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学者
学术动态
项目简介
学者文章
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中心简报
人文论丛
数字资源
媒体传真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简报 > 正文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工作简报(总第35期)

¨¨¨¨¨¨¨¨¨¨¨¨¨¨¨¨¨¨¨¨¨¨¨¨¨¨¨¨¨¨

中心举办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圆桌论坛

人文论丛再次收入cssci集刊

学术万象

¨¨¨¨¨¨¨¨¨¨¨¨¨¨¨¨¨¨¨¨¨¨¨¨¨¨¨¨¨¨

2014 年11月8日到10日,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圆桌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共有来自韩国、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23位学者参加,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涵盖了小说史、传统小说的起源、传统小说的出版传播、传统小说观念、传统小说批评、传统小说的跨学科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兹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一、小说史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的《二十世纪下半叶两岸通行本文学史中的小说史叙述--以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比较了叶庆炳的《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探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两岸通行本文学史中的小说史叙述。该文从“雏形”论与非“雏形”论、叙述与评述、人物性格分析是否处于核心地位等角度展开讨论,分析了两岸文化生态的不同和小说研究侧重点的不同。

二、传统小说的起源

宁稼雨教授的《中国小说起源动态说》认为西周王朝的覆灭造成了各种文章体制从范本向变体的多相流动的格局。正是在这种整体的动态变化中所不断激发出来的契合点,才使小说受到了最初的孕育和生衍。华中师范大学的王齐洲教授《小说家出于稗官新说》重新考察了“稗官”内涵,他认为“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不仅揭橥了小说家与师、瞍、瞽、矇、百工等的身份联系,也提示了小说与歌谣、赋诵、笑话、寓言等文体上的关联。由于俳优也是稗官,因此,“俳优小说”后来也成为了小说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传统小说的传播与出版

香港中文大学的周建渝教授的《当中国古代传说转换为越南历史叙述》考察了中国民间传说与越南《岭南摭怪列传》中民间传说的关系当一种叙述被置入另一种叙述后,在不同的语境下,原有文本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涵义,以服务于另一种叙述意图;这样的转换叙述又使得这些民间传说演变成越南的“信史”。韩国庆熙大学闵宽东教授《收藏在韩国的日本版中国古代小说之硏究》考察了韩国境内收藏的24种日本版中国古典小说, 论文推断日本版中国古典小说的出版时期大致为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期,其出版时期为江户时代( 1603-1867年)在韩国收藏日本版中国古典小说的地方主要是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奎章阁及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其他主要集中在韩国岭南地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冯保善教授《论明清江南世情小说出版的小说史意义》认为明清江南书业世情小说的出版,总体上反映了明清世情小说基本的创作成果与发展面貌,保障了世情小说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拓展了衍续发展的艺术空间,引导掀起了其创作高潮。

四、传统小说观念

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的《神怪小说创作的精神桎梏与解套》阐述了传统神怪小说创作是应对“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精神桎梏的两种解套术,一是“曲为解释”,一是“姑妄言之”。传统神怪小说的创作始终无法摆脱这一精神桎梏。南京大学苗怀民教授《浅论视野中的中国古代通俗文学》认为《四库全书总目》中对待通俗文学矛盾的态度体现了编撰者个人观点与朝廷立场的差异,也可见通俗文学在当时影响之深广。华中师范大学王炜的《唐人“小说”观念》认为“小说”在唐代完成了命名的延续、功能的突转、类型的叠加、质态的确认,这为后世“小说”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五、传统小说批评

武汉大学文学院鲁小俊副教授《小说间的比赛:章回小说的品第批评》认为明清章回小说中存在的品第现象虽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长期的批评过程中,也会形成相对一致的主流共识,经典的生成与主流共识密切相关。武汉大学江俊伟的《明清通俗小说中的阅读与批评》从阅读生态和批评心态的角度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中关于小说阅读的行为与小说批评的文字。

六、传统小说的跨学科研究

此次会议中,许多论文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跨学科研究,以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科举学等视野来考察传统小说。

武汉大学卢海涛的《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渊源》一文探讨了孙悟空这一形象所具有的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旨趣,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猿猴形象的同时,也考虑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新建构。武汉大学彭娟的 《中的谶纬叙事》认为《新列国志》中大量谶纬叙事的运用可以增添敷演、虚实共构,从而超脱史传的逻辑推演和价值判断,生成更多的阐释空间,更富于想象与寓意。长江大学李根亮副教授的《论中的巫术思维及形态》对《聊斋志异》中多种巫术形态的操作方式和特征进行了研究,这些巫术形态既有迷信和伪科学的性质,也具有想象和艺术虚构的一面。《明清小说研究》 编辑部徐永斌考察了凌濛初南京冶游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辽宁大学胡胜教授的《一“山”一世界——由两种剧本看宫廷与民间“西游戏”的差异》认为两剧的差异表现在剧本本身内容格调的雅俗有别,演员对剧本的依赖程度不一,不同演出硬件为演员所提供的演出自由度的不同。中南民族大学王同舟副教授的《“义释曹操”故事演变中所见章回小说艺术的提升》认为“义释曹操”故事主要是由文化修养较高的文士创造出来的,这个故事无论是情节的照应还是主题的深刻,都与民间性的三国故事不大相同。哈尔滨师范大学关四平教授的《唐代小说与史传关系管窥》比较了唐代小说与唐代史书在叙事、写人等方面的异同,以便更确切地评价唐代小说的创造性成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曾军副教授的《儒林讲述的文、史传统——以和为例》总结出《明史·儒林传》和《儒林外史》一致的思想传统,并认为它们都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命题,为社会、历史树立学习的典范。武汉大学白金杰《立场的分歧:清代小说中同年关系的定位与评价》认为小说关照到同年关系的多面性,并将之置于特殊的情境下,从人情的立场来彰显同年的群体共识,从伦理的立场凸显同年的社会定位。武汉大学方宪的《儒林外史中的“食盒”》考察了“食盒”在《儒林外史》中的作用。

¨¨¨¨¨¨¨¨¨¨¨¨¨¨¨¨¨¨¨¨¨¨¨¨¨¨¨¨¨¨

中心主办的《人文论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年刊,创刊于1998年,冯天瑜教授任主编。迄今已累计出版16部,特辑4部。继2012年被增列为CSSCI收录集刊(2012-2013)后,2014年再次被确定为CSSCI收录集(2014-2015)。这充分说明《人文论丛》的办刊水平与学术影响已得到学者和同行的好评与认可。

¨¨¨¨¨¨¨¨¨¨¨¨¨¨¨¨¨¨¨¨¨¨¨¨¨¨¨¨¨¨

1月

4日,郭齐勇教授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演讲“国学智慧与领导修养”。

22—28日,吴根友教授在巴黎出席法国国际哲学学院、第十二大学与武汉大学合办的学术会议,“欧洲的哲学启蒙思想与中国的哲学启蒙思想之比较”,提交论文《西方哲学启蒙思想观念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应用与发展》。

3月

7日,郭齐勇教授在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儒藏论坛”演讲“谈谈民间儒学的新开展”。

15日,杨华教授在贵阳孔学堂做了题为《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礼仪》的演讲。

16日上午,欧阳祯人教授在贵州省孔学堂作题为《与人生智慧》的学术报告。

17日上午,欧阳祯人教授为贵州省全体纪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题为《儒家经典与廉政建设》的学术报告。

17日晚上,欧阳祯人教授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作题为《的精神实质》的学术报告。

21-23日,聂长顺教授、余来明教授参加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近代知识转型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22-23日,胡治洪教授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Philosophy and Public Policy Colloquium会议,发表论文《〈大学〉的德性政治主体养成论及其相对于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道德优位性》。

26日上午,欧阳祯人教授为贵州省贵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作题为《国学经典与为政以德》的学术报告。(地点:贵州省孔学堂)

26—27日,吴根友教授参加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北京大学世界哲学大会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学做人”,提交文章《“人之为人”与“做人的起点”——以孔子及其弟子与老子、庄子所论为例》。

27日,郭齐勇教授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荆楚学术讲坛演讲“国学与人格修养”。

30日,郭齐勇教授在湖北省国学研究会与湖北日报“湖北国学大讲堂”首场演讲“湖北国学及其传承”。

从上年10月1日—3月31日,晏昌贵教授受聘为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客员教授,主讲“秦汉简牍概述”。

从上年9月至本年3月,徐水生教授在日本创价大学从事客座研究。

4月

11—13日,吴根友教授参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诸子学现代转型高端文化论坛,提交文章《浅谈萧萐父先生的子学思想》。

14-15日,胡治洪教授参加国务院参事室召开的中国国学中心展馆知识文本大纲及展陈转化研讨会,代表儒学馆知识文本编纂组汇报工作。

18-20日,胡治洪教授参加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承办的“国学新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论文《〈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主持一场研讨会。

19日,郭齐勇教授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新仁学与儒学创新”研讨会,发表论文《评牟钟鉴先生的新仁学》。

5月

8—9日,聂长顺教授应邀赴复旦大学参加主题为“东亚知识的生产、规划、流通与影响”第六届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年会,宣读论文《德育论争中儒教的近代呈现》。

11-18日,作为“湖北省台湾周”活动的一部分,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台湾研究所冯天瑜、杨华、王林伟一行赴台湾参加两岸国学交流,造访的学校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七所,与台湾同行举行了多场座谈。5月13日下午,冯天瑜、杨华与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的傅武光教授(所长)、潘丽珠教授同台演讲,冯天瑜讲《汉字与文化认同》、傅武光讲《儒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潘丽珠讲《古典诗辞吟诵》,杨华讲《中华家礼家风》。

17-18日,胡治洪教授参加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2014年年会),发表论文《洪谦对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论的引介》,主持一次研讨会。

19日,司马朝军教授、杨华教授应邀参加中南大学增设“人类文化遗产学”博士点评审会议。

23—25日,吴根友教授参加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全国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提交文章《“天籁”与“卮言”新论》。

25日,胡治洪教授在贵阳孔学堂演讲《全球生态危机与儒家救治之道》。

26—28日,陈文新教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今古齐观:中国文学的古典与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经典的世代更替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中国文学史书写的长时段视角》。

31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道家道教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试说老子道论的生态观》。

李少军教授到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做“近代武汉与日本”的报告。

6月

3日,吴根友教授参加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身体,性别与东西方哲学”研讨会,提交文章《吕坤的女性思想简论》。

5—9日,谢贵安教授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参加由中国明史学会和临夏州文联举办的“中国·临夏王竑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试析《明实录》对王竑个人历史的书写》一文。在大会作主题发言。

6-8日,郭齐勇、胡治洪教授孟子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协办的孟子思想与邹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发表论文《论孟子的政治哲学—--以王道仁政学说为中心》、《孟子引〈书〉与德性政治》。

10日,郭齐勇教授参加贵州省文明办与人民日报理论部主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发表论文《文化自觉与自信》。

19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新世纪中国哲学转型----《汤一介集》新书发布暨学术讨论”,发表论文《汤一介先生的学术贡献》。

19日上午,杨华教授在青山区纪委、妇联组织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中,为该区领导干部家属作了题为《树清廉家风,建幸福家庭:中国传统家教的启示》的报告。

20日上午,欧阳祯人教授在延安干部学院为中央中组部厅级领导作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的论述》的学术报告。

23日上午,欧阳祯人教授为武汉大学全校系主任作题为《古代家训中的人生哲学与管理智慧》的学术报告。

26日,郭齐勇教授在武汉市委宣传部演讲“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

日谋掠台湾之心由来已久29日,聂长顺教授参加武汉大学主办的“甲午双甲子”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中评社采访并报道。

7月

1-31日,郭齐勇教授在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5—6日,吴根友教授参加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提交文章《“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新论”》。

7--9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台湾大学主办的“第五届青年学者‘东亚儒学’研习营”与东亚儒学研讨会,发表论文《近30年中国大陆儒学述评》。

14日,郭齐勇教授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演讲“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的新进展”。

18-20日,欧阳祯人教授出席德国特里尔大学题为“Historicity and Pragmatism in Confucianism”(儒家思想的历史性与实用性)国际学术大会,并做了题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合法性论证及其现代价值》的大会主题发言。

20日,郭齐勇教授在台北奉元书院演讲“熊十力哲学精义”。

22-25,卢烈红教授参加湖北大学主办的元白话与近代汉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语气副词“将无”的产生、发展和衰亡》。

28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主办的“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哲学探索----贺刘述先先生八秩寿庆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刘述先先生的学术贡献》。

7月,聂长顺教授开始参与教育部“中华思想术语”工程,任历史组组长。

8月

5日,李少军教授为解放军某集团军政治部干部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报告。

5—7日,吴根友教授出席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6--7日,郭齐勇教授参加贵阳孔学堂主办的“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传统文化的“两创”》。

10-14日,杨华教授在西宁青海师大参加“汉晋时期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汉唐历史背景下的庆氏礼学》。

15-17日,胡治洪教授参加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儒佛道治理思想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孟子引〈书〉与德性政治》,主持一场研讨会。

15-18日,卢烈红教授参加大连大学主办的新媒介背景下的汉语发展演进与修辞创造全国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相亲”考辨》。

16—20日,吴根友教授出席李宽定先生贵阳国学大讲堂学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会。

21—24日,谢贵安教授在山东淄博参加由山东古典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和中共桓台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纪念王渔洋诞辰38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提交《王士祯家族历史撰述初探》一文。

23-24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与河南省主办的“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第三届嵩山论坛2014”,发表论文《儒学的现代转化----以民间儒学为中心》。

25日,欧阳祯人教授为西藏自治区那曲政府(地县乡三级全体领导)作题为《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报告。

2014月8月-2015年7月,余来明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做访问学者。

9月

2日晚上,欧阳祯人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军部领导作题为《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的学术报告。

15—19日,谢贵安教授在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参加由中国史外关系史学会、北方民族大学举办的“丝绸之路与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讨会”,提交《怀柔远人:国史《明实录》对西域“回回”记载的价值取向》论文。

16日,郭齐勇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论孟子的政治哲学”。

17日,郭齐勇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演讲“关于孔孟‘亲亲互隐’的讨论”。

17-21日,卢烈红教授参加武汉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汉译佛经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作用》。

18-19日,郭齐勇教授参加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儒学与国际华人社会国际儒学研讨会”,发表论文《论儒学的现代转化----兼谈大众儒学的复兴》。

19-21日,徐水生教授参加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河南老子学会等主办的第四届洛阳老子文化国际论坛,提交论文《老子思想对日本近现代名家的影响》。

19-23日,徐少华教授参加四川大学主办的2014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周孝王所封非子之“秦”邑地望析异》。

19日-25日,晏昌贵教授参加“历史地理学的继承与创新暨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历代治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表“放马滩木板地图新探”。

23—27日,吴根友教授出席北京国际儒联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会员与理事会,提交论文《宋儒“一体之仁”思想简论》。

26-27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2014跨文化视域下的儒家伦常:政道与治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儒家的政治哲学》。

29日,郭齐勇教授参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主办的“全国国学院院长会议暨高层论坛”,发表论文《谈国学与国学教育》。

10月

8—12日,吴根友教授出席美国夏威夷大学举办的“Confucian Values in a Changing World Cultural Order”国际学术会议,提交文章为“Striving for Democracy”.(译者,李勇。第一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宣读文章)

9-12日,徐少华教授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纪念容庚教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发表论文《曾侯昃戈的年代及相关曾侯世系》。

11-12日,杨华教授参加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第八届历史学前沿论坛“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提交题为《中国古代礼制的几个特点》的论文。

14日,杨华教授参加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国际交流传播中心主办的会议,为在武汉的外国留学生做了题为《中国古代的礼制与风俗》讲座。

17—18日,吴根友教授出席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典文献资料的诠释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文章《“乾嘉时代的人文实证主义及其得失反思”》。

22—26日,吴根友教授出席武汉大学海外中国学术周·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合办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提交文章《篇哲学思想探析》。

22-29日,杨华教授、陈伟教授、晏昌贵教授等参加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主办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4”暨“武汉大学第二届海外学术周”。

23日,余来明教授参加哈佛大学东亚系、燕京学社主办的“跨界的文学与思想”workshop,发表论文《近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兴起》。

27日,杨华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讲座(Early China Seminar)发表题为《上古中国的“夜祷”——兼论原始巫术与儒家礼仪的关系》的演讲。

10月31日-11月3日,卢烈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禅宗语录中“好”字祈使句的产生与发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聂长顺教授受学校派遣,作为“交换教师”赴日本创价大学,从事《明治日本“革命”概念的近代化》专题研究。

11月

1—2日,吴根友教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参加“知行行哲学的当代研究学术讨论会”,提交文章《王夫之的知行观简论》。

7-9日,郭齐勇教授、胡治洪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冥诞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分别发表论文《萧萐父先生学述》、《此情可待成追忆——怀念太老师萧萐父先生》。

8-9日,徐水生教授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研讨会,提交论文《武内义雄的《中国思想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之比较》。

15日,郭齐勇教授参加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孟子的政治哲学》。

15—17日,吴根友教授在山东济南参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视域与方法:易学与中国哲学前沿论坛(之一)”,提交论文《再论人文易与民族魂》(与姜含琪合著)。

20--21日,郭齐勇教授参加台湾成功大学主办的“儒家思想与儒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上博楚简有关孔子师徒的记载及其与〈论语〉等书的关系》。

21-22日,余来明教授参加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China in Translation: Theory, History, Practice”workshop,发表论文“The Discove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al Knowledge, Modern Concept, and Narrated History”。

27-28日,杨华教授在曲阜师大国学院与西北大学、曲阜师大、《光明日报》国学版讨论进一步合作开展“中国路径”学术研究的实施方案。

28—12月1日,司马朝军教授应邀出席故宫“第二届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并与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共同主持“典籍版本与流传研究”小组讨论。

28日—12月1日,谢贵安教授在北京故宫参加“第二届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提交《〈清实录〉修纂主题论析》论文,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29日-30日,杨华教授在广东中山市图书馆“香山讲堂”做了题为《史家绝唱,无韵: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家教:家训、家礼和家风》的讲座。

陈锋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经济史201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封)、中国社会史201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南昌)。

李少军教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的“战争与外交: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

6—8日,吴根友教授参加湖北黄梅第五届黄梅禅宗文化论坛——净慧长老与黄梅佛教,提交文章《‘生活禅’中的儒道易思想浅绎——读《守望良心》一书》。

7--8日,郭齐勇教授参加湖北省、黄冈市主办的“湖北第五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发表论文《净慧长老与生活禅》。

10日,胡治洪教授参加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主办的纪念胡秋原先生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发表论文《胡秋原——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护法》。

12—14日,吴根友教授参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形而上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文章“On Zhang Shiying’s “Horizontal Transcendence” and its Practical Value”(郑泽绵译)。

12—14日,吴根友教授参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现代性与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提交文章《知识的视野与思想的视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思考》。

13--14日,郭齐勇教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复旦大学哲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现代性与中国精神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对现代性的批评与调适》。

27-28日,胡治洪教授参加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台湾大学高研院访问学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

28-30日,徐少华教授参加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随州叶家山几座主墓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