨论内容涉及到各方面对儒学和当代新儒家的批评,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基督教、佛教、新道家、新马克思主义(以美国杜克大学Arif Dirlik为代表)、反传统主义,以及来自历史学界的批评等。杜先生主张首先同情地了解各方面对儒学批评的理据,构想其可能的向度,从现代性的角度审视新儒学提出的基本概念,并回应各种批评。我参加了1998年上半年的11次报告与讨论会,这些讨论以如下问题为中心:回应由亚洲金融风暴引发的对亚洲价值的批评;儒家与人权及儒家自由主义的可能性;儒学的宗教性与超越性问题;儒家的主体性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我国学者俞吾金、朱学勤、吴晓明、何光沪、郭齐勇、段德智、郑家栋、黄万盛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以上讨论可以说是围绕着儒学思想与现代基本价值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而展开的。通过交流,与会者对儒学之定位、儒学的现代性、儒学发展的出路与前景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4月1日上午,我作了题为《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的报告。我通过研读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刘述先等关于宗教的定义、儒学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及儒学所具有的宗教性的论述,探索了神性与人性、道德精神与宗教精神、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内在超越与纯粹超越的关系问题,讨论了儒家天道观、天命论和身心性命之学、自我观念的形上本体论意蕴和伦理宗教的特质。当代新儒家认为,宗教性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儒家教化的基础;对天地、祖宗与对圣贤忠烈人物的祭祀涵有宗教性;儒家既是圣人立教,又化民成俗,为民众开辟了“精神生活的途径”。儒教是一种道德的宗教、成德之教、人文教、圆教。我的报告比较了他们的异同,分别指出了他们的贡献与局限,同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特别对作为传统社会的制度性生活礼乐伦教与知识精英士大夫信仰的关系问题,超越性与内在性的关系问题及儒家精神信念与核心价值的现代转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与会者的肯定,并与与会者展开了讨论。

“波士顿儒家”是波士顿大学神学院院长 Robert Neville (南乐山)和他的同事 John H. Berthrong (白诗郎)与哈佛大学杜维明等共同组成的学术沙龙。在查尔斯河之北是哈佛杜先生的孟子学,在查尔斯河之南是 B.U.南乐山、白诗郎的荀子学。他们基本上认同《四书》加《荀子》,肯定“礼”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强调“自我”是相互关系的网络,不是孤立的自我中心。他们要在当代工业化的西方社会提示一下,还有儒学资源可供西方社会运用。南乐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但非常珍视儒家价值和伦理,认为二者可以互补。

4月13日,在哈佛大学的人文大楼和教授俱乐部,我出席了“波士顿儒家”的聚会,并按会议事先的安排作了《当代新儒家的研究与发展》的学术报告。整个上午只安排了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家栋研究员两人作报告。与会者有来自美国不同学校的学者,也有中、韩等国的学者,会议对我们的报告反应热烈。下午以儒家与生态的关系为中心展开了讨论,主讲人是Mary Evelyn Tucker教授。

“康桥新语社”是Cambridge 地区非正式的学术研讨会,开始于1983年,每月1-2次,原来分别在赵如兰、卞学 教授伉俪家和陆惠风家举行,近年来主要在赵、卞 家举行。赵教授是赵元任先生的长女,台湾中研院院士,专长是戏剧、音乐和演唱文艺。卞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深教授。主人或主人的朋友精心烹制热粥以飨宾客,或红粥,或白粥,或绿粥。宾客是过往康桥地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和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本季节曾请了德国年青的女学者 Barbara Mittler 讲文革中的样板戏,中国社会科学院严四光研究 员讲哈佛燕京社的历史,台湾社会学者张维安讲台湾的人间佛教等。5 月15日,我应邀在“康桥新语社”演讲《钱穆的人文观及其学术贡献》,出席者有近40 人。我在报告中主要评述了钱先生在经学、史学、理学和近三百年学术史上的贡献,特别是他的文化观。演讲之后,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哈佛新儒学研究小组是由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候选人、研究生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此季恰逢他们研读现代新儒家的著作。该小组请我给他们辅导读书,我讲了熊十力、马一浮、唐君毅等人的思想与学术。4月3日晚上,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和东亚系Common Room,我应邀作了题为《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的演讲。我讲了两个小时,回答问题一个小时。与会的有30多位各国学者。我在报告中讲到,近五年来,中国大陆的儒学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研究机构、人员不断地增加,研究者的心态更加健康,视域更加宽广,成果更加多样。报告从(一)概况、(二)前孔子儒学和经学之研究、(三)宋明清儒学的探讨、(四)现代新儒学之研究、(五)有关儒学特性、价值及其现代转化的讨论等方面述评公开出版与发表的具有创造性的重要学术成果,介绍并分析了作为生力军的中青年学者以及博士生的儒学研究成果。

我认为,近五年来的儒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海内外儒学研究互动的背景下,中国大陆地区学者日益能以平等心与先儒作心灵交流和思想对话,体认儒学价值的现代意义,在基本看法和评价尺度上,作出了极有意义的世纪末的翻转。儒学前史和经学的创造性诠释,成就斐然。宋明儒学与当代儒学仍然是热点,且向深层发展。方法学上更加重视宗教学、哲学形上学、人类学、社会学、地域文化、民俗学、政治史、教育史、思想史、哲学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多种进路,或采用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沟通理论等方法。对儒学是否是宗教或是否具有宗教性,儒学中是否蕴涵了现代政治、法律可以借鉴的资源,儒学的价值,天人合一、普遍和谐与和合学,中、日、韩儒学之比较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对儒学的深入研究,大陆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根源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报告还介绍了近五年举行的儒学研讨会的概况。这次报告非常成功,效果很好,与会者纷纷索要我的讲稿的副本。报告结束后,杜维明教授作了评论。

此外,我还对费正清研究中心的资深教授史华慈 ( Benjamin I. Schwartz )先生、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东亚语文与文明系的系主任包弼德(Peter K. Bol)教授等作了学术访问。哈佛访学,使我更加认识到儒学价值观现代转化的意义,对儒学与人权、儒学与生态、儒学与宗教、儒家人文主义的特质等问题有了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