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关于黄老道家研究的学术回顾,可参袁青:《20世纪以来黄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史学月刊》2018年第1期,第119-132页。
②本文所引《黄帝四经》,均据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③参见曹峰:《近年黄老思想文献研究》第一编第一章“出土文献视野下的黄老道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3-36页。
④“四经”之说,在汉简本《文子》中已经出现,并成为传世本《文子》的主干。因此即便传世本《文子》有后世增添的成分,至少“德仁义礼”同时并重的学说,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形成。
⑤例如李锐认为除了《史记·乐毅列传》所描述的黄老谱系外,其余司马迁所言“黄老”不过是他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倾向在汉初做出的一种具有偏见的划分而已。李锐:《道家与黄老》,《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⑥关于政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名家,笔者有专论,详参曹峰:《中国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⑦《汉书·外戚传》也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皆读《老子》,尊其术’。”
⑧蒋国保指出,“读黄老”“好黄老”,自然是为了认同与树立黄老之思想观念,而一旦将这一认同作为行动操作手段,就变为“用黄老”“术黄老”“治黄老”,完成了“言(学问)”到“术”的转变。蒋国保:《司马迁称“黄老言”之用意考》,《孔学堂》2020年第4期,第47页。
⑨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5、129页)中《汉初黄老学派》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两汉之际的许多黄老人物。
⑩参见曹峰:《近年黄老思想文献研究》“导论”,第3页。
⑪《老子》河上公本是否由“河上丈人”所著,“河上丈人”是什么时代的人,此书何时被称为“章句”,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有东汉成书说、魏晋成书说、刘宋成书说等多种观点,详参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二编第二章“河上真人章句”,李庆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9-254页;熊铁基主编:《中国老学史》第三章第四节“老子河上公章句”,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1-193页。
⑫如蒋国保把《老子》河上公本直接视为汉初黄老思想,显然存在严重问题。参见蒋国保:《司马迁称“黄老言”之用意考》,《孔学堂》2020年第4期,第45-51页。
⑬与“黄帝”相关的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如《黄帝四经·十大经·名刑》云:“形恒自定,是我俞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此篇本无篇名,《名刑》是陈鼔应据文意所补)《黄帝四经·道原》云:“上虚下静而道得其正。信能无欲,可为民命;上信无事,则万物周遍。分之以其分,则万民不争;授之以其名,则万物自定。”
⑭详参王中江:《〈凡物流形〉“一”的思想构造及其位置》,《学术月刊》2013年第10期,第40-48页;郑开:《“执一”:从黄老文献“一”的复杂语境展开分析》,《道家政治哲学发微》第三编第七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⑮王晓毅:《黄老复兴与魏晋玄学的诞生》,《东岳论丛》1994年第5期,第90-91页。
⑯不过,《黄帝四经》所见“形名”之学并非君臣关系意义上狭隘的循名参同之学,而是更为广大的审名察形之学,详参曹峰:《近年黄老思想文献研究》第二编第四部分第二章“‘名’是《黄帝四经》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⑰申不害的书已经亡佚,他关于“刑名”的论述已不可知,《韩非子·大体》《吕氏春秋·任数》被认为体现的是申不害的思想,但这两篇主要讲的还是因循。
⑱如《韩非子·杨权》说:“夫道者,宏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这显然有别于《老子》的道德学说。
⑲《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君臣》一书的地方,有班固注:“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可见在思想主旨上类似《老子》的黄帝书的存在是可能的。另外,已经证实《黄帝四经》中有多处文字与《慎子》相近,不管是谁抄谁,或者两者抄共同的祖本,至少证明《黄帝四经》与“学黄老道德之术”的慎到学说有相通之处。
⑳《管子》四篇、《吕氏春秋》以及今本《文子》中都蕴含着道家从养生到治国的理路。马王堆汉墓中,既有帛书《黄帝四经》这类黄老道家的政治学说,也有竹简《天下至道谈》《十问》这些黄老道家的养生文献,治国与养生类文献被并列存放,也反映出当时黄老学说的真实面貌。
㉑先秦两汉仙道的修炼方式,蒙文通有过论述,参见蒙文通:《晚周仙道分三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㉒例如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帛书《黄老四经》出土之后,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是“道”与“法”的关系,第二是天道观在黄老道家中的重要位置。而就黄老道家的思想渊源而言,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多将目光投注到老子思想的转化上。如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陈丽桂:《秦汉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陈丽桂:《黄老与老子》,《汉代道家思想》,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在黄老学的归结点上,又多以“道”与“法”的结合作为黄老道家最终形成的标志性的论文,参见王中江:《黄老学的法哲学原理、公共性和法律共同体理想》,《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㉓蒙文通:《杨朱学派考》,《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28页。
㉔需要指出的是,这条线索上没有《老子》,是因为蒙文通接受了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认为《老子》晚出。而《老子》中的养生思想是极其丰富的。
㉕蒙文通:《略论黄老学》,《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2页。
㉖那么,是否有一些文献,可以代表希望把“理国养人”结合起来的吴苍类型的汉代黄老道家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河上公注本《老子》,此书既有强烈政治情怀,又有养生理论和仙道气息。
㉗“黄老学”如何走向“黄老道”,黄老道家如何由“治国”走向“治身”,郭武有详细研究。郭武:《从“黄老学”到“黄老道”:关于其中一些问题的再讨论》,《四川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第71-78页。
㉘金谷治:《汉初道家思潮的派别》,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3页。
㉙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兼论〈心术上〉〈白心〉为慎到田骈学派作品》,《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7-338页。
㉚钱穆:《黄帝》,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森安太郎:《黄帝的传说———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王孝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年;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葛志毅:《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㉛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丁原明:《黄老学论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㉜如丁原明指出:“黄老学基本内容的构成是‘老’,是‘道’,是它在吸取百家之学的基础上对老子学说所作出的新诠释,而不在于它有没有关于黄帝的文字。换言之,在黄老学的这个客体结构中,‘黄’是形式,‘老’(‘道’)是内容;‘黄’是现象,‘老’(‘道’)是本质。它们是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具有确定内容的黄老学分解成黄帝学与老学两个部分。”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24页。
㉝余明光:《东方文化的奥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第1页。
㉞曹峰:《黄帝的“法天则地”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徐炳主编:《黄帝思想与道、理、法研究-轩辕黄帝研究》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㉟曹峰:《论〈老子〉的天之道》,《哲学研究》2013年第9期,第46-52、128-129页。
㊱详见王威威:《韩非思想研究:以黄老为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㊲参谷中信一、孙佩霞:《论西汉黄老道家的去向——以〈淮南子·道应训〉所引〈老子〉为中心》,《文史哲》2016年第3期,第30-42、165页。
㊳关于这个问题,可见杨儒宾:《道家与古之道术》(新竹: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中“黄帝四面:天子的原型”“黄帝与帝尧:先秦思想的两种天子观”“双面黄老”等章,作者从宇宙观、宗教观的角度强调了“黄帝”元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