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者文章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回望|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大事记




编者按:回望2022年,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了多场具有较高水准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工作坊。现将2022年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学术活动汇编如下,以飨读者。




  1月



1月25日,冯天瑜、聂长顺著《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度好书


本书撷取三十个关键词,依生成机制,分为古典引申、语义假借、借形变义、新名创制、侨词来归、名实错位六大类,在古今东西的时空坐标上,追索其概念的生成、演变历程,诚如陈寅恪所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


undefined


相关链接:冯天瑜、聂长顺著《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度好书




我中心驻所研究员贾晋华教授新著《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年1月出版,本书从贾晋华教授的英文著作Gender, Power, and Talent: The Journey of Daoist Priestesses in Tang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译出。


作为第一部全面研究唐代女道士的生活和角色的著作,此书使得道教女性重现于唐代的社会、宗教和文化舞台,并为发展中的性别与宗教研究领域提供新方法的启示。


undefined


相关链接:我中心驻所研究员贾晋华教授新著 《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出版



 四月



“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18期


4月1日上午,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厦门大学历史系郑振满教授以《日常生活中的全球史》为题,在历史学院101会议室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郑教授从中国与早期“全球化”、闽南侨乡的海外移民、东南亚华人的国际网络这三个专题展开,通过考察海外华人与侨乡社会的日常生活,深入探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undefined


相关链接:郑振满教授谈日常生活中的全球史




陈文新教授主讲的视频课《历史的三国与“演义”的三国》,一共八讲,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视频课。2022年4月,日本电视台BS12频道在黄金时段晚七时予以播放,课名改为《三国的世界》《三国演义》深受日本读者欢迎,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学者和著述。


undefined


相关链接:陈文新教授视频课在日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




4月18日,由武汉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学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冯天瑜、聂长顺《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讲读会”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报告厅举行。来自《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及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十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讲读会。本次读书会是武汉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学社(简称“文青学社”)2022年第一次学术活动。


undefined


相关链接:古今中西,贯穴熔铸:文青学社《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讲读会顺利举行




我中心杨华教授在Religions(《宗教》)杂志上发表了英文文章《Water Spirits of the Yangzi River and Imperial Power in Traditional China》(《长江水神与中国古代王权》)


该文除了导论和结论之外,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列入“四渎”和祀典的长江水神、长江水神与王权传承、江神封爵与神权管理、江神祭祀与国家统一。


undefined


相关链接:杨华教授在A&HCI杂志发表英文文章《长江水神与中国古代王权》



 六月



6月13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文青学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文青学者论坛“双飞翼——好学者如何成为好作家”在武汉大学振华楼文学院一楼多功能会议室成功举办。论坛邀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当代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於可训分享他从学者走上创作道路的体会和经验。论坛中,於可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分享了自己“怎样做起小说来”。


undefined


相关链接:武汉大学文青学者论坛“双飞翼——好学者如何成为好作家”成功举办




6月24日下午,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学社主办的“概念史视野下的中国政治现代性”论坛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报告厅成功举办。本论坛邀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暨学衡研究院副院长李里峰教授担任主讲人,由其介绍西方概念史研究的起源与路径,并结合自身研究实践,对中国政治现代性问题进行初步反思。


本次论坛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的第169期,亦是2022年度“文青学者论坛”的第2期。


undefined


相关链接:“概念史视野下的中国政治现代性”论坛顺利举办




6月,《人文论丛》2022年第1辑(总第37卷)出版。


undefined


相关链接:《人文论丛》2022年第1辑(总第37卷)出版




6月,我中心13名研究生顺利毕业,其中3人获博士学位,10人获硕士学位。


2022年,中心招收研究生17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0人。


undefined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在研共9项。

序号

主持人

项目名称

1

慕洲

岛田虔次的阳明学研究

2

李轶男

明遗民小品文研究

3

严欢

文学视域下的早期英国汉学研究(1793-1840)

4

何威亚

国民大革命时期汉口报刊政论研究——以《汉口中西报》为中心

5

王笑尘

民国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1930-1949)

6

单珂瑶

从《心学宗续编》看方氏家学传承

7

高慧霞

中国古代文学形式批评的当代建构

8

刘闫伟

嘉靖、万历间私修史书传记研究

9

李冰楠

从“美术”到“艺术”——Art概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及受容史



 七月



7月9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礼学与制度”青年学者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历史研究院、武汉大学等单位的26位青年学者受邀参加,共收到论文26篇。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了热烈、充分的探讨。武大部分在校硕、博士研究生也参加了会议。


undefined


相关链接:“礼学与制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我中心成功举办




7月18日晚,应武汉大学文学院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韩瑞亚教授作了题为《轮回与变形故事中的味觉体验》的线上讲座。这次讲座是武汉大学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明代志怪小说地理研究”的活动之一,鲁小俊教授主持讲座。


undefined


相关链接:韩瑞亚教授讲轮回与变形故事中的味觉体验




7月18-19日,由中华孔子学会、中华孔子学会陆九渊研究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阳明文化研究园龙冈书院、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以腾讯会议形式举办。来自二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围绕着大会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本次会议的召集人是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


undefined


相关链接:隆重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暨“从朱熹到王阳明”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发布《中国历史学前沿报告》,通过专家推荐、大数据采集、课题组筛选、问卷调查、专家审定等程序,评选出2020、2021年度中国历史学十大研究热点、五部优秀著作和十篇(组)优秀论文,其中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担任组稿主持人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论文组)获评2020年度中国历史学十篇(组)优秀论文


undefined


相关链接:陈锋教授论文入选2020年度中国历史学十篇(组)优秀论文




7月31日上午,“‘张之洞与湖北’学术研讨会暨吴剑杰教授《张之洞督鄂纪年》出版发布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武汉出版社共同主办,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出版集团、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近三十名专家学者和吴剑杰教授家属与会。


undefined


相关链接:“张之洞与湖北”学术研讨会暨吴剑杰教授《张之洞督鄂纪年》出版发布会成功举办



 九月



9月17日,全面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在武汉发布。全书共10卷,逾600万字,内容上起先秦,下迄现代,依据大量新见材料,对中国哲学史做了系统梳理,揭示了各时期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齐勇主编,联合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中国哲学史专家,历时15年撰写。前8卷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分卷,后2卷专列“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分卷,首次将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截至1949年,力求更为完整地反映中国哲学发展全貌,是目前我国最完备、最系统、最详实的一部中国哲学通史。


undefined


相关链接:十卷本《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在武汉发布




9月27日上午,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开幕,武汉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32名硕博新生在国学院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下集中收看开幕式,国学院荣誉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郭齐勇教授作大会主旨演讲。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黄泰岩研究员出席现场活动。


undefined


相关链接: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设武大分会场,郭齐勇教授作大会主旨演讲




9月30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十四五”规划及重大课题论证会顺利举行。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锋教授、陈文新教授共同主持。


中心主任杨华教授以“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研究”为题,简要汇报了中心在总结“十三五”期间建设经验基础上,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合作交流等等七个方面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会议第二阶段为四项“十四五”基地课题的汇报讨论。


undefined


相关链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召开“十四五”规划及重大课题论证会



 十月



10月,中心启动了“十四五”第一批自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此次项目申报主要面向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公告发布后,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近日,经过中心评审,申万里、张昭炜等6人申报的课题获得立项,正式启动。


“十四五”期间,中心确立以“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作为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核心观念与中国智慧”“多元制度与中华文明进程”和“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等多向度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当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负责人

课题名称

完成时间

范云飞

六朝隋唐礼议机制研究

2025.12

申万里

蒙古统治下元朝与高丽关系的建构与运行研究

2025.12

王林伟

牟宗三与康德哲学:存有论的阐释

2025.12

姚彬彬

清代经学的历史主义精神转向

2025.10

张昭炜

明清朱子学导论

2024.12

朱明数

十九世纪经学考证方法论研究

2025.12


相关链接:中心“十四五”期间第一批自主科研项目立项启动




由贵州省贵阳孔学堂基金会重大项目资助,邓红与欧阳祯人教授共同主编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名著翻译丛书》已于2022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陆续地全部出版完毕。


该丛书主要收录高濑武次郎、井上哲次郎、安田二郎、岛田虔次、山井涌、楠本正继、冈田武彦与荒木见悟等人的八本代表作,荟萃了二十世纪初至八十年代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名家名作,使丛书能够呈示展现出日本阳明学研究从萌芽、展开到高潮的各个阶段的优秀成果,反映了日本阳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学术水平。


undefined


相关链接:《日本阳明学研究名著翻译丛书》正式出版



 十一月



“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1期


11月17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来国龙教授《清华简<四告>中的祭祀仪节》为题,做了一场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71期,也是“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1期。讲座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本校20多位同学在历史学院208教研室聆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undefined


相关链接:来国龙教授谈清华简《四告》中的祭祀仪节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12个学术团队项目获批立项。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张杰教授领衔的“阳明学研究团队”《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榜上有名。这是我校首次获批该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该项目首次以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为研究对象,对三学派著作进行抢救性点校整理,辨析三学派的思想内涵、义理脉络和发展源流,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内在转型。


相关链接:我校首获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立项




“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2期


11月25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院长陈峰教授以《宋朝以文驭武的治军理路及其影响》为题做了一场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72期,亦是“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2期。讲座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申万里教授、陈曦教授及校内外200余名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undefined


相关链接:陈峰教授谈宋朝“以文驭武”的治军制度



 十二月



“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3期


12月15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丁四新教授以《主体性的追寻:百余年中国哲学研究及其当代面向》为题,做了一场线上讲座。本次讲座是“珞珈中国传统文化论坛”第173期,亦是“真知·中国”系列讲座第23期。讲座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杨华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哲学院文碧方教授及校内外200余名师生通过网络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undefined


相关链接:丁四新教授分析中国哲学研究的百年历程




12月17-18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文青学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文化与汉学专题工作坊“翻译与研究:中国文化经典的世界之旅”在线上召开。经过前期的征文和评选,入选本次工作坊的共有18篇论文,分别为来自德国、土耳其、波兰、越南、韩国、中国等地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博士生。论坛同时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开放,吸引了不少国外内师生旁听。


为了切实发挥工作坊对青年学生培养的作用,论坛安排了主旨演讲、论文发表与评议、主题报告等环节,并邀请国内外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资深专家进行指导。


undefined


相关链接:聚焦海外汉学,新汉学博士生工作坊助力培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优秀人才




12月28日上午,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2VJXT001)以线上形式举行开题论证会,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日本北九州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学者出席会议。项目的首席专家是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团队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项目实现了武汉大学在此类项目上零的突破。


undefined


相关链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