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心学传统的现代阐释及其未来走向”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27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研究”课题组协办,以“心学传统的现代阐释及其未来走向”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丰颐大酒店九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湖北省社科院、湖北大学、黄山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一位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共飨学术盛宴。

该研讨会共分为两场。第一场由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张沛超担任主持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乐恒首先作了学术报告,通过对仁与心之感通,性与心的关系问题,工夫论与内外感通之道等三方面的内容来说明,孔子的“心学”是孟子心性论的源头所在。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吴宁具体阐述“德”、“福”的意涵,从德福相关与德福相悖的双重角度探讨孟子的德福观。武汉大学国学院陈晓杰在向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中,认为王阳明本人并未对道德动力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自觉的认识,阳明后学在对良知本体和功夫论上的诸多分歧,以及近现代研究中对良知说的两极化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廖璨璨是研究明末思想家方以智的专家,她从方以智的“至善统善恶”的角度来阐释王阳明思想中性之善恶与至善的关系。

第二场研讨会的视野主要着眼于现代新儒家,由黄山学院孙海霞担任主持人。湖北省社科院王巧生提交的论文中,具体探讨了熊十力的习气、习心论。湖北大学肖雄具体阐述了唐君毅哲学中道德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关系。华东理工大学陈迎年的论文主题是牟宗三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陈教授认为,牟宗三的相关社会主义讨论,既体现了时人的一些共识,也反映了牟先生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可为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借镜。复旦大学徐波认为,以“圆教”的概念入手,可以对牟宗三哲学乃至整个现当代新儒学的理论意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王林伟通过对牟宗三著作和译作的梳理,阐述牟宗三与康德哲学交会和融会的过程,并藉西方和中国本土的不同视野,对牟宗三的融会工作加以照察,以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在研讨会的过程中,参会的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积极发表各自的观点,会议气氛轻松热烈,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通讯员 向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