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19级硕士研究生
2019.9-2021.6连续四学期担任《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助教
从邂逅助教到心愿成真
问:为什么想到做助教?助教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答:说到为什么想要做助教,不得不追溯到本科的那段时光。那时我就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接触到了助教这个角色。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助教和老师是不同的,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问自己:“以后有没有机会也成为一名助教,以另一种身份参与到课堂呢?”
研究生入学前,正好看到了学校关于通识课程助教的招募通知,包括《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其他的课程。因为自己的专业是中国史,所以就选择了《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课,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以前的小心愿。
在这两年中,我担任过大班助教(助教组长),也当过小班助教(带班助教、助理主教),进一步感受到了与自己本科时候对助教这个角色所想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和体系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那种一以贯之不一样,《人文导引》的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多元,因此对助教的一个考验也比较大。此外,助教的工作内容也更加有复杂度和考验性。助教组长的话,主要其实是协助大班老师,前期特别是刚开学的一个准备工作,以及期末的收尾、统筹工作。除此之外,通识课程助教要面对的还有小班研讨。
从吸取教训到收获感悟
问:担任助教期间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做助教的收获是什么?
答:在担任助教的过程中有两件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一个是因为思虑不周出现的课堂插曲,另一个是让自己感觉到非常荣幸很有幸福感的赠书经历。
尽管算得上经验丰富,但自己也有犯迷糊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小班研讨课安排了辩论活动,涉及到小组设置问题,部分小组是五个人,而一般的通用的辩论规则是由四位辩手。有一个小组的组长,在辩论的前一天,私聊我说:“能不能让我们的第五个同学也上场参与,因为辩论大家都很想参与,我自己作为组长很难办,能不能让那位同学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发言。”当时没有多想,就答应了。结果在课上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是有五个人坐在那边,另一方是只有四个人坐在那边。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到了自由辩论环节,这方的第五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对方四名同学的情绪是不太对的,果然一结束就有一名同学站起来很大声质问说:“为什么他们能够有五个人在场?”我马上就意识到是自己的失误,同样的规则应该是就适用于所有小组、所有人的,而自己在做出了修改之后没有通知到其他小组。这让我也感觉到同学们更注重这样的一些个人感受,更关心他们在上课当中特别是小班研讨课上,自己是不是有公平的被对待,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有没有被尊重。
让自己感到比较幸福的一点,在上学期,也就是第三次担任助教的过程中为同学们设计的特别礼物。当时我是带班助教,负责历史学院的一个小班,没有小班老师,全由我一个人带小班,自己做主上课。当时给每次小班课表现优秀的同学承诺奖励一本书,最终是在最后一次小班研讨课结束时一起发给了他们。看到同学们收到书之后,自然绽放的笑容,感受到他们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我被感动到了。这固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惊喜,对于自己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心意呢?和这些同学们相处一学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一切都是值得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收尾,也是比较符合自己对这门课的一个预期,因为他们后面也许可以带着我送的书去阅读、去思考,应该能让我的让这门课延续在这学期之外的一个想法得到实现。
谈到收获,我有诸多感慨。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同学们鲜活的思维,感受到了大一学生珍贵的品质,特别是小班研讨中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富有激情的发言、对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的勇气,感受到了同样青春的面孔下,一代一代学生的变化。除了这些难忘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通过协助大班授课老师或者小班老师认识到了其他学院的一些老师。比如第一次做助教的时候,大班老师是文学院的李建中老师,但当时刚入学还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报名的时候是看自己在周几的第几节课到第几节课有空,按照时间来选的,没有想到第一次就遇到了这个课程的总的负责人。后面又陆续认识到政管院的刘重春老师、历史学院的潘迎春老师,文学院的袁劲老师、经管院的文建东老师,还有其他几位小班老师。能够与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老师们有不短时间的接触,特别是李建中老师、文建东老师、潘迎春老师这样的名师,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这意味着,既可以在现场听名师讲课,感受不同学科老师对同样内容的不同讲解,又可以通过协助工作来学习这些老师的处事方式,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想说的话
问:你怎么看待武大通识课程呢?
答:通识课程向来都是看上去无用,实际上有大用的一门学科。不同于专业课鲜明的学科印记和贯穿始终的专业知识传承,通识课程更注重的是人的发展和成长。因为通识课程的面向群体——大学本科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正是一个思维发展、成型的阶段。通识课程关心的是,如何启发学生自主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如何赋予他们把自己发展得更加全面的能力,如何让他们触碰到团队协作、换位思考、理性批判、人文关怀?让学生从自己的仁性、天性、理性、爱恨这些方面去认识自己,从博雅、历史、生命、审美、正义等方面去认识世界。甚至可以说,这是有可能学到如何可以深入地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提升自己的一门课程。
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专业课带你了解某一领域某一个问题,学科前沿,经典的理论、知识、方法等等。而通识课更多的是一个启发性的工作,以武大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为例,虽然涉及很多方面,也有具体的经典书本和知识,但不是每一本书都展开、深挖,更接近点到为止。其目的性可能就在于,不会给学生们一个关于这部经典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比如你自己读《论语》,你的体会是什么?你现在读它之后和中学时候读有什么不同?由此你有没有帮助到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和认知?你对于一些观念、问题的想法有没有改变?可不可以尝试让自己在精神世界里树立起自己的精神树,有没有学会用一个更多元,同时也是更符合实际的一个视角去看待去这个世界?
问:有没有想对学生们说的话?
答:这门课程它最大亮点还是小班研讨,它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让尽可能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希望同学们在参与小班研讨课程的时候,不光了解本小组的题目,也要去关注其他组的同学在关心、讨论什么问题。在研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哲院和马院的同学在思辨和口头发言当中更注重逻辑性,经管院的同学更注重运用自己的一些专业的经济学的原理,历史学院的同学更讲究一个“通”,不管研究什么问题,尽量把这个问题的背景,所处的历史时期这样的问题都注意到。
这门课与其他的课还是很不一样的,大学里面很多课可能是上完了就“结课”了,但我希望人文导引课与同学们的陪伴远不止一学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结课后沿着在这门课程当中感受到的有兴趣的路,继续去读一些书,去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继续思考,继续和同学去探讨。真诚希望,也是祝愿,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走的更远。
采访:张斯婧 杨宝朔
文字:杨宝朔
图片:赵龙
来源:武大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