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工作简报(总第34期)

¨¨¨¨¨¨¨¨¨¨¨¨¨¨¨¨¨¨¨¨¨¨¨¨¨¨¨¨¨¨

中心承办商代盘龙城学术研讨会

中心主办召开俗文学中的科举与民间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为武汉市远景规划“把脉”

冯天瑜教授参加“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

学术万象

¨¨¨¨¨¨¨¨¨¨¨¨¨¨¨¨¨¨¨¨¨¨¨¨¨¨¨¨¨¨

8月29日,由武汉市政府、武汉大学和湖北省文物局主办的“商代盘龙城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围绕“商代盘龙城遗址与中华文明之源”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对盘龙城遗址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开创性建议,把保护长江中游文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研究、保护和利用好盘龙城文化资源,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说,要以盘龙城遗址为切入点,研究武汉城市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理清其发展的脉络,了解武汉城市发展的特点。她希望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文化保护的思路,把传承文化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武汉的城市建设工作。”

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介绍了盘龙城遗址的历史研究工作。“1954年长江洪水,武汉市防汛筑堤,需要从郊县取土,盘龙城遗址因此被发现。遗址于1963年开始试掘,1974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此设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6年,盘龙城遗址被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保护项目。”冯教授说:“开展盘龙城考古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更是我辈不可忽视的责任。”

“盘龙城即将迎来一个新时期,现在回顾盘龙城遗址,要把中原文化与长江中游文化结合起来看。”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认为,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盘龙城起着不断发展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他表示,“一个城市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实力,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这很重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们要把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保护盘龙城遗址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距今约3500年,至今已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遗址内发掘的三座大型宫殿建筑,体现出我国早商阶段前堂后寝的宫殿格局,奠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基础。据悉,研讨会结束后,盘龙城遗址公园将正式动工,预计2016年可建设完成。

商代盘龙城学术研讨会,由我中心与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承办,于2013年8月29日在武汉晴川假日酒店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省市领导等共70余人。

¨¨¨¨¨¨¨¨¨¨¨¨¨¨¨¨¨¨¨¨¨¨¨¨¨¨¨¨¨¨

11月8日-10日,“俗文学中的科举与民间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明珠园召开,来自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6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赵晓寰教授,韩国高丽大学的崔溶澈教授、祥明大学的赵宽熙教授、全北大学的郑元祉教授、韩巴大学的金惠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周建渝教授、岭南大学的刘燕萍教授,台湾吴凤科技大学的刘淑娟教授,中国俗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的陈连山教授等。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涂险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国俗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新教授主持。

这次会议的议题有科举制度与俗文学的发展、科举制度与俗文学作家群体、科举制度与俗文学消费群体、古代戏曲中的科举生态和科举人物、古代小说中的科举生态和科举人物、科举制度与民间社会、游戏八股文与俗文学等,学者们对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了深入的探讨,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11月30日,中心主任冯天瑜受邀出席“武汉2049”专题研讨会,为谋划武汉市长远发展图景献计献策。

汉水文化”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冯天瑜以《2049大武汉前景刍议》为题,借用法国年鉴学派代表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的区域研究“三时段说”理论,从结构性、局势性、事件三个角度,为现今武汉市“把脉”:拥有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的自然禀赋;已然具备成为特大都会的历史趋向;时下正获得技术生产力、改革生产力和转型生产力相叠加的复合型战略机遇期。 作为“

他指出,武汉市未来升腾之路在于,志存高远,取法乎上,实现弯道超越;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学术优势;着力提升市民文明水平;张扬城市特色,高举长江文明旗帜。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对武汉市未来发展的一次超长远谋划。研究2049,其用意是要让当代武汉人明确城市目标,清楚不做什么、要做什么。这种超前描绘城市未来图景,是武汉史上首次,国内也不多见。

¨¨¨¨¨¨¨¨¨¨¨¨¨¨¨¨¨¨¨¨¨¨¨¨¨¨¨¨¨¨

5月15到1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以及杭州市人民政府等机构主办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八十多个国家、九十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共五百人参加会议。会议就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讨论,提出并通过了“杭州宣言: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冯天瑜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并作了主旨发言。

会议主要以主题发言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包括有8个主旨发言与11个小组讨论,就文化对于贫困、社会治理、经济增长、社会融合等问题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冯天瑜先生于15日下午以“中国传统智慧与社会治理”作了主旨发言,探讨中国传统智慧对于当今社会治理的启示意义,从日常人伦生活、区域或国际间的文明对话以及代际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梳三纲、五伦,对共济互动的五伦说作了现代诠释,并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说”进行批评,以佛教的中国化与宋明新儒学的融合为例展示了诸文明相互融合、相互涵化的可能性与重大意义,最后则以孝慈之道阐发代际关系。发言得到各国与会成员的热烈响应与称赞,其中“多元融合”、“以古变今”等思想更被吸纳进了“杭州宣言: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文本中。此外,在会议期间,冯天瑜天生作为与会学者的代表,还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就文化以及教育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发表了见解。

¨¨¨¨¨¨¨¨¨¨¨¨¨¨¨¨¨¨¨¨¨¨¨¨¨¨¨¨¨¨

1月19—20日,郭齐勇应邀参加深圳大学主办的“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1月19—20日,李维武应邀参加深圳大学主办的“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开辟现代新儒学走向生活世界之路——关于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思想的再思考》。

1月19-20日,胡治洪应邀参加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办的“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儒家传统的源流、内涵及其真精神》。

4月1-5日,杨华应邀参加“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传统礼乐制度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途径》,西安,陕西省政府、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4月14日,杨华在武汉大学图馆学术报告厅为武大师生和珞珈山社区群众做了题为《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导读》的讲座,这是武汉大学图书馆读书节的开幕式,也是武汉大学校庆活动的一部分。

4月20—21日,郭齐勇应邀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和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4月20—21日,李维武应邀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和武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更新——关于19—20世纪中国哲学史观的思考》。

4月20日,丁四新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的过去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出土易学材料与《周易》经学的哲学解释》。

4月20-21日,胡治洪应邀参加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13年会,发表论文《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建构及其意义》。

4月24日,郭齐勇应邀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当代儒家学者上海论坛,提交论文评《何谓普世?谁之价值》。

5月17-18日,丁四新应邀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等主办的The Classic of Documents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提交论文《《尚书·洪范》的文本叙述及其政治哲学》。

5月23日,杨华在北京参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座谈会,并受命为起草相关文件进行学术论证,教育部2-316会议室。

5月24—26日,郭齐勇应邀参加复旦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海外与本土儒学研究的交错与展望” 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现当代新儒学思潮述评》。

5月,冯天瑜应邀访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

6月6—8日,郭齐勇参加南昌大学主办的国学研究与教育研讨会,提交论文《略谈国学教育》。

6月15日,杨华在北京参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12楼会议室。

6月15日,李维武参加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张申府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科学、民主与社会主义:张申府与新文化运动》。

6月19日,杨华为武汉电视台“问津国学”讲坛节目录制了题为《中国古人的生活礼仪》的节目。

6月22—23日,李维武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现代哲学与思想文化前沿问题” 学术研讨会,担任会议评论人。

6月28日,杨华在武昌东湖宾馆参加“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座谈会,湖北省文化厅。

6月28日-30日,司马朝军出席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历史·典籍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担任第四组总召集人,并作大会发言。

6月,徐少华应邀参加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出土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清华简第十九章疏补》。

7月4-6日,杨华应邀参加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叶家山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的谈话,随州,湖北省考古所。

7月7日,陈伟参加京都大学人文研主办的里耶秦简讨论会,提交论文《第一卷的有关问题》。

7月7—8日,郭齐勇参加杭州文澜书院主办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五教对话与会通”,提交论文《儒家提供的智慧》。

7月20-21日,丁四新参加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现代哲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提交论文《《尚书·洪范》在现代中国的命运:作者及著作时代考证与新证》。

7月20-21日,胡治洪应邀参加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现代哲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2013年会,发表论文《谭嗣同杂糅新旧以求通变的“仁学”》,并主持一场会议。

7月21—24日,李维武参加在美国布法罗大学举办的第18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提交论文《开辟现代新儒学走向生活世界之路——关于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思想的再思考》。

8月4—8日,陈文新应邀参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提交论文《傅斯年的文学史观》。

8月16—18日,丁四新参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马王堆帛书《二三子》疑难字句释读》。

8月19— 22日,谢贵安应邀参加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巴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宋实录〉川蜀作者群初探》。

8月20—22日,卢烈红应邀参加韩国成均馆大学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提交论文《禅宗语录中特指詢问句的发展》。

8月22—25,谢贵安参加中国赋学会、邛崃市文联主办的国际高端赋学会,提交论文《试析古代实录对赋的记载》。

8月25日-27日,余来明应邀参加第九届明代文学年会,提交论文《明代道教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并担任小组评议。

8月28-30日,杨华应邀参加“商代盘龙城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试论早期城市与河流的关系》,武汉市人民政府。

7月-8月,洪均参加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故宫学高校教师讲习班”。

9月8日,徐水生应邀参加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主办的跨文化对话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中日近代哲学思想的交流看两国文化的互补性》。

9月23日—28日,谢贵安参加法国滨海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故宫、皇宫与王宫:东西方皇权与王权象征符号的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清宫史学之府——清实录馆探研》。

9月24—27日,郭齐勇参加台湾“中央大学”主办的“2013第二届当代儒学国际会议:儒学的全球化与在地化”,提交论文《“亲亲相隐”的再讨论》。

9月25日,杨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做了题为“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礼仪”的讲座。

10月11-13日,陈文新应邀参加程千帆诞辰百年纪念会及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写在程千帆著《元代文学史》之前》。

10月12—13日,李维武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严复: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严复与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古今之变》。

10月17—20日,谢贵安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中华文化(开封)论坛、第二届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封与宋学的传承”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宋实录〉河南作者群初探》。

10月18日,李维武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历史视野下的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关于“主义”的历史性选择——以毛泽东在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的发言为中心》。

10月18—20日,郭齐勇参加郑州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长联席会议暨国学教育论坛,提交论文《武汉大学的国学教学》。

10月19-20日,杨华应邀参加“礼仪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庆氏礼学与中国古代礼学的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10月19-20日,胡治洪应邀参加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湖北省周易学会协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担任论文评讲人,主持闭幕式。

10月19-20日,丁四新主持召开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

10月,王林伟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提交论文《王船山乾坤并建思想的当代哲学蕴涵》。

10月25-28日,胡治洪参加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上饶师范学院朱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举行“经典与教化”学术研讨会,因故未到会,但提交论文《〈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

10月25-26日,丁四新参加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简帛《老子》与道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早期《老子》文本之篇章演变及其思想主题的呈现》。

10月25—28日,谢贵安参加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提交论文《试析明清实录对武当山记载的差异》。

11月9日,司马朝军出席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长三角古籍整理与《王世贞全集》研讨会”,被聘为《王世贞全集》编辑委员会委员。

11月14—17日,郭齐勇参加深圳大学主办的第十届现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提交论文《综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人物及问题意识》。

11月16—18日,李维武参加深圳大学主办的“儒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第十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20世纪心学开展的三种形态——以来自鄂东之地的熊十力、徐复观、胡秋原为中心》。

11月16-18日,胡治洪参加深圳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暨《鹅湖》月刊社、台湾中央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合办的“儒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前瞻”——第十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熊十力“新唯识论”之本体-宇宙论梳释》。

11月21日,杨华为深圳市宝安区文物管理高级研修班做了“礼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讲,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

11月22-24日,陈伟参加中研院史语所主办的第四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岳麓秦简〈奏谳书〉校读》。

11月22-24日,杨华应邀参加“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长沙,湖南省博物馆。

11月22—24日,郭齐勇参加广西大学主办的传统工夫理论全国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试谈儒家的工夫论》。

11月23-24日,丁四新参加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的传统工夫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上博楚简《凡物流形》的哲学思想》。

11月27—28日,郭齐勇参加武汉大学主办的哲学创新高端论坛,提交论文《儒家仁爱及推爱方式》。

11月28日,胡治洪参加北京大学儒学院召开的“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工作会议,提交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及其应然取向》,并作《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课题的粗浅思考》发言。

11月30日,李维武参加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举行的萧萐父先生铜像安放仪式暨萧萐父先生追思会,担任追思会主持人。

11月30日,李维武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易学与中国哲学”——庆贺唐明邦先生从事哲学研究60周年暨到武汉大学从教55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中国古代科学成果中发现中国思想历史——唐明邦先生〈李时珍评传〉的价值与启示》。

11月,徐少华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主办的第七届历史学前沿论坛,提交论文《上博八所见“令尹子春”及相关史实辨析》。

11月,徐少华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铜绿山与盘龙城及中国青铜文明》。

11月,徐少华应邀参加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次楚文化年会,提交论文《从析楚先族南迁的时间与路线》。

11月,王林伟参加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儒学与古典学会议,提交论文《天人回环、交尽视野的展开》。

12月10日,李维武参加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提交论文《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及其在现时代的意义》。

12月13—15日,郭齐勇参加山东大学主办的儒学前沿问题高端论坛----儒家角色伦理会议,提交论文《略谈儒家角色伦理》。

12月18日,冯天瑜主持召开海峽两岸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提交论文《国学刍议》并作主旨发言。

12月19—22日,谢贵安参加韩国古文书学会主办的“东亚的实录与历史资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清实录的史书性质与史料价值》。

12月20-21日,余来明应邀参加首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元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提交论文《文献·文学·文化——关于元代文学研究的三点体会》。

12月29日,司马朝军出席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王世贞全集》编辑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