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天瑜教授、郭齐勇教授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准立项
陈文新教授主持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项目
陈文新、鲁小俊著《且向长河看落日——< 儒林外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文新教授著《明代诗学》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我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我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获多项资助
####################################################################
●冯天瑜教授、郭齐勇教授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准立项
冯天瑜教授、郭齐勇教授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均获准立项。
冯天瑜教授申报的课题是《明中叶至清中叶中国文化内部现代性因素研究》。本课题属于中国文化转型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目前,文化转型的研究开始由宏观向微观深入进行,从整体的理论建构向具体问题的研究转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进行条分缕析已渐成风气。本课题将在发掘新的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内部蕴含的各种现代性因素及阻止其发芽或生长的反现代性因素,从而为当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并致力于建立中国文化内部现代性的标准及理论模式。
郭齐勇教授申报的课题是《宋明时期长江中游的儒学研究》。宋元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儒学群体的崛起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具有原创性的学者及其独特的学派、书院等有:胡瑗、周濂溪、王安石、胡宏、张栻与湖湘学派,朱熹、陆九渊兄弟与鹅湖之会,王阳明与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泰州学派、王夫之,白鹿书院,岳麓书院等等。本课题拟着重探讨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这一地域的背景、基础的关系;这一地域的学者的学风与洛学、关学、闽学和岭南学的差异与互动;长江中游宋明学术的思想特质。研究方法则倾向于思想考古法。
在此之前,本中心已有两个重大课题获准立项,即陈锋教授的《15至20世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和陈伟教授的《战国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现进展顺利。
●陈文新教授主持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项目
陈文新教授主持完成《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于1998年底立项,系首批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结项时间为2001年12月30日。自立项以来,项目组各位老师团结互助,努力工作,从总体情况看,进展良好。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三篇,核心期刊十余篇,如:
1.《文学虚静说与创作心理》 陈顺智 《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5期
2.《< 镜花缘>:中国第一部长篇博物体小说》 陈文新 《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3.《唐宋派新论》 熊礼汇 《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4.《王士祯与神韵派》 乔惟德 《江汉论坛》2000年第9期
5.《< 金瓶梅>与< 七发>》 陈文新 《人文论坛》2000年卷
6.《近代初期小说理论批评的“袭故”特征及其成因》 刘良明 《人文论丛》2000年卷
7.《公安派诗学的重新考察》 陈文新 《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8.《花间词派评辨》 余传棚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9.《略论王阳明对明代散文流派演变之影响》 熊礼汇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0.《东晋玄言诗发展述略》 陈顺智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1.《明代格调派的演变历程及其对意图说的否定》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2.《论< 儒林外史>对故事的规范》 陈文新 《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
13.《论王孟在明代诗学中的沉浮》 陈文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九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14.《< 新石头记>的文化解读》 陈文新 《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辑
15.《从格调到神韵》 陈文新 《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已发表的这20余篇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比如,《唐宋派新论》被《文学评论》编辑部推荐为2000年度50篇提名论文之一,《略论王阳明对明代散文流派之影响》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王士祯与神韵派》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从格调到神韵》被《文艺研究》编辑部赞扬为“见解稳健深刻”。除以上已发表的论文外,另有若干篇即将发表,如《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横考察》、《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的几点思考》、《论中国文学史上以地域命名的流派》、《论中国文学史上以总集命名的流派》、《欧阳修的领袖意识及其流派策略》、《论清代的文章正宗之争》、《论浙西词派的词统建构》、《康海散文复古论刍议》等。
在撰写论文的同时,项目组同仁花更多精力从事专著的撰写,一共完成八本:
1.《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总论) 陈文新
2.《神韵派研究》 乔惟德
3.《宫体诗派研究》 孙东临
4.《唐宋词流派研究》 余传棚
5.《明清散文流派研究》 熊礼汇
6.《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陈文新等
7.《清末小说理论流派研究》 刘良明
8.《东晋玄言诗派研究》 陈顺智
这八本专著将作为丛书出版。
●陈文新、鲁小俊著《且向长河看落日——< 儒林外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1年9月,陈文新、鲁小俊著《且向长河看落日——< 儒林外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吴敬梓:一位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小说家》、《一部关于士人心态的专书》、《追逐功名的悲喜剧》、《“名士”众生相》、《贤人:理想的光辉》、《解构之一:道德理想主义的颠覆》、《解构之二:情感理想主义的颠覆》、《局外人的叙事视角》、《以隐逸为底蕴的笔墨情趣》、《研究、争鸣、传播》。另附《精彩片断节选与简析》。
●陈文新教授著《明代诗学》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2001年9月,陈文新教授著《明代诗学》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该书共六章:绪论、《诗“贵情思而轻事实”》、《诗体之辨:从体裁到风格》、《信心与信古》、《“清物”论的生成及其在明代的展开》、《从格调到神韵》。
●我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陈文新教授在《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发表论文《论< 儒林外史>对故事的规范》。
2001年10月,丁四新副教授在台湾佛光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主办的《世界中国哲学学报》第2期上,发表《从出土竹书综论< 周易>诸问题》一文。同期还发表了我校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胡治洪、尹旦平和问永宁的易学研究专题论文。
吴根友教授发表论文《从人道主义角度看儒家与自由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见《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10月版。
李少军教授在《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发表《中日近代比较研究综述》一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第10期、第11期全文转载了李工真讲授的论文《普鲁士的启蒙运动》、《纳粹经济纲领与德意志“经济改革派”》,这两篇论文原载《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和《历史研究》第4期。
徐少华教授发表论文《包山楚简释地六则》,见《简帛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徐少华教授发表论文《明清时期南阳盆地城镇的空间网络结构初探》,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齐鲁书社2001年10月版。
陈文新教授在《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发表论文《从格调到神韵》。其主要观点是:格调派和神韵派均反对“诗以意为上”,强调“作诗不可太切”。“不切”论源于对感觉的尊重,这是格调说与神韵说沟通的基点。神韵说从格调说中分化、独立出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段。以风神情韵见长的王孟诗风在明初颇受青睐;弘正年间李梦阳等扬“沉着痛快”的格调而抑“优游不迫”的风致,王孟诗风一度受挫;嘉靖以后,王孟诗风再度浮出水面,胡应麟审时度势,在《诗薮》中标举神韵,但神韵仍从属于格调。明末陆时雍著《诗镜总论》,赋予神韵以独立于格调的地位。至此,王士祯的神韵说已呼之欲出了。
2001年12月,陈文新、鲁小俊编著《休闲古文鉴赏辞典》获首届湖北图书奖提名奖。2001年第5期《武汉大学学报》曾发表北京大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强对该书的评论文章,题为《一部足以传世的古文佳选》。
杨逢彬发表论文《< 汉书>句读辨析一例》,见《郭锡良先生诞辰七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武汉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6期摘要转载陈文新的论文《明代诗学论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该文原载《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我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获多项资助
李工真教授申报《文化的转移与接受——纳粹统治时代的欧洲知识难民研究(1933—1945)》课题,获2001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金额5万元。
吴根友教授获国家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万元。
杨华副教授的《出土简帛所见先秦两汉礼制研究》获武汉大学社科部设立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项基金资助2万元。