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是宋明理学的显学,对于明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冲击。盛极一时后,阳明学却逐渐衰落,至清初迅速归于沉寂。阳明学遭遇发展困境时,阳明后学内部开始“自愈”,阳明学的学术领袖秉承阳明学的核心精神,力挽狂澜,在困境中探寻阳明学发展的出路。在王阳明及第一代弟子时,阳明学发展的主旋律是形成及展开,至再传弟子后,发展的困境逐渐加剧:从外部环境来看,首辅张居正禁讲学、毁书院。王阳明的第三代弟子邹元标因疏抗张居正夺情遭廷杖酷刑,谪戍贵州,收王阳明龙场之益,在贵州悟道,起复后,逐渐成为阳明后学的学术领袖。熹宗初年,众正盈朝,邹元标与冯从吾在北京建首善书院,阳明学复兴昙花一现,随之而来的是毁书院,魏忠贤血腥清洗东林党。方以智的祖父方大镇是首善书院的积极参与者,为邹元标、冯从吾所称许,时艰后“同人于野”,退居乡里讲学。明代亡国后,在江右王门讲会的中心青原山,方以智隔代传心,与施闰章致力于复兴讲会,重振传心堂,直至全节而终。
与孔子后“儒分为八”类似,据《明儒学案》,阳明后学主要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止修学派、泰州学派八个门派,而其中以江右王门、浙中王门、泰州学派、止修学派这四大门派最具活力,发展最盛。至阳明再传弟子后,各学派相互交织,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阳明后学流弊四起,急需正本清源。阳明后学的分化导源于阳明的良知学教三变,教三变直接影响了江右王门、泰州学派、浙中王门的良知学宗旨的形成及差异,面临良知异见纷呈的理论困境。弟子邹元标汇聚姚江诸流于一身,作为阳明学的继承者、澄汰者和汇聚总结者,他积极寻求阳明学主要门派发展的出路。邹元标对于江右王门的吸收以胡直、王时槐为主,以江右王门收摄保聚的学风为基调,践行记过、无欲、研几、主静等功夫。邹元标对于泰州学派的吸收以罗汝芳为主,他继承了泰州学派自然顺适的宗旨,利用赤子真心的冲力,推致良知流行,盎然天机,践行心要放、复太和、任真情、顺自然等功夫。以王畿后学邓以讃、张元忭以及周汝登为主,邹元标契人浙中王门:在道体论上,强调无之空空、无之虚、无之密、无意之圆;在功夫论上,强调省悟、奋悟、透悟。江右王门的万廷言摄知归止,李材独拈止修,邹元标亦将二者的止修学派思想融摄,以至善贞定良知道体,以艮背贞定功夫。在继承吸收各派核心思想时,邹元标予以评判:对于江右王门的收敛静定,他主张放开,认为记过等功夫过于支离,主张壮大良知主宰的力量,众妄俱消;对于泰州学派的流行,他主张收放心的锤炼功夫,保证赤子真心流行中不含情识;对于浙中王门门,他主张悟修兼至,以防止荡于玄妙;对于止修学及其关联学派之止修,他强调止无所止、修无所修。由道统而人者,寻源问津,如人百花之谷;由宗统而人者,不涉程途,提刀直人,如人无人之境。宗统道统合一,汇聚一点,邹元标学旨可归结为“学”。觉为道体,学为功夫;觉即学,即一体,觉一体为境界。方以智以“觉”“学”“孝”展开主体,以三冒思相统摄阳明后学诸派的道体论,乃至整个儒学。三冒即显冒、密冒、统冒,分别对应阳明学的有、无、有无相。合,三冒既能统合为一,又能举一而明三。由此三冒,可以融通阳明后学有无之辩中的道体、功夫论,贯通宋明理学中的寂感、先天后天,并进而贯通三教百家。三冒层楼递进,既能由显冒上升到密冒,又能由密冒下贯至统冒,进而完成义理的融通。方以智以儒家真孤资任,在明亡后依然坚守疗教平人心,在寒冬中保存真种子,寓解于行,以行摄解,寄希望于儒学的再次复兴。
以王阳明教三变为基础,阳明学发展总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默坐澄心、静坐。江右王门主旨;第二阶段:致良知。泰州学派主旨;第三阶段: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浙中王门主旨;在纠正泰州学派、浙中王门末流的流整过程中,产生出了止修学及关联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万廷言、李材、许孚远三位同心友。李材的止修学内生于江右王门,在纠正王门“二溪”学说所导致的流弊中应运而生,借助弟子李复阳知县无锡,并由此开启以顾宪成、高攀龙相继主明的东林学派。薛应旂置王畿于察典,敢于指正王畿在“修”上的缺失,亦导源顾宪成之学。许孚远后学冯从吾与东林学派的顾宪成、高攀龙相和,以至善为宗旨。由此来看,止修学及其关联学派可作为阳明学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至善无恶、艮背止修。王畿为阳明学之利根,畸颖超群,“四无”说如太阿之剑,但同时亦极易出现流弊,对于阳明学发展的破坏性也最大,由此导致“倒持太阿”,反伤已身,成为阳明学发展的“酖毒”。由此,方以智针对阳明学末流的私心横行之弊,以时学铎人,“藏悟于学”。从道体论上,方以智指出王畿之学的道体是独心独性,而非公心公性。由此,王畿之学的流弊为荡漾在一己之神秘体验,而缺乏普适性,方以智以“全仁全树”化之,以“下学”平衡之,以“学”“修”实之。这融合了浙中王门与止修学及其关联学派的思想,学即是悟,是上达,是超越;学又是孝,是修,是下学,是着实。由此,悟修合一,下学上达合一,学、悟、觉、孝、效合一,这可作为阳明学理论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愿学(下学上达 )、藏悟于学。总结阳明学五个阶段的教法,出路指引如下:第一阶段:默坐澄心、静坐,流弊在于沉顽空、守死寂。出路在于以泰州学派拆穿光景,即有而无,放开,流行,乃至超越至无。第二阶段:致良知,流弊在于杂于情识、任情。初学者之出路在于补充第一阶段教法,锤炼赤子人心为真心,不杂情识。中学者之出路在于超越至无,时时缉熙。老学者应即悟即修,悟修合一。第三阶段: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流弊在于玄虚,高妙。出路在于补充第一阶段教法,如王阳明为王畿之治静室。以止修学派平衡,悟修合一,即悟即修,即修即悟。第四阶段:至善无恶、艮背止修。流弊在于泥迹,应以第二段教法流行之,推致良知。以第三阶段超越之,下学而上达。第五阶段:愿学(下学上达 )、藏悟于学。这是圆教,总体出路指引,亦是重回王阳明的天泉证道:“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人于道。”
在困境及出路研究中,“知落后于意”、阳明学的转折、阳明学的实学特质亦值得关注。心、意、知是阳明学道体论的核心概念,但面临“知落后于意”的难题。刘宗周以诚意、慎独为功夫特色,让知藏于意,未发之中密体确保已发之和。以未发之中为主,未发之中为性体,慎独求未发之中,深隐的未发之中能保证已发之和。邹元标提出了与刘宗周之学相对的另一种模式:让意超于善恶之上,从沉潜密体中来,心体的纯粹超洁保证了心所发之意的灵动,处处圆处处应。以已发之和为主,觉是性体,太和元气是心觉之流行,和乐一体即是已发之和,能充达处即是心性,不必深隐,已发之和保证了深渊处未发之中。刘宗周重视的未发之中可与邹元标的已发之和互补。从“有”的角度,邹元标以已发之和溯源未发之中,已发之和即未发之中,离和无中,离达道无大本。对比刘宗周以未发之中保证已发之和的思想进路可知,刘宗周的思想倾向于原因论、动机论,而邹元标的思想进路则倾向于结果论、行为论。二者持论不同,但目的一致。
在阳明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形成了阳明学的转折,这是指从心体滑转为性体,从江右王门的收摄保聚到止修学的止至善与修身,由止修学到朱子学的发展,其中以万廷言、李材、许孚远三位同心友为代表,包括这三位同心友的后学邹元标、顾宪成、高攀龙,乃至冯从吾、刘宗周。万廷言的《大学》新诠释顺着王阳明的《大学古本》而来,诠释的根基在于阳明学,以江右王门的学旨为特色,摄知归止,将道体论重心由良知转至止至善。在万廷言的诠释中,《大学》三纲领归于止至善,止至善为《大学》总纲;《大学》八条目各有分工,落脚点在诚意、致知,八条目以“止至善”为归宿。那由此来看,“止至善”既是总纲领,也是总条目,这与王阳明以良知灌注到《大学》的诠释呈现出明显差异。李材的止修学将这种差异放大,完全倒向了止,这已经严重偏离了阳明学,反面为以东林学派为代表的朱子后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总体而言,万廷言将致良知与止至善融通,李材独拈止修,止至善与修身并举,至东林学派的顾宪成、高攀龙,则逐渐转为朱子学。
在明清实学思潮中,阳明学传心法脉与顾炎武所主张的实学既有内在一致性,亦有显著区别,不能将二者混同。卷裹了“上达”“悟”“虚”的实学体现出阳明学的特质,注重内在心体的涵养及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从阳明学发展的困境而言,江右王门沉空、泰州学派放荡、浙中王门空亡,均表现为没有实事,良知着空,这是阳明学因末流牵连而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突破困境,阳明学必须重新回到王阳明的实学精神,时时事事如一棒一掴之着实,棒必见痕迹,掴必见血印,如此方有实效,方能得力,这是阳明学的实学维度所体现的特质。阳明学重在“传习”,邹元标的“上达而下学”可表述为方以智的“藏悟于学”,由此彰显出鲜明的实学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