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者文章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马敏|深切怀念冯天瑜先生

2023年元月12日临近中午,久疏音讯的好友郭世佑突然给我发来一条微信,想确证网上流传的冯天瑜先生仙逝的消息是否为真。我随即发微信向弟子武大傅才武求证(他曾跟随冯先生读硕,先生病后时常服侍左右),才武当即回复:“马老师,今天上午10:41, 冯先生仙逝。我现在刘老师家商量冯先生后事。初定一切从简。”

闻此消息,悲从中来,一时无语,感觉太突然了。因为前两天还听说久患癌症的冯先生感染新冠后,一度曾告病危,但经输血后已有所好转,又能谈笑风生了,心想他这次也一定能像往常那样,逢凶化吉,度过此劫。但世事莫测,简直没想到生命力如此顽强的冯先生就这样溘然长逝了!

其实,就在冯先生逝世前两个月(11月12日),经共同的朋友张京城君发起,我们还相约在风景如画的东湖之畔相聚,聊聊我前些时在哈佛大学访学半年的见闻。没想到,冯先生因临时身体有恙,不克光临,约定等他身体稍好后再聚。谁知却再也没有下次!对我而言,这不啻留下人生一大遗憾,失去了向先生讨教的最后一次宝贵机会。

时光流逝。回顾起来,我同冯先生的交往已有近四十年。在同他的交往中,他既是师长,又是挚友,尽管出名甚早,还曾受到伟人的赞誉,但从来都是平等待人,没有半点架子。1984年我硕士毕业时,他是论文答辩委员,记得当天他到得很早,还特来我们寝室坐了半天,随意聊天,承蒙先生不弃,对我那篇关于清末苏州绅商的硕士论文鼓励有加。在我读博期间,有一次章开沅先生委托我去他武汉师院家中送一份评审文件,他非常客气,让座倒茶,使人如沐春风,事毕,还亲自送至门外,握手告别。

先生之为人,从来是至纯至性,冲淡随和,表里如一,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我注意到,虽然我是他的弟子辈,但每次来函或赠书,他均以某“君”相称,一示谦逊,二示随缘,君子之交淡如水,重在纯真的友情。上世纪90年代初,某次我们同赴北京参加一个会议,搭乘夕发朝至的38次列车,又刚好同住一个卧铺车厢,他谈兴很浓,我们聊至很晚才入睡。第二天一早六点左右就到了北京,我正在心里犯嘀咕,离会议报道时间还早,到哪里去打发时间呢?冯先生却胸有成竹,笑眯眯地对我说,“我们去张琢那里讨顿饭吃。”随即掏出一本新著,说道:“我同他是好友,顺道去送本书给他。”张琢先生当时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杂志的主编,刚出版了新著《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名气很大。记得到了张琢先生住处,时辰尚早,敲开门后,他对我们两位不速之客的到访吃惊不小,连声说没想到,但显然非常高兴冯先生的不期而至,十分热情地邀我们去附近餐馆共进早餐。此事使我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冯先生既是书生,又不完全像书生,心中始终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因出生书香门第,先生幼承庭训,学殖深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经常会给人意外的惊喜。很多学者可能都有被冯先生画素描的经历:时常是在会议过程中,他会紧盯着你,随手抓到一张白纸(可能是会议文件的反面,也可能只是桌上的餐巾纸),迅速构思,很快便挥就一幅人物素描,或许不完全像,但绝对神似。后来,他将这些当代学人素描汇集成册出版,留下了宝贵的时代印迹。冯先生的绘画水平其实相当高。某年春节,他一连几天都到书画家兼文物收藏家李寿昆先生工作室,兴趣盎然地在尚未烧制的瓷瓶坯上描绘辛亥人物肖像,我去寿昆处拜年时恰好碰上,亲眼见识了冯先生高超的画技。据寿昆讲,在瓷坯上绘画,对画技要求甚高,下笔要十分精准,容不得丝毫差错,否则一个上好的瓷坯就报销了。经过连续几天聚精会神地描绘,加上寿昆兄妙笔生花的题字,他们两人共同创作了十幅包括孙中山、黄兴、邹容、章太炎、秋瑾等人在内的辛亥人物瓷瓶画。后来,其中的一套被武汉市政府选作市礼,带到台湾送给了统派人士。很难想象,虽一直从事史学研究,但冯先生本科学的却是生物学,半路出家成就了一位史学大家。他对地理知识也十分精通,据说,某次聊到巴西,结果冯先生对巴西的地理方位、自然条件、各类资源等,竟了若指掌,一一娓娓道来,让人惊愕不已。至于他作为资深球迷,每逢足球世界杯时的精彩点评和对战况的精准预测,更为弟子们所津津乐道。他最后留下的文字,是在“冯门弟子”微信群中对去年岁末卡塔尔世界杯的点评和预测,极其准确地预测到了阿根廷队将笑到最后,夺得本届冠军。

先生之治学,博大精深,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是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大家之一。他提出的中国文化生成生态论、中华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转型、历史文化语义学等原创性理论,在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可谓独领风骚。他一生著述勤奋,成果丰硕,生前已出版的《冯天瑜文存》多达17卷20册,总共近千万字。其领衔同杨华、任放主编的《中华文化史》,长达近百万字,是新中国首部文化通史,自初版以来,累计印刷62次,前后发行逾28万册,荣获首届中国教材奖。他的众多学术精品,如《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新语探源》《“千岁丸”上海行》《“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辛亥武昌首义史》(合著)《张之洞评传》(合著)等,在海内外均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其价值也必将随岁月流逝而日增。先生七十寿辰时,李寿昆兄曾作一联庆贺:“封建再论柳子后;论语重读孔先生。”凸显《“封建”考论》《中华元典精神》二书在冯先生史学体系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先生深以为然。

私意认为,冯先生一生在学术上贡献巨大,而尤以晚年不意患癌后,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意志和空前的学术爆发力,实现了生命价值的自我超越,堪称天下读书人之典范!自2016年以来,冯先生一直是一边同病魔顽强抗争,一边仍在持续自己的学术事业,笔耕不辍。得悉冯先生患癌后,我曾前往医院探视,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刚刚经历过化疗,身体极度虚弱的冯先生,斜靠病榻,在床上支一个木板,仍在顽强地写作,目睹此情此景,我顿时热泪盈眶,这完全是在以生命相搏啊!

据其弟子初步统计,冯先生2016年患癌后,以病房为书房,手不释卷,相继出版的各类著作(独著和合著)竟有20种之多!可以开列一个长长的书单。这还未算上他主编的《中华文化元素丛书》《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丛刊》《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朝读经典》,以及有待出版的《周制与秦制》(在先生去世后已于近期出版——笔者注)《中国文化简史》《冯天瑜口述自传》等书。记得十多年前,冯先生尚未患病时,曾告诉过我,他手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但很想尽早完成的一件事,是要整理、出版父亲冯永轩先生的文集,以及整理并捐赠他们兄弟几人多年保存的父亲留下的大量文物。结果,在他患病期间,通过争分夺秒地拼搏,这些心愿都一一实现了。他主编的《冯永轩集》《冯永轩手批梁启超、王国维讲义两种》《冯氏藏札》《冯氏藏币》在最近几年都先后得以出版。珍贵的“冯氏三藏”(书画、信札、钱币)经妥善整理后,全部无偿捐献给了武汉大学博物馆。

什么叫“朝闻道,夕死可矣”;什么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在冯先生晚年生命历程中都一一见证到了!陈寅恪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曾谓:“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天下以学术为事业的人多矣,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是视学术为其生命。冯天瑜先生正是以学术为生命之人,是“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的大师巨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以一辈子的时间,做了两辈子的事情。

从2021年到2023年,湖北史学界接连失去章开沅先生、冯天瑜先生两位荆楚名家、史学大师,这不仅是湖北史学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同时也是中国史学界和学术界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泰山其颓,哲人其萎。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容我引用友人张京城君的两句悼亡诗,以祭奠冯天瑜先生在天之灵并结束本文:

“君辞人间余白纸,

学有疑难可问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