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1月,郭齐勇教授等编《杜维明文集》(五卷本)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图书奖一等奖。
l 1月,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2005年1月号发表韩国学者对陈文新教授的专访文章,重点介绍了他的文言小说研究成就和《中国文学编年史》(18卷)的编纂情况。
l 1月, 冯天瑜、杨华、任放等编写的《中国文化史》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入选国家高教社百部精品教材。
l 1月,郭齐勇教授的学术论文《综论现代新儒学思潮及其特征》由John Makeham博士等二位学者翻译成英文(An Overview of the New Confucian Intellectual Movement)在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当代中国思想》),Winter 2004-5/VOL.36,NO.2(2004-5冬季号)上发表。 这一杂志由欧洲与美国学者合办,出版地在纽约。该刊本期为“郭齐勇与郑家栋论现代新儒学”专辑,除发表郭、郑二人的论文外,还发表了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副教授John Makeham博士的论文Guo Qiyong and Zheng Jiadong on New Confucianism,该文详细评论了郭、郑二人关于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思想发展过程与研究成果,称郭教授为研究现代新儒家的最有贡献的杰出的学者,十多次引用郭齐勇的著作与论文。
l 2月2-4日,日本山口大学马彪教授来访,与陈伟教授座谈云梦龙岗秦简发掘、整理与研究,并由刘国胜副教授陪同,前往云梦踏勘访问。
l 2月,郭齐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l 3月2日上午,徐少华教授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剑雄教授前来作题为“从历史地理看环境变迁”的专题讲座。
l 3月7日,我中心在会议室召开工作会议,讨论武汉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经费使用规划问题,郭齐勇、陈文新、杨华、吴根友、曾繁宏等人参加了会议。
l 3月9日晚,郭齐勇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西五楼117教室作题为《有关儒家伦理的哲学与法学思考》的演讲。
l 3月10日下午,郭齐勇教授在人民医院作题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演讲。
l 3月19-20日,郭齐勇教授赴济南出席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编委会会议。
l 3月30日-4月30日,吴根友教授应邀在巴黎第七大学汉语系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在访问期间,吴根友教授作了题为“如何看待明清之际价值观念变化的现代性气质——兼论现代性的精神气质及其隐忧”、“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之分析”、“简论20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三种范式”等讲座,就有关学术问题与该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受到该校师生的好评。
l 3月,陈文新教授被聘为《聊斋志异》传世收藏版编辑委员会顾问,同时被聘的还有北京大学马振方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灵年教授。
l 3月,鲁小俊对陈文新教授的专访《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辨体研究——访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被韩国中国小说学会举办的《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61号刊发。
l4月4-5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演讲《儒家伦理的法学与哲学的反思:以亲亲互隐为中心》、《郭店与上博楚简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意义》。
l 4月25-26日,郭齐勇教授应邀在浙江大学演讲《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郭店简〈五行〉与〈性自命出〉》。
l 4月30日上午,郭齐勇教授应邀在湖北省图书馆为民众演讲《如何看待儒家的“亲亲互隐”》。
l 4月,郭齐勇教授获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
l 4月,丁四新副教授主编的《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l 5月2-7日,郭齐勇教授率博士生秦平、邓勇出席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以“西方的诠释,中国的回应----中国哲学方法论之反思与探索”为主题的国际会议,郭齐勇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中国哲学”及其自主性》的学术报告。
l 5月10日-6月9日,陈锋教授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翠溶院士的邀请,在中央研究院等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访问。先后对汉学中心、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台南大学、台南市文化局、中正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明代学会、明清史研究会等进行了访问或学术演讲。演讲涉及“清代文献与清史研究”、“明清长江中游的社会经济研究”、“明清长江上游的社会经济研究”、“近百年来的清代盐政研究”、“清代财政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明治以来日本对华调查与近代中国研究”、“康乾盛世时期的田赋蠲免”、“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近十个专题,受到了台湾学者和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访问期间,陈锋教授还应邀参加了东吴大学举行的“第五届史学与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l 5月19-31日,陈文新教授邀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博士、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系教授韩瑞亚女士来武汉大学讲学、访问。留汉期间,韩女士分别作了题为《美国明清小说研究与教学状况》、《中西文学中的超自然形象之比较》、《笔记小说与记忆》等三场学术演讲,并与文学院硕士生、博士生座谈。同时还参加了湖北省古典小说研究专家座谈会。
l 5月24日下午,陈伟教授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家浩先生来武汉大学作了题为《楚国蔿氏铜器铭文研究》的学术报告。
l 5月27日晚,郭齐勇教授应邀在教五楼对我校(武汉大学)学生演讲《中庸和谐之道》。
l 5月27-30日,陈伟教授应邀出席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夏含夷教授主办的“中国古文字: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了论文《〈昭王毀室〉等三篇竹书的几个问题》。
l 5月28日,由陈文新教授主持,湖北省古典小说研究专家座谈会在我中心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个人的研究课题和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美国学者韩瑞亚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l 5月31日-6月5日,陈伟教授应邀访问了哈佛大学东亚系及燕京学社。
l 5月,陈文新教授新著《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l 6月中旬,陈锋教授因“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荣获日本创价大学颁发的“创价大学荣誉奖”,陈锋教授专程前往日本领奖,月底回国。
l 6月18-20日,郭齐勇教授赴北京香山出席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6月18日下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武汉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与“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创办》的报告。
l 6月18-24日,应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邀请,牛津大学教授、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科大卫(David Faure)先生来武汉大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术访问。访问期间,科大卫教授在我校图书馆古籍部查阅了我校收藏的家谱,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礼仪与宗族——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还与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和对话。22、23日两天,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科大卫教授还赴新洲区三店镇、仓埠镇及其附近村落进行了田野考察。历史学院院长张建民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陈锋教授、杨华教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徐少华教授,“长江中游地区历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综合研究(一)”课题组成员等参与了接待工作。
l 6月26-28日,任放副教授应邀参加了由复旦大学主办的“社会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
l 2、4、6月,冯天瑜教授今年上半年在日本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冯班”(全称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教授主持研讨班”),分别三次举行了以“东亚汉字术语生成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目前正在筹备8月份召开的主题为“东亚近代诸概念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
l 6月,陈文新教授等辑评的《百家汇评本<红楼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l 7月13-19日,李维武教授、吴根友教授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哲学会议,分别向会议提交并宣读了论文《儒家伦理中的公德因素及其现代转化——兼论梁启超〈新民说〉对公德问题的思考》和《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
l 7月18-21日,陈锋教授在成都参加“清史编纂·典志类”会议,就有关经济类典志的体例及写作事项进行了讨论和评估。
l 7月30日上午,郭齐勇教授应《中外管理》杂志社邀请,在湖南长沙远大集团公司等单位合办的“卓越领导力在中国—长沙论坛”上作题为《中国的管理哲学的智慧》的演讲。
l 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广泛吸纳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专家组成理事会,李维武教授被聘为理事。
l 7月,丁四新副教授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参加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国际大会,宣读论文“楚简《容成氏》‘禅让’观念论析”。
l 7-8月,在武汉大学教务部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下,李维武教授主持建立并开通了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网站,网址是:http://202. 114. 64.60/jpkc2005/zgzxs/(教育网)或http://221. 232.129 .83/jpkc2005/zgzxs/(公网)。
l 8月6-7日,徐水生教授参加了由中华日本哲学会和延边大学主办的“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日本明治哲学思想与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以西学东渐为视角”的学术报告,并当选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副会长。
l 8月12日,陈伟教授在北京作攻关项目中期汇报。陈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顺利通过中期检查。
l 8月14-16日,李维武教授赴甘肃兰州参加“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创新”学术讨论会,向会议提交并宣读了论文《开展“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对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创新的一点思考》。会后到敦煌进行了考察。
l 8月16-19日,谢贵安教授参加由中国明史学会、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兰州、西宁主办的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向会议提交《明代西器东传探研》一文,并前往河西走廊及敦煌进行了学术考察。该文为《甘肃社会科学》所采用。
l 8月17-20日,陈文新教授应邀参加山西大学主办的“陈廷敬诗学研讨会”,所作主题发言《从清初诗坛格局看陈廷敬》获得与会代表好评。
l 8月19-20日,陈伟教授主持在山庄开《合集》体例讨论会,彭浩、李天虹、刘国胜、李家浩、白于蓝、贾连敏、陈松长、胡雅丽、肖圣中、许道胜、肖毅等课题组成员参加,对体例、释文进行讨论,并辩认九里、新蔡简的一些难字。
l 8月20日下午、8月27日下午、9月3日下午、9月17日下午、9月24日下午,郭齐勇教授应邀先后五次在湖北省图书馆四号楼六楼报告厅对市民作国学传承系列演讲“《论语》讲解”之一、“《论语》讲解”之二、“《论语》讲解”之三、“《论语》讲解”之四、“《论语》讲解”之五“孔子思想”,引起热烈反响。
l 8月20-23日,吴根友教授出席了湖南湘潭大学主办的儒学与20世纪中国政治哲学的小型学术讨论会,并提交论文《道义论——简论孔子的政治哲学及其对治权合法性问题的论证》。
l 8月20-24日,冯天瑜教授在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召开的“东亚诸概念生成”会议上主持会议,并在会上作主旨报告《“封建”考辨》。
l 8月21-24日,陈文新教授应邀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中国文学编年史》(18卷)样稿作为论文提交,引起与会代表关注。
l 8月25-26日,陈文新教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加强中国文言小说的辨体研究”的大会发言。
l 8月31日-9月10日,应陈伟教授邀请,日本东北学院大学教授谷口满先生访问我校。
l 9月2-4日,陈锋教授在北京参加了由清华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联合主办的“19世纪的中国危机”学术讨论会,并作了《晚清的财政危机与财权下移》的学术报告。
l 9月9日-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湾桃园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等国的20余位学者,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40余位学者以及我国大陆地区的70余位学者等共140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与会专家在大会和分场会议上宣读了近120篇学术论文。这是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儒学研究的盛会,更加凸显了我校在中国哲学特别是现代新儒学研究方面的全国重镇的地位。校长刘经南院士会见、宴请了与会的部分学者,并作为一名普通听众听了一场大会报告;副校长胡德坤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学校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我校的发展,表达了东道主的热烈欢迎之情及对大会的良好祝愿。前辈学者萧萐父先生亲临大会并挥毫题辞,唐明邦、李德永先生出席了会议,冯天瑜先生主持了开幕式。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的主题,就熊十力、牟宗三与现当代新儒学三代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当代新儒学与宋明儒学,当代新儒学与西方哲学,当代新儒学与佛学,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及其创造性转化,儒学与东亚社会的现代性,儒学在当代的作用与意义,儒学与文明对话,儒学与当代各种思潮,儒学与启蒙心态,儒学的宗教性与草根性,当代新儒学如何深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中心李维武、吴根友、徐水生、胡治洪等教授提交的论文《中西文化与哲学的冲突与会通》、《人类文明的一体与两面——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与杜维明“文明对话论”的政治哲学检视》等都获得好评。大会期间与会后,哲学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还组织与会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校园内举行了有关“我们还可以从孔子那里学到什么”、“中西文化与哲学的冲突与会通”、“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文化及其命运与前景”、“儒学、传统文化与变动中的海峡两岸社会”等四场大型的人文讲座(每场约四位专家联袂演讲)和八场专业性强的小型演讲,丰富了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l 9月14日,著名科技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晓原教授来我校讲学,应中心杨华教授之邀顺访我中心,并为全校举办了一场题为《时空往来——在电影与物理学之间》的讲座。
l 9月16日,我中心召开会议,讨论“985”工程相关问题。中心主任冯天瑜,副主任郭齐勇、陈锋、张建民、陈文新,以及中心其他成员昌切、杨华、胡治洪、曾繁宏等出席会议。
l 9月20-21日,陈伟教授前往云梦县参加睡虎地秦简出土30周年纪念活动。
l 9月22-25日,李维武教授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向会议提交并宣读了论文《儒家伦理中的公德因素及其现代转化——兼论梁启超〈新民说〉对公德问题的思考》。
l 9月24-27日,陈文新教授应邀赴江苏高邮参加“蒲松龄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全面研究蒲松龄及其创作》的大会发言。
l 9月,由陈文新教授任第一副主编的《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200万字,包含明一、明二、清一、清二、清三五个分卷。陈文新教授同时出任《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主编。
l 9月,郭齐勇教授获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武汉大学颁发荣誉证书,在2004-2005学年度被评为师德标兵。
l 10月1日,杨华教授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题为《古代礼制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讲座,向社会听众介绍了中国古代礼制的基本常识,并就古代礼制对传统文明和当代社会的意义作了阐释。该讲座是省图书馆举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l 10月11-13日,徐水生教授参加了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协办的“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为《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的学术论文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l 10月14日,谢贵安教授应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及历史系主任郭培贵教授之邀,前往该校讲学,上午为本科生作了《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相互关系》的学术报告,下午与该校研究生就治学方法和道路进行了座谈。并受聘为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l 10月16-18日,郭齐勇教授在北京京西宾馆出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
l 10月20日,由陈文新教授负责具体筹备工作的“《中华大地·明清文学分典》出版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历时11年后隆重面世。10月20日,学校为此举行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这是继《故训汇纂》之后我校人文社科学者推出的又一力作。该书由文学院吴志达、陈文新等领衔编纂,今年9月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校党委书记顾海良、副校长胡德坤出席座谈会。《中华大典》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原教育部副部长朱新均,常务副主任、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伍杰,中华书局原副总编程毅中,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领域著名学者邓少疾、宗福邦、冯天瑜等与会。顾海良高度赞扬了吴志达、陈文新等人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风范,高度评价《明清文学分典》的学术价值及其历史意义。他表示,学校将对该书的编纂者进行表彰。与会专家围绕该书的编纂特点和学术价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明清文学分典》共五个分卷,计1200万字。自1994年起,集30余位学者之力,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汇辑明清文学研究资料的大型类书。该书对相关研究领域作了全面拓展;标志着明清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往的明清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戏曲领域,而诗文的研究相对薄弱。《明清文学分典》从整体上改变了这一学术布局。在小说、戏曲研究方面,既注重发掘新的材料,更注重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鉴别和精选,力求精审管用;在诗文研究方面,既注重对现有成果的鉴别吸收,更注重资料的广泛搜集,文献涵盖面广,搜集到许多此前未被研究者注意的材料。该书的出版,对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传统史学、传世典籍研究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以其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功能服务国家,造福子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新闻中心》等十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做了报道。
l 10月23日,应徐少华教授之邀,美国宾州大学东亚系艾伊莱、柴宁博士等访问我校,并与我校研究生座谈,主题是:“谈美国的高等教育”。
l 10月26-28日,中心陈伟、徐少华、杨华、刘国胜教授等人前往长沙参加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九次年会,陈伟教授提交了题为《睡虎地秦简〈语书〉的释读问题(四则)》的论文,徐少华教授作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杨华教授提交了论文《楚地水神研究》并作大会发言。
l 10月29-30日,郭齐勇教授在北京友谊宾馆出席国际儒联主办的“2005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主持一场会议,并在大会宣读论文《中国的管理哲学智慧》。
l 10月30日,杨逢彬教授所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年9月版)获第11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这是我国语言学界最具权威的奖项,两年一评,通常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但一等奖常空缺。今年获奖者共4人,其中社科院2人,北大1人,北京以外者仅杨逢彬教授一人。
l 10月,丁四新副教授参加了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办,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研讨会。
l 10月,覃启勋教授专著《朱舜水东瀛授业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l 10月,冯天瑜教授的论文《中国语、日本语、西洋语间の相互传播と翻译间的“经济”概念の变迁》发表于日本京都《日本研究》第31集。论文以日语发表,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专任讲师吴咏梅翻译。
l 11月1-3日,吴根友教授前往上海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道德的真诚如何推动真理的发现——从冯契先生论“真与人生理想”说开去》的论文。
l 11月1日,李工真教授在南昌出席由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联合举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二届学术年会”。并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做了多场报告。
l 11月6日上下午各三小时,郭齐勇教授在珞珈山庄为北大历史系主办的“中国传统哲学 企业家高等讲习班”作两场演讲,分别为《孔子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及《中国文化及其危机》。
l 11月7日,应徐少华教授之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主任朱士光教授前来我校作学术报告,主题是:“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l 11月8日,谢贵安教授专著《中国已佚实录研究》入选武汉大学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
l 11月9-12日,陈文新教授赴南京参加“海峡两岸明清小说研讨会”。提交论文《论文言叙事传统对明清章回小说的渗透》,作大会发言并担任王琼玲教授论文评议人。其发言和评议获得与会专家好评。
l 11月21日,应中心徐少华教授之邀,美国宾州大学东亚系柴宁博士来我校作学术讲座,主题是:“近年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上古美术史的研究”。
l 11月22日,应中心徐少华教授之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伟兵博士前来我校作学术座谈,主题是:“关于贵州林契资料的发现与研究”。
l 11月23-27日,应中心郭齐勇教授之邀,山东大学刘大钧教授访问我中心。
l 11月24、25日,李工真教授在北京大学为全体师生分别作了题为《德国现代化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科学定义》、《德国大学的特点与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确立》的讲演。
l 11月28日-12月1日,中心陈伟教授访问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文哲所,并由邢义田先生陪同,观摹红外线拍摄汉简与数字图片处理的操作。并于12月2-3日,在台湾政治大学出席“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学术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上博楚竹书〈仲弓〉“季桓子”章集释》。
l 11月,中心谢贵安教授专著《明实录研究》获武汉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l 11月,李维武教授专著《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2万字,为长江文化研究文库系列丛书之一种。丛书由季羡林任总主编,汤一介任主编。
l 12月1-2日,罗运环教授赴北京参加教育部2005年重大攻关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中国古代史相关攻关项目。
l 12月3-5日,杨华教授在北京清华大学参加了“首届中国经学国际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楚简诸“司”及其经学意义》并作大会发言。
l 12月7-8日,吴根友教授在上海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报联合主办的“中国哲学与现代性”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从问题意识看中国哲学现代性的内在根芽》。
l 12月9- 11日,郭齐勇、吴根友教授在北京达园宾馆出席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会议。郭教授主持一场会议,宣读论文《东亚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并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总结。吴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保合太和,利乃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的报告。
l 12月13-17日,应郭齐勇教授之邀,台湾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教授访问我校,为我校国学班以及文、史、哲各院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作了题为《国学与新国学》、《现代与反现代》、《方法与方法论》、《小说与小说史—论鲁迅治旧学的成绩》的四场演讲。龚教授是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国文天地杂志总编、中国晨报总主笔、学生书局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正大学历史所教授、南华大学创校校长、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现为中国历史文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符号学会理事长、中华武侠文学学会理事长、艺术行政学学会理事长、中华两岸文化统合会理事长、东亚汉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l 12月18-20日,陈伟教授接待湖南省考古所张春龙研究员一行前来武汉拍摄简牍的红外线照片,并邀请张先生作学术报告《里耶秦简、郴州苏仙桥吴简晋简保护与整理》。
l 12月23日,应徐少华教授之邀,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Robin教授前来我校作学术讲座,主题是:“《逸周书》兵书的基本理论及其风格特征”。
l 12月28日,应中心徐少华教授之邀,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前来我校作学术讲座,主题是:“简帛发现和古书的经典化”。
l 12月,丁四新副教授在台湾政治大学参加“出土文献与古代学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楚简《容成氏》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